影響因素
中國位於地球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南部。由於海陸的物理性質不同,特別是熱力作用的差異,冬季亞洲大陸是冷空氣的源地,形成冷高壓,冷空氣從大陸向四周輻散;夏季陸地加熱迅速,形成熱低壓,暖濕空氣從四周海洋吹向低壓中心。這種冬夏相反的盛行風向的變化,帶來了明顯的氣候季節變化,這一變化就形成了中國的季風氣候。
冬季風大陸上的冷高壓於9月形成,中心位於蒙古。由此吹出寒冷乾燥的西北或東北季風,最先到達中國北方,很快就向南推進到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冬季風
夏季風4、5月亞洲大陸升溫迅速,形成熱低壓,其中心位於青藏高原西邊。而由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輻散的暖濕氣流從東南沿海地區以東南或南季風形式深入到北部及河套一帶,其氣候特點表現為濕熱而多雷陣雨。
影響中國的夏季風來自3個源地:第1支源於南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在阿拉伯海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經過印度半島影響西南及華南地區;第2支源於澳大利亞北部的東南信風,越赤道經印度尼西亞或馬來半島與第1支氣流及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匯合成赤道輻合帶;第3支氣流源於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即為主要影響中國東部地區的東南季風和南季風。它們深入到中國東北地區的西北部及內蒙古的北部,亦即為中國夏季風的北界,它與從西北來的冷空氣相遇後形成一條大雨帶,帶來了充沛的降水。通常以這條大雨帶表示夏季風的活動。東亞夏季風進退有兩次急進和一次速退。一般5月初夏季風盛行到華南,此時即為華南季風雨的開始;5月底或6月初盛行到西南地區;6月中夏季風突然盛行到江淮流域,即為江淮流域梅雨季節的開始。 7月中夏季風再次北躍到華北與東北地區,即為北方地區雨季的開始,同時亦為華中梅雨季結束進入伏旱天氣;到8月中下旬為夏季風鼎盛時期,此時推進到達中國最北和最西界限。因此夏季風活動從華南到華北以北地區約需4個月之久。 而其撤退又是一次突變,一般9月初北方的冷空氣開始加強,即冬季風開始建立。冬季風的來臨只需1個月的時間,很快從北向南抵達華南或沿海地區。中國夏季風的進退與另一著名季風區的印度季風進退速度恰好相反,印度夏季風的來臨呈爆發式,從南到北只需1個月,而它的退卻需4~5個月的時間。
特點
季風氣候特徵 中國氣候的形成與演變受大氣環流(包括季風環流)及其季節變化的影響。其基本特點如下:
①乾濕季明顯,四季分明。冬季受高緯度來的偏北季風控制,氣候乾冷、風大。夏季主要受來自海洋的偏南氣流影響,氣候濕熱、多雨。過渡季節即為這兩種控制氣流相互作用,天氣冷、熱、晴、雨多變。
②雨季起訖規律性明顯。南方早,北方遲,東部早,西部遲。雨季結束,北方早,南方遲,東部早,西部遲。
③由於受季風影響,東部近海多雨,西部乾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季風雨的多少及來臨遲早均對農業生產產生深刻影響,甚至會引起大範圍的水旱災害。
④中國北部冬乾冷、夏濕熱,溫度年變化與日變化比南方大。中國南北各地溫度和濕度相差大,冬季比夏季相差更大(表1)、表2 ⑤冬季中國東部地區比同緯度世界各地氣溫低,如:北京1月平均溫度比同緯度美國的紐約和希臘的布爾薩氣溫各低4~10℃;漢口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低10℃左右。夏季的氣溫比較高,但不如冬季的差距大(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