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威脅?

中國的威脅?

《中國的威脅?》是由漢學家魏柳南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圖)中國的威脅?《中國的威脅?》

法國前外交部官員、著名漢學家魏柳南先生撰寫的《中國的威脅?》一書,將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作者從國外獨特視角展現了一個真實、充滿活力而引人深思的中國形象,顛覆西方傳統中國觀,《中國的威脅?》駁斥了“中國威脅論”,客觀理性分析中國發展對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格局的影響,提出了一系列過去西方漢學家或中國問題專家所未曾關注或提出的看法和觀點,圖書出版後在西方政壇產生強烈反響,對國人客觀認識西方,以世界的眼光清醒認識自我具有強烈的鏡鑒意義

創作背景

(圖)西方國家炒作“中國威脅論”西方國家炒作“中國威脅論”

“中國威脅論”近年來成為部分西方媒體大肆炒作的話題。“抵制奧運”、“西藏問題”、“人權問題”甚至諸如非洲大象的消失問題……只要願意,西方似乎總能找到藉口對中國施壓;“軍事威脅”、“貿易傾銷”、“環境污染”……一切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為什麼談到中國時就被蓄意誇大?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出色成功的現實與西方中國問題研究人員筆下的中國形象迥然不同,促使新一代中國問題專家突破重圍。

作為西方新一代漢學家的代表人物,魏柳南在國際外交領域享譽卓著,曾在高棉泰國伊拉克等地擔任外交官17年,並曾任法國國防部顧問,長期致力於中國問題的研究。22年前,擁有漢語和政治學雙學位的魏柳南開始擔任法國一家新聞集團亞洲事務的記者。期間,他開始真正地接觸到中國的風土人情,被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所深深吸引。同時,他有機會從各種角度感受被一些西方人誤解的中國。

作品看點

(圖)魏柳南作者 魏柳南

《中國的威脅?》跳出西方成見,新論迭出,針對中西方一系列爭議提出獨到洞見與對策。作品坦然面對中國的崛起,客觀理性分析中國發展對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格局的影響,提出了一系列過去西方漢學家或中國問題專家所未曾關注或提出的看法和觀點,令西方社會耳目一新,標誌著西方學界對中國的歷史觀察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作品駁斥“中國威脅論”,把中國的崛起作為一個機會,認為遏制中國發展很危險,大膽提出“中國是福”的觀點;作品一反歐洲漢學家居高臨下的“常態”,公開表示西方並不“占據著道德高地”,大膽提出了普世價值存在於西方、中國、阿拉伯文化的觀點以及和諧世界的理想。作品呼籲西方社會給中國更多的善意理解,提出中國改進對外宣傳與西方民眾溝通技巧有關建設性意見,善意提醒國人客觀地看待西方的學界觀點和媒體文化。本書也成為西方社會重新認識中國的一個好的開始。

精彩內容

一) 逐漸崛起的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響——已開發國家因為不斷增長的貿易逆差而變得脆弱,開發中國家在經濟上與中國不是互補而是競爭關係,尤其是2005年關於紡織工業的分歧,使得中國與一些國家之間的火藥味更濃了。

二)19世紀還沒有結束。國際價值觀仍然掌握在西方手裡,西方仍然可以為所欲為地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

三)第二個讓西方世界感到挫敗的是,中國能夠吸取外來精華,使之適應中國國情,即“中國化”。

四)一個國家若想受到尊重,就需要掌握與其同盟或對手同樣的力量。中國需要對這些同盟和對手的活動嚴密觀察以求與他們保持同級。

五)中國在宇航領域加速發展:一年內兩次載人飛船升空,證實了中國領導人的前瞻遠見和對這一關鍵技術領域的重視。

六)實際上,這些都是關於中國的文化主義的觀點,是由對中國政治和歷史的不了解,基於意識形態的思考和最終的判斷混合而成的。

七)一部分民眾為中國經濟的崛起對美國的就業情況造成的影響感到擔憂,然而今天美國的一些地區還在歡迎中國資本的到來,它們使得一些受到威脅的工作崗位得以維持,人們為此感到高興。在政界,反華集團、新保守主義者和極右勢力混合在一起,使出渾身解數以便使那些在所有領域(人權、污染等)都對北京更加嚴苛的法律得到通過,與此同時其他人則試圖使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取得勝利。媒體方面不停地播放著負面新聞(生產事故、失業統計……)。在美國和歐洲大量的反面信息中,很難找到針對中國帶來的挑戰的明確觀點。

八)面對那些對中國極盡毀謗的無賴媒體,也有反對的聲音站出來並取得了一定的勝利。2008年1月7日,法國國家日報《世界報》上刊登了一篇題為《沒有中國我們能生產什麼?》的文章,作者首次發表“中國是福”的理論,並且提醒大家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原動力,肯定了中國政府在促進農村發展所做出的巨大的努力,同時指出“對抗極端不穩定中國”的言論是毫無根據的。

九)中國已經在世界經濟發展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她不是簡單的、像她在這兩三年中自稱的“世界工廠”,很可能在2013年,中國會超越經濟已經呈現衰退狀態的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這一前景是很明顯的,因為現在美國在制訂未來計畫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把形容和中國的關係與“交鋒”這個字眼聯繫在一起。

十)在美國歐洲,最為常見的是將這種調查研究建立在意識形態標準之下,把中國視為魔鬼,或是戴著舊世界的有色眼鏡描繪被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光芒遮掩的中國,甚至曲解中國現任領導人的政治決策。

十一)日本亞洲顯而易見被日益邊緣化了。

十二)中國經濟驚人的增長速度促使中國進入傳統上屬於西方的領域(碳氫燃料礦石等)。中國的能源戰略非常有效率,她利用華盛頓的每一個政策弱點、政策錯誤達到加強其在能源豐富國家的影響(如伊朗、“9·11”後的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等),這迫使美國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富有侵略性的單邊主義政策。

十三)中國的能源供應多元化政策,遭到了美國的阻撓,後者同樣希望減少自身對外能源依賴。在中東地區,美國勢力已經不如中國強大。在非洲,美國認為這裡與其國家利益生死攸關,美國不斷擴大在西非和中非的影響,同時不排除奈及利亞和安哥拉。

作者簡介

魏柳南(LionelVairon),法國漢學家、遠東學博士、政治學碩士。曾任記者、編輯,並曾在高棉、泰國和伊拉克等地擔任外交官17年。目前在盧森堡主管一家諮詢公司擔任總裁,並在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高等商業學院、國防高級研究院、聖西爾軍校授課,在法國三軍防務學院主持中國研討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