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十九世紀初以來,西方傳教士來華宣揚基督教,基督教烏托邦思想也在中國流傳,個別教士還創立了把宗教與勞動及生活溷為一體的基督教社團,這對部分想改變生活現狀的信徒產生了影響。本書主要研究的,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以山東泰安馬莊為中心的耶穌家庭的信徒們如何將宗教與世俗生活結合起來,走上了建設基督徒理想家園的烏托邦道路。雖然這個團體在戰爭和動盪的艱難歲月中得以發展,但最終因其烏托邦體制的內在矛盾和外部環境的劇變而解體。作者除了翻檢當年的文獻檔桉資料之外,還走訪當年耶穌家庭的教友。因此本書為研究中國和世界基督教史的學者,提供了新的視點和豐富的資料。
本書榮獲「香港中文大學青年學人論文獎」。
作者介紹
陶飛亞 ,男,上海嘉定人,1951年9月26日生於山東益都,山東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現任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導,文學院院長,中國義和團運動研究會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所兼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中國近現代基督教史,義和團運動史及在華傳教運動與美國社會等。內容摘要:1927年至1952年間以山東泰安馬莊為中心的耶穌家庭,受當地五旬節派教會神召會活動的影響,將宗教與世俗生活結合起來,並聲稱按聖經中耶穌的教導,在團體中廢除私產和血緣家庭,組織信徒在“共產式”的大家庭中共同勞動,過平均主義的集體生活,走上了建設基督徒理想社會的烏托邦道路。雖然在嚴酷的歲月中這個團體得以維持和發展,但終因其內在矛盾和社會變化而解體,在實踐中充分展示了烏托邦道路的魅力與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