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哲學學術團體
正文
泛指中國現代哲學家為促進哲學研究而建立的各種民眾性學術組織。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成立的“中國哲學會”和設立在延安的“新哲學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重新建立的“中國哲學會”及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相繼建立的專業性和地區性的哲學學會或研究會。中國哲學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的中國哲學會創始於1936年。會址設在北平,抗日戰爭時期遷至重慶,戰後又遷回北平。它的第一屆委員會由黃建中、方東美、宗白華、張君勱、范壽康、林志鈞、胡適、馮友蘭、金岳霖、湯用彤、賀麟、祝百英12人組成,其中,金岳霖、馮友蘭、祝百英、賀麟、宗白華和湯用彤任常務委員,負責日常會務工作。該會下設北平、南京和廣州分會,會刊為《哲學評論》。學會的宗旨是“本合作精神以促進哲學研究,推廣哲學知識”。會章規定,每年召開年會。1941年在重慶召開第四屆年會以後,由於抗日戰爭使年會未再舉行,1949的北平和平解放,學會遂停止活動。
新哲學研究會 1936年艾思奇、沈志遠等在上海發起並組織了新哲學研究會,這是一個研討和傳播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實用主義、新康德主義和其他冒稱馬克思主義的唯心主義哲學的秘密學術性組織。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上海淪陷,該會也隨之停止活動。
延安新哲學會 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和其他地區的進步哲學家雲集延安。1938年夏,在毛澤東倡議下,於延安成立“新哲學會”。該會由艾思奇、何思敬主持。它是“新哲學研究會”的進一步發展。1938年 9月30日,艾思奇、何思敬、任白戈、張琴撫、陳伯達、張如心、吳理屏(吳黎平)、高士奇、周揚、成仿吾、徐懋庸、王思華、郭化若等18人聯名在延安《解放》雜誌上發表“新哲學緣起”一文,介紹了新哲學會成立的目的、性質和任務,提出為了使理論更有實際指導力量,在研究上就不僅要綜合從前抗戰的實際經驗和教訓,而且要接受一些本國和外國最好的理論成果,發揚中國民族傳統中最優秀的東西。1940年6月21日,“新哲學會”舉行第一屆年會。毛澤東、洛夫(張聞天)、朱德、矛盾(茅盾)、艾思奇、張仲實、陳伯達、何思敬、周揚、楊松、肖向榮、郭化若、馮文彬、和培元、范文瀾等50餘人參加了會議。
“新哲學會”有力地推動了延安和全中國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研究,為培養和提高中國高中級幹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起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哲學研究會 1949年北平解放初,由“新哲學會”和“中國哲學會”中的著名人士發起籌備全國性的中國哲學研究會。1949年7月8日,在北平召開了發起人會議。會議討論了籌備組織章程和暫行草案,選舉李達、艾思奇、何思敬、金岳霖、張東蓀、湯用彤、鄭昕、何乾之、馬特、胡繩、夏康農11人為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並推薦李達為主席,艾思奇、鄭昕為副主席。同時還成立了籌備委員會上海分會,由馮定、鄭易里等負責。研究會的宗旨是團結全國哲學工作者,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及毛澤東思想,以期正確認識中國新民主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並批判吸收舊哲學遺產,在文化思想戰線上對於各種錯誤思想意識展開批判。在成立會上,擬議的新哲學研究會定名為中國哲學會,並推選李達為會長,潘梓年、艾思奇為常務理事。會址由北京大學改設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會刊為《哲學研究》。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該會停止活動。
“文化大革命”後的概況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哲學界學術探討活躍,國內外學術交流增加,各種類型的哲學會、研究會和各省、市、自治區的哲學會、研究會相繼恢復或新建。據1984年統計,全國性的專業哲學會或研究會有: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中國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會、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中國哲學史學會、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哲學及社會思想史學會、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哲學及社會思想史學會、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中國邏輯學會、中國倫理學會、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等等。此外,各省、市、自治區(除西藏外),均有自己的哲學學會和研究會。這些學會和研究會是恢復和建立新的全國統一的哲學學術研究組織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