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中國當代文學翻譯研究》本書由緒論、主體和結語三部分組成。
第一章緒論包括本課題的研究範圍、研究現狀、選題原因等內容,並對各章節內容作簡單介紹。
第二至五章為該書主體部分。第二章首先對意識形態與文學翻譯之間的關係以及文學翻譯的政治性問題進行闡述,然後論及這一規律在“文革”語境中的具體表現。文學翻譯行為既受制於意識形態,同時又服務於意識形態,按意識形態的要求去塑造原語文化的形象。在“文革”意識形態背景下,一方面,外國文學翻譯陷入空前低谷,雙向文學翻譯的規模和譯作數量趨於接近;另一方面,文學翻譯的政治功利性達到了新的高度。該章的目的在於為下文對當時雙向文學翻譯現象的全面探討做好鋪墊。
第三、四、五章論及“文革”意識形態背景下文學翻譯的具體表現。其中第三章是翻譯主體研究。這一時期的翻譯主體本身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一變化首先表現在權力機構和主流意識形態按照當時的政治標準重新選擇譯者;集體翻譯成為占主導地位的翻譯方式,多數譯作都是集體話語的產物;同時,譯者在翻譯行為中的主體地位也更趨模糊化,代表主流意識形態立場的翻譯組織者(發起者)成為整個翻譯過程中更具決定性的因素。翻譯主體的變化是當時意識形態的產物,同時也是塑造符合主流意識形態要求的原語文化形象的需要。
第四章是是對該時期外國文學翻譯狀況的研究。“文革”時期的外國文學翻譯主要為配合當時的政治運動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翻譯行為的目的簡單化為對某些具體國家形象的塑造,以充當目的語社會的參照。按照當時主流意識形態的接受程度,這期間的外國文學譯作有三種存在形式——公開譯作、內部譯作和潛在譯作。三類涇渭分明的譯作在目的語社會的不同範圍內塑造出三種不的異文化形象。本章即從這三個層面,並且從文本和副文本兩個角度人手,探究各類譯作在塑造異文化形象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第五章主要探討該時期的對外文學翻譯狀況。對外文學翻譯是在異文化中塑造自我文化形象的手段之一。較長時間內,這種譯出母語的翻譯形式在中國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尤其在這10年間,中國譯者所從事的雙向文學翻譯達到了暫時的相對“平衡”的狀態。在“文革”意識形態背景下,對外文學翻譯進一步成為對外政治宣傳的重要工具,其意圖在於向外界展示新的自我文化形象,同時也是配合當時國際間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一種方式。在所有外譯作品中,本書對毛澤東詩詞、“樣板戲”和浩然等人塑造“社會主義新人形象”的作品給予較多關注。本章最後還將論及外譯作品在異文化中的接受情況。
第六章結語部分以上文對具體翻譯現象的研究為依據,嘗試對“文革”時期的雙向文學翻譯行為作出總體的價值評價,並將其放在歷史的坐標上加以考察。
書末附有本書作者整理出的“文革”期間出版(發表)的外國文學譯作和對外文學譯作書(篇)目以及本書參考文獻等內容。
作者簡介
馬士奎,山東省費縣人,北京大學英語系翻譯專業博士,現在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任教。曾在《中國翻譯》、《上海翻譯》等刊物發表翻譯和外國文學研究論文多篇。譯著有《中國五嶽》、《西馬隆的玫瑰》、《英雄之傲》等。參編教材有《西方哲學專業英語教程》等。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本課題研究範圍
第二節 本課題研究狀況
第三節 本課題選題原因
第四節 本書基本框架
第二章 作為政治行為的翻譯
第一節 作為政治行為的翻譯
第二節 “文革”文學翻譯:百年低谷和雙向文學傳遞的基本平衡
第三章 集體話語與“文革”文學翻譯
第一節 意識形態對譯者的選擇
一、“安全的藝術”和意識形態對譯者的相對寬容
二、“殉翻譯”現象和翻譯主體的重組
第二節 集體話語和“文革”文學翻譯
一、集體翻譯現象
二、“文革”文學風氣與集體翻譯
第三節 翻譯主體地位的弱化
一、譯者翻譯主體地位的弱化
二、集體譯者文本、化名譯者文本和無譯者文本
三、零稿酬現象
四、“翻譯機器”和“僱傭譯者”
第四章 塑造文化他者——“文革”期間的外國文學翻譯
第一節 外國文學翻譯與異文化形象的塑造
第二節 公開譯作
第三節 內部譯作
第四節 潛在譯作
第五章 塑造文化自我——“文革”時期的對外文學翻譯
第一節 對外翻譯與自我文化形象的塑造
第二節 “文革”與對外文學翻譯
第三節 毛澤東詩詞的翻譯
第四節 對外翻譯文學作品的接受
第六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1“文革”期間翻譯出版的部分外國文學作品書目
附錄2《摘譯》(外國文藝)雜誌所刊部分作品篇目
附錄3“文革”期間對外翻譯出版的部分文學作品書目(限英譯)
附錄4“文革”期間《中國文學》雜誌(ChineseLiterature)所刊部分作品篇目
作者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