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馬歇爾計畫

中國版馬歇爾計畫

中國版馬歇爾計畫”其實是基於“一帶一路"基礎國家戰略海外投資的一種坊間說法,官方並無此名目計畫,“馬歇爾計畫”無論是計畫本身還是詞語都有一種霸權思維隱匿,會讓外界誤認中國別有用心。馬歇爾計畫是指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國家給予經濟援助和參與重建的計畫。美國再動用各種力量,確保這些借錢的國家不敢賴賬。此計畫使歐洲美國得到雙贏。此後在美國主導下又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國成為“馬歇爾計畫”的最大受益方。所謂的中國版馬歇爾計畫因與美國60多年前的“馬歇爾計畫”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被民間和市場視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

基本信息

名稱

中國版馬歇爾計畫

背景

許善達計畫提出人——許善達

2009年7月,中國政協委員、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在應對當前出口頹勢會議上提出了“和諧世界計畫”或“共享發展計畫”,希望通過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來消化國內的過剩產能,同時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這一計畫因與美國60多年前的“馬歇爾計畫”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被市場視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
“馬歇爾計畫”正式名稱為"歐洲復興計畫"。它是二戰後美國旨在針對歐洲國家戰後重建。美國的馬歇爾計畫通過大量輸出過剩產能,不僅讓歐洲四年內恢復至二戰前水平,而且將美國經濟從谷底帶入了十多年的繁榮;日本也通過輸出夕陽、過剩產業的產能,成功實現產業升級。效法美日經驗。
和當時的美國一樣,現在的中國擁有著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和相當數量的過剩產能。已不再適用“優質低價”出口戰略的中國因為上述兩大優勢而讓翻版“馬歇爾計畫”順理成章。該計畫不僅可以幫助中國消化過剩的產能,還能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減少外匯儲備、規避中長期美元貶值風險。
“中國版馬歇爾計畫”的官方表述為: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開發中國家宣布中國願意向友好國家提供國家貸款用於借款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渠道可藉助現有的中非合作論壇、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等。從整體來看是建立在“一帶一路”規劃基礎上,現階段主要面向東協、中亞等地區。儘管“中國版馬歇爾計畫”的概念只是坊間的提法,但在國家層面,“上海自貿區”、“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相關策略均已經實質性啟動,未來勢必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
“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目前最重要的戰略規劃,被認為將對中國和世界產生重要影響。“一帶一路”戰略將是我國未來十年的重大政策紅利,全方位貿易服務往來,帶來多產業鏈、多行業的投資機會。勢必在經濟、政治、國際關係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僅意味西部開放開發,區域合作,同時,也是起到穩定新疆、反恐、應對美國重返亞太和東線圍堵的作用。實施上,以高鐵為主帶動中國基建及相關行業走出去。不僅能消化過剩產能,同時能在提高自身外匯資產收益率的同時進一步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同時具備經濟合作捆綁、能源和地緣安全意義,解決中國過剩產能的市場資源的獲取、戰略縱深的開拓和國家安全強化等戰略問題。

中國版馬歇爾計畫中國版馬歇爾計畫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則是新型貿易之路,符合中國和東協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一方面,美國正試圖繞開孤立中國而推進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TIP(跨大西洋貿易夥伴談判),搶占全球貿易新規則制定權。另一方面,在美國、歐盟和日本老牌已開發國家經濟增速放緩甚至衰退之際,東協和中國經濟均保持較快增長速度,沿線國家和中國互惠可以互利共贏。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以國內外的港口為支點建設為中心,推動各種規格的自貿協定談判,特別是國內,在上海自貿區試驗成功後,就可以以上海(含寧波舟山)和泉州湄洲灣港的超級深水港為依託建設國際中轉港,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掌控國際貿易主導權,定價權和資源配置權。
對於一帶一路的投資機會方面,從地區上看,“一帶一路”所覆蓋的省份與節點城市範圍極廣,而實際上受益程度則呈現出差異化。一些重要樞紐城市和行業將明顯受益。
除了能源和地緣安全的戰略意義外,“一帶一路”是中國基建“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包括油氣運輸、鐵路、公路、電力電網、通信以及港口等領域。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與聯通,旅遊、農業、商貿物流等領域必將蘊生大量商機。

計畫進程

中國版馬歇爾計畫中國版馬歇爾計畫
“中國版馬歇爾計畫”如何展開?中國政府的“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成為重要平台。除了”一帶一路“,中國也在向非洲和南美洲輸出中國製造和中國裝備。在巨觀層面,中國也在努力推動各種規格的自貿協定談判。截至2013年12月,中國正在建設18個自貿區,涉及31個國家和地區。已簽署12個自貿協定,另有6個自貿協定正在談判。
2001年,中國政府確定了”走出去“戰略,鼓勵中國企業”出海“投資。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重要演講,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3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提出了中國願同東協國家加強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
2014年,隨著上海自貿區的試驗,國家境外投資政策的改革也卓有成效。不管是發改委《境外投資項目核准和備案管理辦法》,即9號令,還是商務部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即3號令,都給中國企業赴境外投資鬆了綁,大幅下放管理許可權之餘,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的審批和備案流程,以備案製取代了核准制。商務部的3號令更是已經實行了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
2014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4年7月15日,金磚國家發表《福塔萊薩宣言》宣布,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初始資本為1000億美元,由5個創始成員平均出資,總部設在中國上海。新興經濟體首度採取明確行動重塑由西方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約,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2014年11月,興業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福塔萊薩金磚貨幣體系和金磚開發銀行標誌著“中國版馬歇爾計畫”啟動。

主要內容

1、國家用五千億美元的規模建立“和諧世界計畫”或“共享發展計畫”的基金。其中:一千億美元或其他外匯規模,三萬億人民幣規模。平台載體為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即亞投行)。
2、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開發中國家宣布中國願意向友好國家提供國家貸款用於借款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渠道可藉助現有的中非合作論壇、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等等。
3、貸款主要是商業性的,但利息比一般商業貸款低。中國政府只要求獲得扣除風險之後的利息高於美國國債。少量貸款可以是無償的。
4、借款國政府是借款人,自願申請項目貸款並履行還本付息義務。
5、項目建設和採購要在中國企業中進行。

相關影響

借鑑美國通過"馬歇爾計畫"與西歐國家雙贏的先例,中國推行"一帶一路"將提升境外直接投資,開闢海外市場,擴大產品出口,消化過剩產能,破除貿易壁壘,符合中國長遠利益的全球貿易及貨幣體系。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成為對全亞洲的資本輸出平台,具有資本優勢和產業比較優勢的中國,將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2014年10月24日,中國為首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為中國向全亞洲進行資本輸出的戰略性平台。建立國際間投資銀行是中國學習當年的美國,通過供應商融資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外匯資產的收益率,另一方面,通過給新興市場提供資金拉動其增長,從而帶動自身過剩產能的消化,成為了“中國版馬歇爾計畫”的現實基礎。
人民幣國際化將助推中國走出去戰略。人民幣的國際化將作為貨幣發行保證金的外匯儲備釋放出來,成為可以動用的一種戰略性資產,成為中國實行資本輸出戰略的重要保障。
“一帶一路”是中國資本輸出計畫的戰略載體。(1)絲綢之路經濟帶同時具備能源和地緣安全意義(2)“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是中國連線世界的新型貿易之路。
主要影響如下:
1、可以使我們的外匯確實得到更有效的使用。從直接的經濟效益講不一定很理想,或者不能導致短期(經濟)回升,但經濟社會建設的綜合力可能無法估量。使我們擺脫了產能過剩問題。
2、很多產能在國內根本沒市場,但到那個地方恰恰有市場。培養了一個消費市場,世界經濟競爭很重要的是掌控市場,掌控產業鏈,產業鏈與市場有很密切的關係。能主動性的讓人民幣“走出去”。如果金融能帶動走出去,進行培育市場,企業“走出去”就容易得多了。
3、從長遠考慮,能讓我們贏得更龐大的市場,培育更多互信互利的市場,就會減少很多外貿摩擦。
在APEC會議和一帶一路規劃的雙重推動下,“一帶一路”相關產業和企業,支持相關規劃項目將落地,相關項目也將一一兌現。亞太區域基礎設施投資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據機構測算,亞太區域未來10年間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潛在空間巨大。國內工程機械等設備企業,迎來拓展海外市場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也有利於緩解國內產能過剩局面。[3]
“中國版馬歇爾計畫”具有紮實的現實基礎。一方面是中國有過剩產能和過剩外匯資產,另一方面是新興市場國家(EME)和欠已開發國家(LDC)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欠缺,已開發國家由於自身陷入主權債務的泥潭無法拉動全球增長,於是,中國利用積累的外匯儲備作為拉動全球增長的資本金,同時通過資本輸出帶動消化過剩產能,成為了一個一石雙鳥的戰略。而近期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設立等為標誌,中國資本輸出戰略越發清晰,“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已經能夠看見端倪。

內容

好 許善達

1、國家用五千億美元的規模建立“和諧世界計畫”或“共享發展計畫”的基金。其中:一千億美元或其他外匯規模,三萬億人民幣規模。
2、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開發中國家宣布中國願意向友好國家提供國家貸款用於借款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渠道可藉助現有的中非合作論壇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等等。
3、貸款主要是商業性的,但利息比一般商業貸款低。中國政府只要求獲得扣除風險之後的利息高於美國國債。少量貸款可以是無償的。
4、借款國政府是借款人,自願申請項目貸款並履行還本付息義務。
5、項目建設和採購要在中國企業中進行。

作用

許善達言:“馬歇爾計畫”在“二戰”以後不僅促使歐洲復興,也讓美國從中大大地受益。從經濟角度考慮,我們面臨的形勢與“二戰”後美國相似,即產能大量過剩。
中國版馬歇爾計畫總計五千億美元的基金規模不大,有助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有助減少外匯儲備、規避中長期美元貶值風險。

相關簡介

馬歇爾計畫”就是美國拿出其黃金儲備的三分之二(約一百三十億美元)借給受援國,讓他們購買美國的東西。即把美國過剩的產能轉化成美國政府對受援國家的債權。美國再動用各種力量,確保這些借錢的國家不敢賴賬。與此同時,在美國主導下又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三十五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受援國如沒有美元,要用黃金來還債。產能輸出加上國家債權再加上布雷頓森林體系,使美國成為“馬歇爾計畫”的最大受益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