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意義
中國海軍擁有數量龐大的各式艦艇,其大小作戰、支援艦艇的數量之多,完全可以躋身世界前3名。
為了管理量多類雜的艦艇,也為了在海上“碰面”時能夠迅速辨認出對方的“身份”,每一艘艦艇都需要有一個清晰可辨的名稱。當然,有意要加以隱瞞的除外(如潛艇)。
命名條例
條例內容
中國海軍艦艇命名有著嚴格的標準和切實的條例條令依據。
根據《海軍艦艇命名條例》,艦艇命名需遵循以下原則:區別於國際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艦艇命名;區別於國內地方船名;條理性強,便於記憶;字音清楚,不易相互混淆;名稱響亮,有意義,能夠體現祖國的尊嚴,表現出中國的悠久歷史和文化;能夠經得起歷史的考驗,使用長久,在相當長時間內,能夠滿足裝備發展的需要。
許可權方面
一級艦艇(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核潛艇)由總參謀部命名;
二級(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大型登入艦)與二級以下級別艦艇由海軍司令部命名。
水面艦艇具體命名規則為:
航空母艦、巡洋艦以行政省(區)命名;
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
船塢登入艦、坦克登入艦均以“山”命名;
訓練艦以人名命名;
輔助船艇均以表明所在海區和性質的名稱(如東拖、北油、南標)再加序號命名。
新造或新接艦艇入列或更名時,由批准授名的領導機關正式授予艦名舷號,頒發《艦艇命名證書》,艦艇按照《海軍艦艇命名條例》的規定舉行命名典禮;艦艇命名享受“終身制”,中途一般不予更名(不過也有例外,比如原565號飛彈護衛艦“玉林號”,改為了“三亞號”,而2010年下水的569號,則命名為“玉林號”)。艦艇退役時,其艦名舷號由授予機關註銷,不再授予後續艦艇。不過這裡也有例外,如“廣州”曾先後被用於命名160艦與168艦以及一艘1949年繳獲的國民黨軍的英制護衛艦共三艘軍艦。
命名規定
命名規定簡要如下:巡洋艦以行政省(區)或詞組命名,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核潛艇以“長征”加序號命名,獵潛艇以“縣”命名,船塢登入艦、坦克登入艦均以“山”命名,步兵登入艦以“河”命名,補給艦以湖泊命名。
艦艇編號
首先,每一艘軍艦都是有正式名稱的。這個名稱在海軍里就是它們的編號,很醒目地油漆在船舷上(因此又叫舷號),是數字的,不是中文。比如2008年12月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遠洋護航任務的“三艦客”的正式編號分別是169、171和887。
按照中國海軍的有關規定:
1字頭為驅逐艦(其中105-116屬北海艦隊,131-139屬東海艦隊,160-171屬南海艦隊);
2字頭、3字頭為常規潛艇;
4字頭為核潛艇;
5字頭為護衛艦;
6字頭為反潛護衛艇(獵潛艇);
7字頭為飛彈護衛艇;
8字頭為補給艦、掃布雷艦;
9字頭為登入艦。
500噸以下的小艇以X字頭開始,X1字頭為飛彈艇,X2字頭為魚雷艇,X3字頭為護衛艇,X5字頭為登入艇。
艦艇名
其次,每一艘艦艇又有一個艦艇名,是中文的,如“三艦客”的武漢號、海口號、微山湖號,這些名字都是一個代號而已。
艦艇的中文名稱不是隨意取的,而是有嚴格的規定。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國海軍於1978年11月18日公布《海軍艦艇命名條例》,條例中規定各類艦艇的命名機關、命名規則和相關規定。1986年7月10日,中國海軍又對《海軍艦艇命名條例》加以補充修改,要求與外國船艦及本國船艦的艦名加以區別,並要兼具條理性、方便記憶、字音清楚、名稱響亮、有尊嚴等諸多要求。
艦艇名的具體命名規定是:
巡洋艦以上:國務院特別命名
巡洋艦(或巡洋艦以上):以行政省(區)或直轄市命名。例如:建國初的重慶號巡洋艦,遼寧號航空母艦;
驅逐艦:以“大中城市”命名。例如:武漢號驅逐艦;
護衛艦:以“中小城市”命名。例如:衡陽號護衛艦;
補給艦:以“湖泊”命名。例如:微山湖號補給艦;
核潛艇:以“長征”加序號命名。例如:長征4號攻擊核潛艇;
常規飛彈潛艇:以“遠征”加序號命名;
常規魚雷潛艇:以“長城”加序號命名;
掃布雷艦:以“州”命名;
獵潛艇:以“縣”命名;
船塢登入艦、坦克登入艦:均以“山”命名。例如:崑崙山號登入艦;
步兵登入艦:以“河”命名;
訓練艦:以人名命名。例如:鄭和號遠洋訓練艦。
輔助船艇以所在海區和性質的名稱(如南運、東拖、東油、北標、海撈)再加序號命名。
區域劃分
為了避免艦艇出現重名的現象,人民海軍艦艇名的授予必須嚴格按區域劃分。即:
北海艦隊轄區用華北、東北、西北等14省市區地名(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
東海艦隊轄區用華東7省市及新疆自治區地名(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新疆);
南海艦隊轄區用華南及西南9省市區地名(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不過近年也有例外,像南海艦隊的飛彈驅逐艦170蘭州號,飛彈護衛艦571運城號。
凡事都有例外。在人民海軍的艦艇方陣中,有兩艘特別的戰艦是用人名命名的。一艘叫“鄭和”艦(81艦)(鄭和號),以紀念中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而命名;一艘叫“世昌”艦(82艦)(世昌艦),以紀念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壯烈犧牲的民族英雄鄧世昌而命名。這兩艘遠洋綜合訓練艦都屬於大連艦艇學院。另外還有“華羅庚”號武器試驗艦(892艦)以及“李四光”號遠海綜合試驗艦(871艦)。
關於中文艦艇名
中文艦艇名不出現在船舷上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國際慣例。國際上一般只有商船、民船才用名字標註,軍艦都用代號,頂多加個字母,如美國航母。
二是實用性。中國人當然覺得中文名字親切,但外國人看不懂。反而是阿拉伯數字世界通用,也比較好認。畢竟我們的軍艦是要到國際舞台上演出的,不是只在自己家裡作擺設。
下面是驅逐艦舷號及名稱:
101 鞍山號
102 撫順號
103 長春號
104 太原號
105 濟南號
106 西安號
107 銀川號
108 西寧號
109 開封號
110 大連號
112 哈爾濱號
113 青島號
115 瀋陽號
116 石家莊號
131 南京號
132 合肥號
133 重慶號
134 遵義號
136 杭州號
137 福州號
138 泰州號
139 寧波號
150 長春號
151 鄭州號
152 濟南號
153 西安號
160 廣州號
161 長沙號
162 南寧號
163 南昌號
164 桂林號
165 湛江號
166 珠海號
167 深圳號
168 廣州號
169 武漢號
170 蘭州號
171 海口號
172 昆明號
173 長沙號
174 合肥號
中國首艘航母命名
命名爭議
“瓦良格”號剛剛啟動改裝工程之時,關於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的命名問題,就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熱議。從“施琅”、“毛澤東”、“泰山”到“天津”等不同角度、不同寓意的航母名稱“建議”不絕於耳。
在《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不進行重大調整的情況下,中國海軍航母的命名規則其實非常清晰,即將以行政省(區)、直轄市名稱來命名航空母艦。
對於正在進行改裝的“瓦良格”號,國防部新聞發言耿雁生明確表示該艦將“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即將其定位為訓練艦。中國海軍的兩條大型遠洋訓練艦“鄭和”號(81艦)、“世昌”號(82艦)均隸屬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按照慣例,改造完成的“瓦良格”號將成為大連艦艇學院第三艘訓練艦(83艦),已擔任大連艦艇學院副院長的柏耀平將主抓83艦的日常訓練工作。
命名確定
十月號香港鏡報月刊,將發表封面文章《中國首航母遼寧號十一成軍》,作者江小舟是北京軍事專家。
文章透露,中國首艘航母被命名為“遼寧”號,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首次以省份為艦艇命名,而在正式命名之前,這艘航母的編號為“零四八”號。
鏡報文章披露中國海軍命名緣由,最初定名“零四八”號,是因為包括胡錦濤主席在內的中共中央領導層,在二〇〇四年八月,作出了研製發展航母的重大抉擇。並確定中國發展航母實行兩步走的戰略。第一步在前蘇聯建造的瓦良格號艦體上改裝建造首艘中國航母,作為科研、訓練的平台,首先解決中國無航母這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二步,是獨立自主、自行設計、建造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第二、第三艘航母。
文章透露,在胡錦濤等領導層決策後,中國海軍成立了專門負責研製發展航母的機構,代號就是“零四八工程指揮部”。而首艘航母,經過八年時間,去年八月完工,其後一年中十次海試,最後證明艦上各種設備性能良好,完全達到既定目標,具備列裝服役條件。
至於航母的名稱,有多方提議,有人提議以歷史人物命名,取名“毛澤東號”、“孫中山號”;有人提議以直轄市命名,取名“北京號”;最新的建議,是命名“釣魚島號”、“南海號”。
按照海軍方面的建議,國務院最後拍板,是“遼寧”號方案。
其主要理由,在於這艘航母是由遼寧省大連市的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改裝建造的,遼寧省是中國首艘航母的誕生地。中國海軍培訓艦載機飛行員的基地也設在遼寧的興城;加上遼寧省一直是大陸的重工業基地,此次又為這艘航母的順利建成,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綜合以上多種因素考量,中國海軍最終確定以“遼寧”為首艘航母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