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期貨史

中國期貨史

《中國期貨史》是2011年7月1日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常遠,陳支平。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中國期貨史

(1921-2010)
作 者:常遠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806969069
出版時間: 2011年7月1日
開本: 16開
定價: 37.00元

內容簡介

導論;風險理論、制度經濟學與期貨市場;民國時期中國期貨市場的誕生與中斷等共9章。

作者簡介

常遠,男,1970年生,河南林州市人,博士,高級經濟師。曾從教1年,1997年碩士畢業到鄭州商品交易所工作,先後從事交割、市場開發和市場監察等工作。2005—2009年在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期貨市場、糧食市場。

圖書目錄

序/1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本書選題的來源及理論和實踐意義/l
一、市場及期貨市場的定義/1
二、中國期貨市場/2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主要中外文參考文獻/5
一、關於新中國成立前期貨市場的研究/5
二、新中國期貨市場研究/7
三、期貨市場研究中的不足/1l
第三節 本書的基本結構與創新/13
一、本書的基本結構/13
二、本書的創新之處/13
第二章 風險理論、制度經濟學與期貨市場/15
第一節 風險理論與期貨市場/16
一、風險的概念與分類/16
二、經濟風險產生的原因及發展展望/18
三、風險與經濟利潤及風險管理與投機/19
四、風險管理與保險市場、期貨市場、證券市場及金融衍生品市場/22
五、期貨市場的風險配置/24
六、商品期貨交易的金融屬性/26
七、期貨交易是風險配置的帕累托最佳化/26
第二節 新制度經濟學與期貨市場/28
一、制度變遷、交易費用理論概論/29
二、交易費用與國際期貨市場制度演變/31
第三章 民國時期中國期貨市場的誕生與中斷/37
第一節 清末商品經濟的發展與期貨萌芽/38
一、清末民初上海等地商品經濟的發展/38
二、20世紀初期貨的萌芽/40
第二節 抗戰前的民國期貨市場(1920一1937)/43
一、北洋政府時期的中國期貨市場(1920—1927)/44
二、國民政府時期的中國期貨市場(1928一1937)/49
三、民國時期的公債期貨和標金期貨是世界上最早的金融期貨/62
四、民國時期期貨市場的組織特點/64
第三節 抗日戰爭期間與戰後的中國證券市場(1937—1949)/69
一、抗戰期間的中國證券市場(1937—1945)/69
二、抗戰後國統區的證券市場(1945一1949)/70
第四節 民國時期期貨市場的制度變遷特徵/77
第四章 1949—1992年經濟制度變遷與中國期貨市場雛形的再生/80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後國內證券市場的消失/81
一、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下,政府打擊投機活動/8l
二、期貨市場法律、經濟基礎的喪失/82
第二節 20世紀70年代陳雲指導利用國際期貨市場/84
一、“文革”後期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改善/84
二、求真務實,陳雲指導利用國際期貨市場/86
第三節 改革開放與中國期貨市場的再生/88
一、改革開放之初的經濟風險:價格波動/’89
二、再生的中國期貨市場雛形——鄭州糧食批發市場/91
第四節 20世紀90年代前新中國制度結構的變化與期貨市場制度變遷/92
第五章 市場經濟目標確立後期貨市場的試點與穩步發展(1992—2010)/95
第一節 期貨市場試點時期的歷史背景/96
一、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明確與經濟成長、巨觀調控/96
二、東南亞金融危機與擴張性巨觀政策啟動/98
第二節 中國期貨市場重新起步與第一次規範整頓/98
一、重新起步(1992—1993)/99
二、第一次規範整頓(1993—1998)/103
三、因交割風險而取消試點的期貨交易所/108
四、試點時期金融期貨的短暫歷史及對中國期貨市場的深遠影響/109
五、第一次整頓期間的成交情況/114
六、第一次規範整頓階段小品種活躍的交易特徵及其歷史原因/118
七、第一次整頓期間的商品期貨風險事件/124
八、第一次規範整頓期間存在的突出問題/126
第三節 期貨市場的第二次規範整頓(1998一-2000)/127
一、第二次規範整頓的主要內容/127
二、第二次規範整頓期間的市場變化/130
第四節 規範整頓的成果與新問題/139
一、經過規範整頓後的期貨市場面臨的政策、法律等約束/140
二、期貨市場在規範整頓中取得的成績/141
第五節 市場機制發揮基礎作用後期貨市場穩步發展(2001—2010)/147
一、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後各行業風險管理需求日益增強/148
二、商品期貨市場規範與穩步發展/153
第六節 重生後期貨市場的制度變遷/167
第六章 金融改革、金融風險與金融期貨/170
第一節 股市的發展、改革與股指期貨/171
一、股權分置改革與股市資源配置功能發揮/171
二、股改後的中國證券市場需要穩定的二級市場/172
三、國內股市投資主體的變化要求發展股脂期貨/173
四、股指期貨對股票現貨市場的影響/174
第二節 利率市場化與利率衍生產品/175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歷史/175
二、債券市場的發展與利率風險管理衍生工具/177
第三節 人民幣匯率改革與匯率風險管理/181
一、匯率的市場化改革歷程/18l
二、市場對規避匯率風險的金融工具的需求/186
三、國內匯率風險規避工具比較/187
第四節 發展國內金融期貨市場與維護國家利益/189
一、國外股指期貨與國內資本市場/189
二、國際市場人民幣匯率期貨對人民幣匯率穩定的不利影響/190
三、國內期貨市場發展不充分,我國企業參與國際期貨市場有深刻的教訓/19l
四、中國政府和居民都需要發展金融期貨市場/191
第五節 中國金融期貨起航/192
一、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成立及前期準備工作/192
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組織結構的特點/194
三、金融期貨制度變遷困局/196
四、股指期貨正式推出/197
五、金融期貨與商品期貨不同的制度安排/199
六、股指期貨推出後的表現/201
第六節 金融期貨對商品期貨的影響分析/205
一、金融期貨比商品期貨具有更低的交易成本/205
二、中國金融期貨對商品期貨的影響及商品期貨發展對策/207
第七章 商品期貨的品種選擇及交割制度分析/209
第一節 商品期貨品種選擇標準及細分分析/209
一、商品期貨品種選擇的標準與條件/210
二、國家資源稟賦優勢/212
三、關於品種的細分/213
第二節 交割制度分析/215
一、交割方式分析/216
二、實物交割成本對期貨交易的影響/220
三、交割倉庫分布分析/224
第八章 中外期貨市場發展的歷史比較/235
第一節 國際商品期貨與金融期貨發展簡史/235
一、國際上主要商品期貨市場發展簡史/236
二、國際金融期貨市場發展簡史/243
三、世界期貨市場變化趨勢/250
第二節 中美期貨市場比較分析/258
一、中美期貨市場的發展比較分析/259
二、中美兩國證券、期貨金融中心對比研究/268
三、中國期貨中心與證券中心的關係分析與預測/274
第三節 經濟結構變化與期貨市場的關係/275
一、國際期貨強國經濟結構與期貨市場結構/275
二、中國經濟結構所處的現狀及商品期貨在中國的發展前景/278
三、後商品、金融期貨時代的期貨發展方向/281
第九章 結論/285
參考文獻/289
後記/29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