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制時期
原始社會以氏族部落構成,後來逐漸出現社稷政權。堯、舜、禹時代採用禪讓制繼承統治權。傳說禹的兒子啟建立夏王朝,是中國第一個王朝。以後商推翻夏,周推翻商。
封建時期
周代採用封建制,諸侯的權力很大,逐步脫離周天子控制。以後諸侯國之間發生戰爭,進入春秋戰國時代。
春秋戰國時代,各國相互競爭,為了圖存自強,一些國家先後進行了政治的經濟的改革,中國史書稱之為“變法”。這一時期的變法有,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韓國申不害變法,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齊國鄒忌變法,燕國樂毅變法,秦國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是各國變法取得效果最大的,為秦國最後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秦國憑藉武力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帝制王朝,皇帝為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的話語就是法律,是人治而非法治,皇帝的兒子繼承皇位。秦朝建立之初,發生了一次關於國家政治體制的大爭論,一派主張以地方自治為主封建制,一派主張以中央集權為主的郡縣制。結果郡縣制獲勝。從此,自秦以後,中國主要採用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但帝王精力有限,必須有一文官集團從旁協助,故有“相權”的產生。《清稗類鈔》記錄晚清官僚郭嵩燾的史論:“漢、唐以來,雖號為君主,然權力實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故西漢與宰相、外戚共天下;東漢與太監、名士共天下;唐與后妃、藩鎮共天下;北宋與奸臣共天下;南宋與外國共天下;元與奸臣、番僧共天下;明與宰相、太監共天下;本朝則與胥吏共天下耳。”
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強化了統一的國家觀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描述了中國在統一和分裂的狀態間不斷循環的歷史。通常的情況是一個王朝在建立的初期可以勵精圖治,多數農民耕者有其田,安居樂業,國家處於上升階段。之後開始守成,社會矛盾逐漸積累。在王朝的末期,國家政治腐敗,社會矛盾激化,土地兼併嚴重,遍地飢餓的無地無業流民,最終通過大規模的戰爭結束舊王朝,建立異姓的新王朝。或者是大規模的外族入侵,導致舊王朝的覆滅。
但是新的王朝很少有政治制度上的突破,幾乎都是重複“秦政”,陷入一個死循環(Dynastic cycle),使中國社會制度發展徘徊不前。故毛澤東曾有“百代皆行秦政制”詩句。不過,在秦制建立之後,曾有兩次較大的改革,一次是北宋時代的王安石變法,一次是明代的張居正變法。這兩次變法都是在官僚體制內部,自上而下進行的改革,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甚至還有所強化,最終失敗。
近代以來
清朝末期,內憂外患,交相而至。日本明治維新,圖強成功,給中國有識之士極大啟發。因而產生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激進主義”思潮,渴望改革中國千來以來的陳舊制度。1898年,年輕的光緒皇帝在維新派的影響下發動戊戌變法,但是很快遭到失敗。一部分改革勢力進而轉變成“革命派”,力圖用暴力手段推翻保守的滿清政府。
清末的革命派擁有先進的政治理念,不同於歷史上其他朝代末期的農民起義份子。同時一部分溫和改革勢力還寄希望於滿清統治者,在體制內部推動“君主立憲運動”,稱之為“立憲派”,或者“保皇派”。庚子事變之後,朝廷內部的極端頑固勢力被八國聯軍清算,立憲派趁機推動了一場改革運動,是為“清末新政”。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帝制,建立了名義上“共和制”的中華民國,由前清北洋新軍領袖袁世凱任大總統。但是共和制很快遭到袁世凱的破壞,並於1915年宣布恢復帝制。
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份子,繼續發動武裝鬥爭,力圖重建共和國。1928年,以國民黨新領袖蔣介石為首的北伐革命軍,重新統一了中國。蔣介石藉口孫中山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長期實行“訓政”,建立起國民黨一黨專制。
但是辛亥革命以及國民黨沒有解決清代遺留下來的土地問題。中國這一輪的“亂治周期”的土地問題壓力尚未得到釋放。因而一部分極端激進份子開始著眼於關注農民的土地問題。與此同時,1917年俄國建立第一個共產黨政權,並支持中國極端激進份子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力圖在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的中國,超越歷史階段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制度。而這一策略也與中國土地分配需要進行調整的亂治周期相吻合,因而使這一次的中國傳統農民造反帶上了西方左翼激進思想的色彩,也就是毛澤東所說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
初期,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共同反對北洋系把持的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但是1927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翼指責中共工農運動行為過激,並發動四一二事變,與中共分裂,並用武力圍剿,欲消滅而後快。從此國共鬥爭成為近代中國歷史主旋律。
1931年,中國共產黨在自己控制的地區,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嘗試實行一種全新的社會制度。1937年,因抗日戰爭爆發,國共實行了八年合作,中共取消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抗戰結束後,國民黨於1947年實行“立憲”,而共產黨在自己控制的地區,實行一種“新民主主義”制度。1949年,中國共產黨最終取得大陸地區的控制權,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宣稱繼續實行“新民主主義”制度,不久宣布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中華民國政府則撤退至台灣地區,執行所謂《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繼續國民黨一黨專制,共施行43年之久,直到1991年經國民大會決議及總統公告才於同年5月1日廢止。
政治思想
古代政治思想
孟子孟子的 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有傳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孟子 仁政與王道。孟子主張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將自己的仁德推廣,所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愛護自己的家人,到愛護國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體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樂,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擁戴君主,國家自然富強安定。
荀子《史記》記載李斯“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李斯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也可以說是對荀子帝王之術的一種實踐。
董仲舒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企圖以“天意”制衡君權。
韓愈韓愈提出“道統”說,強調思想有其自身的繼承關係,不受君王左右。
黃宗羲黃宗羲的 民本思想。黃宗羲和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是明代中國民本與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明夷待訪錄》是這方面的重要著作。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官員應當“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有治法而後有治人”、“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於學校”(學校指一種機構)、“公其非是於學校”等觀點。有學者認為黃宗羲的思想仍屬治權在君,並沒有到達近代民主思想的標準,也有學者認為黃宗羲的思想是近代民主思想,在民權理論上還超越了歐洲的盧梭。
近代政治思想史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宋教仁的憲政思想毛澤東的無產階級專政學說
評價
黑格爾(1822年)說:“中華帝國是一個神權政治專制國家。家長制政體是其基礎;為首的是父親,他也控制著個人的思想。這個暴君通過許多等級領導著一個組織成系統的政府。......個人在精神上沒有個性。中國的歷史從本質上看是沒有歷史的;它只是君主覆滅的一再重複而已。任何進步都不可能從中產生。”
錢穆(1955年):“以後滿清是推翻了,不過連我們中國的全部歷史文化也同樣推翻了。這因當時人誤認為滿清的政治制度便完全是秦始皇以來的中國舊傳統。又誤認為此種制度可以一言蔽之曰帝王的專制。於是因對滿清政權之不滿意,而影響到對全部歷史傳統文化不滿意。但若全部傳統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對其國家以往傳統之一種共尊共信之心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