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同濟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8月1日)
平裝: 34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0840031, 7560840035
條形碼: 9787560840031
尺寸: 22.4 x 17.8 x 2.8 cm
重量: 680 g
內容簡介
《中國懸棺研究:中國懸棺問題的理論與實踐》內容簡介:懸棺葬是古代一些少數民族中實施的一種奇特葬式,在我國的福建、江西、浙江、湖北、湖南、貴州、重慶、四川、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市、自治區,廣泛流傳。這種葬式是將盛放死者的屍體的棺柩,升置到人跡罕至且山青水秀的懸崖峭壁上去。為什麼要實施懸棺葬?棺柩中躺的是什麼人?在二千多年前科學不甚發達的古代,是怎樣將棺材放置到那么高的懸崖上的?這些迷在《中國懸棺研究:中國懸棺問題的理論與實踐》中一個個被揭開……
目錄
序
關於懸棺的研究與論著(代前言)
一、研究情況
二、論著情況
第一章 懸棺的基本知識
第一節 喪葬與社會發展
一、喪葬反映經濟情況
二、喪葬反映科技水平
三、喪葬反映生活情況
四、懸棺出現的必然性
第二節 與喪葬有關的觀念
一、重視喪葬的基礎是認為“靈魂不死”
二、“孝道”是舊禮教的重要內容
三、安排死後生活原則——“事死如事生”
四、喪葬禮儀等級森嚴
五、喪葬禮儀的穩定性
六、葬地的風水
第三節 喪葬簡說
一、喪葬過程
二、喪葬的旗幡
三、喪葬的服飾
四、喪葬期間的佛事
五、少數民族的葬儀特點
第四節 葬具
一、棺槨
二、墓碑
三、墓誌
第五節 各種葬式介紹
一、土葬
二、火葬
三、水葬
四、樹葬
五、天葬
六、二次葬
七、懸棺葬
八、瓮棺葬
九、屈體葬
十、割體葬
第六節 喪葬改革
一、簡化禮儀
二、節約土地、保護環境
三、既要善待死者,更應善待生者
四、應慎重建設仿古園陵
第七節 懸棺正名
一、古籍上懸棺的名稱
二、研究者對懸棺的稱呼
三、名正言順
第二章 各地懸棺
第一節 福建省的懸棺
一、古籍記載
二、福建省懸棺的情況
第二節 江西省的懸棺
一、古籍記載
二、江西省懸棺的情況
第三節 浙江省的懸棺
一、古籍記載
二、浙江省懸棺的情況
第四節 湖南省的懸棺
一、古籍記載
二、湖南省懸棺的情況
第五節 湖北省的懸棺
一、古籍記載
二、湖北省懸棺的情況
第六節 重慶市的懸棺
一、古籍記載
二、重慶市懸棺的情況
第七節 四川省的懸棺
一、古籍記載
二、四川省懸棺的情況
第八節 貴州省的懸棺
一、古籍記載
二、貴州省懸棺的情況
第九節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懸棺
一、古籍記載
二、廣西壯族自治區懸棺的情況
第十節 雲南省的懸棺
一、古籍記載
二、雲南省懸棺的情況
第十一節 廣東省的懸棺
一、古籍記載
二、廣東省懸棺的情況
第十二節 其他地區的懸棺
一、台灣高山族的崖葬
二、陝西省有無懸棺
三、安微省有無懸棺
第三章 懸棺源流
第一節 懸棺起源
一、懸棺發源地——武夷山區
二、懸棺的族屬
三、懸棺起源的原因
四、懸棺是喪葬傳統思想的產物
第二節 懸棺的傳播——民族遷徙
一、懸棺傳播的指導思想
二、民族遷徙說的主要內容
三、重視各地懸棺間的內在聯繫
四、關於民族遷徙說的一項重要新成果
五、懸棺內高臥的是什麼人
六、我國南方少數民族同時施行其他各種葬俗
第三節 懸棺年代
一、武夷山地區懸棺的年代
二、五溪地區懸棺的年代
三、峽江地區懸棺的年代
四、川南地區懸棺的年代
五、其他地區懸棺的年代
第四節 懸棺葬的葬地、葬儀、葬具和隨葬品
一、懸棺葬的葬地
二、懸棺葬的葬儀
三、懸棺葬的葬具
四、懸棺葬的隨葬品
第五節 與懸棺有關的幾個問題
……
第四章 懸棺升置技術研究
第五章 懸棺仿古吊裝
尾聲
謝辭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