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6年11月,國家審計署批准中國審計學會、江蘇省審計廳、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籌建中國審計博物館,旨在傳承審計文化、弘揚審計精神,促進審計事業和諧發展。在中共中央宣傳部等相關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該館於2008年4月2日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中國審計博物館是迄今為止唯一以國家審計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博物館,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國家審博計物館。展館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展陳面積約4000平方米,分為基本陳列區、臨時陳列區兩個部分,集收藏、科研、宣傳、教育等功能於一體。基本概述
新建成的審計博物館全稱為“中國審計博物館”,位於南京審計學院浦口新校區,占地1.6萬平方米。不包括收集史料所花的經費,博物館在建築上的投資預計為6000萬元以上,目前資金已經到位,即將開始建設。中國審計博物館是個現代化的博物館,裡面的裝配都是最先進的,比如,每個剛進博物館的參觀者都可以領到一個耳機模樣的東西,只要將它戴到耳朵上,走到一個展品前面,按下指定的按鈕,就可以隨意聽取相關的介紹,非常方便。博物館將分為中國館和世界館兩大部分。由於中國是世界上較早有審計的國家,西周時期就有了審計,所以,館內關於歷史上的審計文獻的館藏將特別豐富,如明清時期的審計資料、民國時期我國第一部審計法。
博物館的館藏正在全面徵集中。由於很多與審計有關的實物都在故宮博物館或其他博物館內,還有的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沒有公開展出過,收集過來存在一定的困難。不過,近15年以來所有和審計有關的資料圖片一份都不少。中國審計博物館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審計制度、審計管理、審計活動及其所體現出的審計文化;展現了審計事業3000多年的發展脈絡;以珍貴的歷史文物、文獻佐證了國家審計是民主與法治的產物、更是推動民主與法治的工具。
館藏資源
中國審計博物館坐落於南通風光綺麗的濠河之濱,與中國珠算博物館毗鄰,展館面積約5000平方米,展陳面積約4000平方米,分為基本成立區、臨時成立區兩部分,集收藏、科研、宣傳、教育等功能於一體。中國審計博物館展示了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審計制度、審計管理、審計活動及其所體現出的審計文化;展現了我國審計事業三千多年的發展脈絡。它以珍貴的歷史文物、文獻不僅佐證了國家審計是民主與法治的產物,而且更是推動民主法治的工具。中國審計博物館的成功創辦,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得益於國家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局面;得益於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鼎立支持。南通作為中國近代文博事業的發源地,中國審計博物館花落此間,定能不違初衷,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中國審計博物館今天在南通隆重開館,坐落在南通濠河邊的中國審計博物館向世界敞開了大門,這是中國第一座審計博物館,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國家級審計博物館。中國是世界上較早有審計制度的國家,為展現審計事業三千多年的發展脈絡,經國家審計署批准,南通市於2006年開始籌建中國審計博物館。新落成的審計博物館展館,分為基本陳列區、臨時陳列區兩個部分,其中基本陳列區主要展示古代、中華民國政府和中國革命根據地時期的審計文物、文獻,臨時陳列區主要展示近年來對外交流、內部審計等方面內容。
國家審計暑審計長劉家義介紹說,博物館的建成,填補了博物館建設的一項空白,要把審計博物館建設成為傳播審計文明、宣傳審計成果的視窗,進行審計理論研究、加強審計文化建設的平台,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審計文化歷史教育培訓的基地。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克志在致辭中說,中國審計博物館的開館是審計事業中的一件大事,是江蘇和南通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喜事,他希望博物館能進一步豐富館藏文物,展現個性特色,發揮功能作用,使博物館成為保護文化遺產與發展現代文明的重要基地,成為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和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
發展歷史
中國審計源遠流長。3000多年前,就已建立了對政府財政收支進行監督審查的審計制度;1000多年前,審計制度已臻健全,形成了比較嚴密的審計監督體系,南宋時還首次出現了以“審計”二字命名、專司政府財政收支監督的獨立審計機構;70多年前,中國共產黨已在中央蘇區設立了中華蘇維埃中央審計委員會,實行了嚴格的審計監督制度。建設審計博物館,對於普及審計知識、增強民主法治意識,對於進一步發掘審計歷史文化資源,從前人創造的審計文明中汲取營養,更好地把握審計發展的客觀規律,開創中國審計事業更加輝煌的明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開館結束後,又舉行了以科學發展觀知道和推動審計工作全面發展研討會。今年適逢審計機關成立25周年。25年來,審計工作經過開創組建、積極發展、總結規範、深化提高四個階段,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審計之路。審計機關共審計360多萬個單位,為國家增收節支2800多億元,移交經濟犯罪案件線索1.5萬多件。審計監督日益成為國家經濟社會運行的“免疫系統”,在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國家利益、推進民主法治、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紀念審計機關成立二十五周年,讓全市審計系統的幹部職工身臨其境地感受進一步了解我國審計的發展歷程、審計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貢獻、審計機關成立25周年來的建設成就以及優秀審計人員的典型事跡,更好的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審計事業不斷創新發展,認真履行審計機關的職能作用。
政策方針
淮南市審計局市局全體人員及縣區審計局局長來到中國審計博物館參觀學習。在博物館正門大廳內舉行了淮南市審計局向中國審計博物館贈送審計志的贈書儀式,淮南市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永多向江蘇省南通市審計局局長紀進同志贈送了《淮南審計志》。《淮南審計志》真實記錄了淮南市審計局從1983年成立至2006年這24年間的審計活動史實,紀進同志代表中國審計博物館表示衷心的感謝,對淮南市審計局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中國審計博物館坐落於南通市風光綺麗的濠河之濱,總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大家先後參觀了基本陳列區、臨時陳列區兩個部分,其中基本陳列區主要展示古代、中華民國政府和中國革命根據地時期的審計文物、文獻,臨時陳列區主要展示近年來對外交流、內部審計等方面內容,集中展示了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審計制度、審計管理、審計活動及其體現出的審計文化。
通過參觀,讓我們親身感受到祖國文化的歷史悠久,審計歷史的源遠流長,正因為前人不斷創新,從而推動中國的審計事業發展到今天的成就,也為今後的審計工作提出了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新課題,同志們紛紛表示,一定要緊緊圍繞“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工作方針,不斷改進工作思路和方法,為淮南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開館儀式上希望博物館開館後,抓緊完善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審計文物、史料的蒐集整理和研究利用工作,不斷豐富展陳內容,增強宣傳教育效果,努力創造一流環境,提供一流服務。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克志宣讀了省委書記梁保華、省長羅志軍發來的賀信。賀信中說,審計博物館的成功創辦,必將載入中國審計發展的史冊。江蘇將大力支持博物館的建設,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功能,積極宣傳繁榮審計文化,為推動國家審計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審計文化,經審計署批准,中國審計學會、江蘇省審計廳、江蘇省南通市正在共同籌建我國首家審計博物館,有關單位目前正面向各界廣泛徵集審計文物。
開館日
2008年4月2日,中國審計博物館開館儀式暨全國審計工作研討會在南通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出席開館儀式和研討會。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講話。省委書記梁保華、省長羅志軍發來賀信。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克志宣讀賀信。梁保華、羅志軍在賀信中對審計博物館開館表示熱烈祝賀,衷心感謝國家審計署對江蘇工作的關心支持。賀信說,我國審計制度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深入推進,審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審計博物館蒐集、保管、研究、陳列、展覽審計方面的珍貴歷史文物和文獻資料,集中展示審計3000多年的發展脈絡,對於傳播審計文化知識、促進審計理論研究交流,具有積極的意義。
中國審計博物館是迄今為止唯一以國家審計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博物館,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國家審計博物館。展館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展陳面積約4000平方米,分為基本陳列區、臨時陳列區兩個部分,集收藏、科研、宣傳、教育等功能於一體。中國審計博物館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審計制度、審計管理、審計活動及其所體現出的審計文化;展現了審計事業三千多年的發展脈絡;以珍貴的歷史文物、文獻佐證了國家審計是民主與法治的產物、更是推動民主與法治的工具。
各級審計機關要充分利用審計博物館的教育功能,積極組織引導廣大審計幹部學習審計歷史,繼承和發揚老一輩審計工作者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為審計事業貢獻力量.在隨後的研討會上,與會人員圍繞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和推動審計工作全面發展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中國審計源遠流長。3000多年前就已建立了對政府財政收支進行監督審查的審計制度;1000多年前,審計制度已臻健全,形成了比較嚴密的審計監督體系,南宋時還首次出現了以“審計”二字命名、專司政府財政收支監督的獨立審計機構;70多年前,中國共產黨已在中央蘇區設立了中華蘇維埃中央審計委員會,實行了嚴格的審計監督制度。建設審計博物館,對於普及審計知識、增強民主法治意識,對於進一步發掘審計歷史文化資源,從前人創造的審計文明中汲取營養,更好地把握審計發展的客觀規律,開創中國審計事業更加輝煌的明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意義影響
“審計文物作為審計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是該博物館的重要展陳內容。”籌建方有關人士表示,為充分展示我國不同時期的審計制度、審計管理、審計活動及其所體現出的審計文化,希望各級審計機關、內部審計機構和社會審計組織,以及社會各界群策群力,廣泛提供審計文物和審計文物線索。古代審計文物應當是體現古代審計機構、活動、法規的文獻、資料(圖片、影像等)、實物。例如四川廣漢縣出土的漢代《考績》畫像磚,南宋時期審計院的有關文獻、實物等。這座審計博物館集中展示了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審計制度、審計管理、審計活動及其所體現出的審計文化,展現了中國審計事業3000多年的發展脈絡。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以國家審計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博物館,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國家審計博物館。考察期間,吳邦國聽取了北京市工作匯報,對北京市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奧運會和殘奧會籌辦工作表示滿意。
北京市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一要充分發揮科研教育實力雄厚、交通四通八達、文化底蘊深厚等優勢,整合創新資源,凝集創新人才,形成創新環境,儘快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個轉變”,著力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二要繼續加強生態環境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防治大氣和水污染及汽車尾氣污染,推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優先發展捷運等公共運輸,盡力改善交通狀況。三要努力提高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城市總體規劃,加強城市設計,統籌城鄉發展,保護古都風貌,妥善處理保護歷史文化風貌和城市建設的關係,達到民族風格、地方特色、時代精神有機統一。
社會反響
中國審計博物館在江蘇省南通市開館以來,社會反響良好,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截至目前,已接待來自全國各地近百個參觀團體,參觀人數接近一萬。
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百姓,從機關幹部到企業人員,他們在參觀過中國審計博物館後,對該館給予了高度評價,有的還留下感言。不少遊客在參觀後說,原來以為“審計”是新生事物,看了“活生生”的審計史,想不到竟然有如此悠久的歷史,政府應該高度重視審計,更好地發揮審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