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新構造年代學實驗室成立於1984年,1990年被批准為中國地震局開放實驗室。2003年底併入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新生代尤其是晚第三紀以來的新構造與地質年代學研究,主要方向涉及各種年代學方法和技術在活動構造、新構造演化歷史、構造-熱演化史、年輕火山活動歷史和環境變遷歷史中的套用研究以及年代學方法和技術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實驗資源
在中國地震局及地質所有關領導的支持下,在中國地震局“十五”數字網路工程、“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以及中央級科學事業單位修繕購置專項等項目的大力資助下,新構造年代學實驗室目前已基本完成對下屬碳十四(14C)、釋光(OSL/TL)、電子自旋共振(ESR)、鉀-氬(K-Ar) 和氬-氬(40Ar-39Ar)、裂變徑跡(FT)測年、孢粉實驗室和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前處理等7個實驗室運行環境、大型儀器設備的更新和改造。目前擁有2套Quantulus-1220超低本底液體閃爍測量儀、2套美國Daybreak 1100型TL/OSL測量儀、3套美國Daybreak 2200型OSL自動化測量儀、1套德國BRULER EMS-6/1型ESR信號測量譜儀、1套英國VG MM-1200靜態質譜儀、1套GV MM-5400(He型)質譜儀、2套裂變徑跡分析系統,可服務於新構造、活動構造、火山動力學、地震預報、第四紀地質以及環境變遷研究,成為一測年技術全、測年對象廣、測年範圍寬、儀器設備先進、在國內乃至國際同類實驗室中獨具特色的年代學實驗室。
學科建設
釋光年代學實驗室;C-14年代學實驗室;ESR年代學實驗室;FT年代學實驗室;Ar-Ar年代學實驗室;孢粉年代學實驗室;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學實驗室;微地貌演化實驗室;晚新生代構造與地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