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是經國務院 1986 年批准,於 1987 年成立的直屬原國家土地管理局的事業單位。 1998 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後,隸屬於國土資源部。建院以來,在原國家土地管理局和國土資源部的領導下,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走過了創業、起步發展和全面發展三個階段。現已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實力和條件的技術科研型事業單位。下設科技處、土地資源調查所、規劃所、實驗室、地籍所、地價所、土地遙感所、地政研究中心、土地信息工程所、外事辦等部門。科技處屬於院內綜合管理部門,主要職責是負責制定業務和科研計畫,對項目實施全程管理並負責業務考核;負責項目成果與科技檔案管理及業務統計;擬定技術設備配置計畫。

職責

土地資源調查所主要職責是:開展土地資源調查與評價及有關技術標準研製工作。承擔全國土地資源調查、監測專項計畫的組織實施任務。組織編制有關調查項目實施方案,負責對項目進度和質量的管理監督和技術指導,對調查成果進行檢查驗收和匯總;負責調查評價中信息採集、處理、分析的技術工作。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國土資源大調查土地資源監測調查工程土地利用動態遙感監測、耕地後備資源調查評價、土地資源基礎圖件與數據更新、城市土地價格調查與集約利用潛力評價、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等5個項目和數字國土工程中的全國1:1萬主比例尺土地利用資料庫建設項目(簡稱“國土資源大調查土地調查”)的組織實施工作。在編人員19人,男8人,女11人。其中研究員1人,高級工程師和高級崗6人,碩士7人。

規劃所的前身土地利用所成立於1987年,2003年改為現名。全所現有工程技術人員15人,其中高級工程師11人,博士4人,碩士8人,專業涵蓋土地規劃、土地評價、自然地理、土地管理、區域規劃等。主要業務方向為:土地利用規劃、國土規劃理論與方法的研究;有關土地利用規劃的技術規程、技術標準的編制和修訂;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和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專項規劃的編制及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土地利用工程項目的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受國土資源部有關部門委託,對各級土地利用規劃和建設項目用地前期論證的有關內容進行預審.

地政研究中心是國土資源部的軟科學研究基地。是我院兩個開放性研究基地之一。主要任務是開展土地經濟管理、土地制度與政策、土地管理法律及土地管理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研究。地政研究中心的前身為成立於1987年的國家土地管理局經濟所。1998年建部以來,原經濟所改為地政研究中心,圍繞國土資源部中心工作,確立了耕地保護制度與政策、土地市場運行與管理、土地管理法律體系、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土地資源利用與管理戰略研究五個研究方向,全方位為國土資源管理提供政策支持與決策支撐。

在實施《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發展“十五”計畫綱要》和《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發展綱要》的背景下,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在國土資源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指導下,於2000年籌建了開放實驗室―――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其宗旨是按照項目實施和基地建設、人才培養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建立靈活、高效的科技項目運行機制,推動土地科學學科建設和科技創新人才隊伍的結構最佳化,提升國土資源科技事業的進步。實驗室運行3年多來,部領導和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給予了大力支技。2003年部批覆的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三定方案”(國土資 廳發[2003]27號),將“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定為內設機構。2004年公布的國土資源部第一批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國土資發[2004]4號),實驗室被批准以部重點實驗室名義運行。2004年9月,正式舉行了揭牌儀式。實驗室在土地資源領域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攻關,完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了一批學術思路新、年輕的科技群體,積累了一批先進的軟硬體設備,為土地科學研究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按照國土資源部“科技創新計畫”(861計畫)所確定的八大領域和六大技術體系以及部“重點實驗室發展綱要”。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以土地科技創新為中心,瞄準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與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規劃、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科技要求,以及國際土地科技前沿,開展具有基礎指導意義和廣泛套用價值的創新性研究。圍繞上述研究方向,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堅持科學目標和國家目標相結合的方針同,發揮了跨學科綜合研究的優勢,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對於指導我國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實踐,促進耕地保護和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國土資源部指導下,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以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為依託,實行學術委員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採用“開放、流動、公平、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以固定人員與流動人員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科技攻關、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

主要機構

地籍所作為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開展地籍工作的主要機構,其主要職責是:開展全國城鄉地籍管理的套用技術的研究和技術服務工作。包括承擔技術標準的編制、修訂及技術指導和培訓任務;開展地籍調查及變更調查、土地登記、地籍資料開發等方面的技術方法研究和技術指導;承擔與土地產權、產籍、地籍統計分析、地籍檔案技術相關的套用性課題研究任務;承擔土地勘界等工程性任務。地籍所目前人員編制10人,在崗9人,其中高級工程師3人,工程師5人。本科以上學歷7人,博士1人。在崗人員專業配置主要有土地管理、工程測量、地理信息。

應時而生,地價所歷時十五年。 1990年,地價所在我國土地市場發展初期成立,成為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一個重要的業務平台。作為國家地價管理部門的技術和政策支持與服務機構,地價所在促進我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強我國土地市場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十五年間,地價所在土地價格理論研究與評估技術體系建設、土地市場調查方法研究與地價監測系統建設、土地收益分配與市場調控政策研究、土地價格管理政策研究以及土地價格評估技術培訓和指導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991年,地價所探索性地指導完成了錦州市、溫州市的基準地價的測算工作,總結和歸納了一套適合我國當時實際情況的城市分等定級與基準地價評估的方法,為後來我國城市土地定級估價工作的廣泛開展創建了範例性的基礎。 1992年,地價所主持編寫了《土地估價理論與實務我國城市土地估價實踐探討》一書,系統地總結和介紹了城市土地估價的理論與方法,成為我國新時期第一部關於地價評估的技術著作,對後來的土地估價技術體系的形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1993年開始,地價所多次參與制訂和修訂國家技術規範《城鎮土地定級規程》和《城鎮土地估價規程》,並不斷地組織相關技術培訓與推廣。 1995年,地價所開始對土地市場監測方面進行研究,並提出建立國家級城市地價指數體系,完成了《我國城市地價指數編制方法研究》課題,編制了《城市地價指數編制技術規範(研究稿)》。 1999年,地價所(地籍地價所)開始承擔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城市土地價格調查技術指導的主要工作。在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的指導下,地價所承擔了國家級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系統的建設任務。十五年中,地價所還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收益分配、土地租稅費體系、土地資產管理、地價與房價關係、地價與土地利用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研究工作,完成了一系列的研究報告。無論是在理論和學術建設方面,還是在實踐與管理方面,地價所都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十五年來,地價所受到了各級領導和各路專家學者的大力指導,歷任所長為地價所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此一併銘記。現在,隨著我國土地市場的不斷發展和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的整體改革,地價所正在邁進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地價所將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力量迎接時代賦予的新使命。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土地遙感所現有人員13人,設所長1名、副所長1名、主任工程師1名。現有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5人、中級職稱的5人、初級職稱的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人、碩士學位的5人、本科學位的4人、其他2人。土地遙感所主要從事兩方面的業務工作,一是遙感技術在土地資源管理中的套用研究、技術推廣、技術服務,同時承擔套用遙感技術進行土地調查、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等的工程性項目;二是圍繞土地調查,開展土地調查方法理論和技術方法研究、技術標準研究制定、對開展土地調查地區進行技術指導和檢查驗收等。

研究

土地信息工程所是專門從事土地信息技術研發和套用的業務所。土地信息工程所主要開展土地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技術研究、開發、指導、推廣、培訓和監督工作,為各級土地管理部門的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規範化、現代化提供技術服務;同時還接受院內外各單位、部門的委託,承擔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基礎研究項目和信息工程建設項目。自成立以來,土地信息工程所(原土地信息中心)在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套用基礎研究、土地管理信息系統套用軟體研究與開發、土地信息系統工程建設與技術套用等三大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得到了各級部門的好評,在全國範圍內為我院在土地管理信息化領域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土地信息工程所人才結構合理,技術力量雄厚。現有工作人員8人,其中博士學歷2人、碩士學歷2人,多人長期從事土地信息系統相關技術研發與套用。為進一步提升我所在土地信息技術基礎研究、土地信息系統軟體研發和土地信息系統工程建設等方面的實力和影響,建設全國土地信息技術研發和套用的排頭兵,全所工作人員在部、院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部門領導的帶領下,正勵精圖治、努力奮鬥!

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我院確定了“開放辦院,擴大交流”的指導原則和“服務業務,務求實效”的工作步驟,於2003年成立了院外事辦。外事辦的主要工作內容是:編制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規劃、年度計畫;審查、報批、組織實施和監督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組織國際合作項目成果的驗收、評價和推廣;在與部外事管理部門協調一致下與國外有關機構、國際組織簽訂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協定;承接、協助辦理院各部門涉及的出國(境)訪問、考察、講學、培訓、合作研究、國際會議、智力引進等外事活動;組織安排外事接待工作和辦理出國人員有關手續。

十幾年來,累計完成各類科研項目和技術性任務 1000 多項,其中有 100 多項成果獲國家級或部(局)級科技進步獎和優秀成果獎,為我國資源保護和經濟發展服務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