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戰略評論2009

中國國際戰略評論2009

《中國國際戰略評論2009》概述了包括。《戰國策》、《孫子兵法》等許多經典著作的戰略評論,古希臘、古羅馬,德國,國際戰略及該領域的研究,國防戰略、軍事戰略和著眼於結盟與反結盟的外交戰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為框架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中國國際戰略評論2009

書 名: 中國國際戰略評論2009

作 者:王緝思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5-1

ISBN: 9787501235520

開本: 16開

定價: 42.00元

內容簡介

“國際戰略”是一個古老的研究領域,又包含著嶄新的研究內容。

自戰國至秦漢以來,中國就不乏“縱橫家”,即當代所稱的戰略家。他們多為君王的策士,胸懷大局,熟諳兵法,滿腹經綸,長於韜略,果斷決策,機智善辯,縱橫捭闔。《戰國策》、《孫子兵法》等許多經典著作,記錄了中國古代豐富的戰略思想。現代中國戰略家當中,毛澤東的雄才大略和軍事思想,至今無出其右者。

西方古代的戰略思想源於古希臘、古羅馬。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的不朽著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與《孫子兵法》誕生於同一歷史時期。近代德國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對後來的軍事戰略思想(包括對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普魯士德國政治家俾斯麥的外交戰略為後人所仰慕稱道。

直到冷戰時期,國際戰略及該領域的研究,還基本上限定於傳統的國家安全戰略領域,特別是國防戰略、軍事戰略和著眼於結盟與反結盟的外交戰略。此前,羅斯福領導下的美國設計了以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為框架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其實就是一種美國至今仍在執行的試圖維護霸權的“大戰略”(Grand Strategy),只不過當時還沒有做這種界定。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國際戰略研究的主要內容,則是中國共產黨革命戰略的延伸,即區分敵我友,分析國際形勢和力量對比,運用國際資源打擊主要敵手,維護國家安全。

圖書目錄

關於中國國際戰略研究的若干看法

解析“後奧運時代”的中國外交

中國能夠發展起一種亞洲願景嗎

從2008年涉華報導談美國媒體功能定位與觀念霸權

2008年台海安全形勢分析

2008年台灣地區地方選舉與島內變革

中美經貿關係:能超越布希時代嗎

金融危機衝擊下的國際局勢

從美國次貸危機到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的衝擊及對策建議

金融危機陰影下的大國關係前瞻

中國能源外交的新挑戰

應對氣候變化:為什麼中美合作落後於中日合作

緬甸風災與重大災難的全球應對機制建設

2008年歐洲一體化發展與歐盟對華關係

高加索硝煙:俄格衝突的深層解讀

科索沃獨立的歷史過程及其後果

變化莫測的日本政局與中日關係

李明博政府的對朝政策:評價與展望

2008年泰國政局的動盪:問題與前景

2008年中亞局勢:平靜中有起伏

美國反恐戰略與巴基斯坦

從伊拉克到阿富汗:全球反恐戰線悄然東移

“後布希時代”的中東和平:反恐與和平能兼容嗎

日美中安全對話的可能性

美錢核合作意義有了

2008年亞太軍事形勢

中國軍事崛起初探

護航與中國海軍面臨的挑戰

外空實力競爭新趨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