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初步

中國哲學初步

導論 通論 通論

圖書信息

作 者:李錦全馮達文 主編

出 版 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9-1-1
版 次:2
頁 數:457
字 數:335000
印刷時間:1999-1-1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218010540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哲學,作為抽象思維的產物,離現實生活本來較遠;中國歷史上的哲學,作為以往思想家抽象思維的產物,離現代現實生活,似乎更為遙遠,使我們感到安慰的是,作為中國哲學入門的本書出版兩年後即需再版,這是否表明:經1992—1993年商業大潮顛簸之後,人們終於領悟到,在精神生活方面,還需有個“遠離”現代現實生活的恬靜的“家”?
為了使讀者們在較短時間內通讀全書,本書再版時作了大幅度的刪節。從編寫本書至今,作者們其實也經歷了許多,有許多新想法、新見解,但已來不及借本書再版把這些新想法、新見解奉獻給讀者們。幸好參加本書寫作的不少成員近年來都有個人撰寫的專著出版。如果讀者們不想對中國哲學的了解僅止於“初步”,那么,追蹤本書作者們的其他研究專著也許是一件快樂的事!

圖書目錄

導論
中國古代有沒有哲學
中國古代哲學有哪些主要特點
先秦編
通論
天人關係的論爭與解決
陰陽五行觀的發生與發展
孔孟儒家
仁學:人的發現與愛心的最初開出
萬物皆備於我: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
與命與仁:主客二分的思維架構
老莊道家
老學:從“與物反”建立的本源一元論
莊學:借“齊萬物”給出的物我同一說
“遊戲人生”:得道者的至樂與失落
名家
泛愛萬物:惠施對同一性的偏執
白馬非馬:公孫龍對差異性的凸現
墨家
三表法:最早的經驗主義認識論
辯術的發展與邏輯的發見
荀子與法家
天人相分:主客觀關係的總結性判定
人的自我反思與人性的善惡論
借性惡論確立的韓非的法治觀
漢唐編
通論
本源論向本體論的嬗變與由道教而佛教的迭出
易學
《易經》蘊含的樸素辯證觀
《易經》開出的宇宙生成論
今文經學
董仲舒的“天人之學”新釋
由等級制投影而成的人性論
王充
古代經驗科學的發展與王充的元氣一元論
一個無神論者何以最終屈從於“命定論”
玄學
玄學的發生與發展
王弼:“貴無”的本體觀
郭象:“崇有”的“獨化’說
佛教
佛教的傳入及其與中國本土文化的結合
僧肇的般若空觀及其與玄學理論的相互發明
華嚴宗的“四法界”說
禪宗頓教的“佛性”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