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教育史簡論

二、墨子的教育思想 二、法家的教育思想 一、《大學》的教育思想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星球地圖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5月1日)
平裝: 61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802120357
條形碼: 9787802120358
尺寸: 21.2 x 14.6 x 3.4 cm
重量: 599 g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教育史簡論》作者王洪亮耗三年之功對浩瀚的文獻典籍進行篩選、鑑別、定性,是一部關於古代教育史的學術性著作。中國是世界上一個能保持文明發展連綿不斷高峰迭起的古國。中國燦爛的文化寶庫中熠熠閃光的部分很多,其中有關教育制度與教育思想部分是其佼佼者。對這種教育思想進行梳理、繼承、闡發是我們進行現代化教育理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古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的梳理、繼承和闡發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王洪亮耗三年之功對浩瀚的文獻典籍進行篩選、鑑別、定性,這不但需要時間與精力,更需要修養和眼光。因為歷史太複雜了,還有許多被歷史的表層所覆蓋的東西,我們一時無法理清它的本質。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原始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中國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起源
二、原始人群時期的教育活動
第二節 氏族公社時期的教育
一、生產勞動的教育
二、生活習俗的教育
三、原始宗教活動與教育
四、原始藝術教育
五、軍事教育
第三節 氏族公社末期文化的發展與學校的萌芽
一、部落顯貴對文化的壟斷與教育的分化
二、知識的積累、文字的產生及對教育的要求
三、學校萌芽的相關傳說
第二章 夏商西周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夏商時期的學校教育制度
一、夏代的學校教育(公元前21世紀一前16世紀)
二、商代的學校教育(公元前16世紀一前11世紀)
第二節 西周的學校教育制度(公元前11世紀一前771年)
一、西周社會概況
二、西周時期的教育制度
三、西周的學校管理制度
第三節 夏、商、西周的教育內容
一、禮、樂教育
二、射、御之教
三、書、數教育
第四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周公的禮教思想
一、周公禮教思想的形成源於“敬德保民
二、從“敬德保民”到以教育德
第三章 春秋戰國的教育(公元前770年一前221年)
第一節 無序的文教政策、學術的擴散與士階層的崛起
一、無序的文教政策
二、學術擴散與士階層的崛起
第二節 官學的衰微與私學的興起
一、官學的衰微
二、私學的興起與發展
三、私學的歷史特點
第三節 “官私聯辦”的稷下學
一、稷下學宮的興與衰
二、稷下學宮的性質與特點
三、稷下之學的歷史意義
第四節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生平
二、從人性論出發談教育的作用
三、論教育的對象和培養目標
四、以“道德教育”為中心的教育內容論
五、孔子的教學思想
六、孔子的德育思想
七、孔子的教師思想
第五節 “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的教育思想
一、墨子與墨家學派
二、墨子的教育思想
第六節 “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動
二、從“性善論”到“反求諸己
三、“明人倫”的教育目的觀:
四、以“獨立人格”培養為核心的道德教育論
五、以“自主思考”為要旨的智慧型教學論
第七節 “虛一而靜兼陳中衡”——苟子的教育思想
一、苟子的生平與教育活動
二、“化性起偽”的教育功能論
三、“士”“君子”“大儒”“聖人”的培養(多層次的人才培養觀)
四、苟子的教師思想
五、苟子的教學思想
第八節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法家的教育思想
一、法家學派的形成與發展及政治主張
二、法家的教育思想
第九節 “虛靜謹聽,握一知多”——老子、莊子及“黃老學派
的教育思想
一、老子、莊子與“黃老學派
二、道家學派的教育思想
第十節 《禮記》的教育思想
一、《大學》的教育思想
二、《中庸》的教育思想
三、《學記》的教育思想
四、《樂記》的教育思想
第四章 秦漢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秦代的文教政策
一、改化黔首,匡飭異俗
二、書同文字,嚴禁私學
三、推行“吏師”與“博士”制度
第二節 漢朝的文教政策
一、漢初“黃老之學”的興起與文教政策
二、漢武帝以後的“儒家獨尊
第三節 漢代的經學與學校教育
一、漢代的經學
二、漢代的學校教育一:
第四節 漢代的察舉制度
一、察舉制的形成與沿革
二、漢代察舉取士的科目
三、察舉制的得與失
四、察舉制對教育的影響
第五節 “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與活動
二、《賢良對策》與文教政策
三、論教育的功能作用
四、道德教育的政治功能論
五、教學思想
第六節 “反情治性,盡材成德”——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與思想
二、論“人性”與教育作用
三、分層次人才培養目的論
四、王充的教學論思想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社會概況和文化教育的發展特點
一、社會的基本狀況
二、教育思想的分化與融合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官學
一、三國時期的官學
二、兩晉時期的官學
三、南北朝時期的官學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的私學
一、三國時期的私學
二、兩晉、十六國的私學
三、南北朝時期的私學
第四節 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的確立與發展
二、九品中正制的流弊及衰落
三、魏晉南北朝的察舉制與罷門資之制
第五節 “木至勁也,可柔而曲”——傅玄的教育思想
一、從人性與治國談教育的作用
二、人的培養重在德教
三、傅玄的教育主張
第六節 “人生幼小,精神專利”——顏之推的家教思想
一、親職教育的意義與作用
二、親職教育的原則
三、學習的態度與方法
第六章 隋唐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隋唐的社會概況和文教政策
一、隋唐的社會概況
二、以崇儒為主導的文教政策
第二節 隋唐時期的學校教育
一、學校教育發展概況
二、隋唐時期的學校教育系統
三、隋唐時期學校教育的管理與發展特點
第三節 隋唐科舉
一、隋唐科舉制的產生與發展
二、科舉考試制度的實施
……
第七章 宋遼金元的教育
第八章 明的教育
第九章 清代的教育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