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條件
研究中國公眾環保指數原因(1)中國面臨的環境問題是關乎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
中國現在面臨的環境問題已經不僅僅是保護美好家園的問題,而是
關乎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目前來看,環境問題已經是生死存亡的
問題。
(2)壓縮型的環保問題已經凸現,岌岌可危
由於長期存在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已開發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20多年裡集中凸現,呈現結構型、複合型、壓縮型特點,環保形勢相當嚴峻。
(3)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它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4)環保正在引發深刻的社會經濟變革
隨著中央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環境保護正在引發深刻的社會經濟變革。
(5)環保是公共事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快速發展期和環境污染、資源消耗的高峰期,環境狀況距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有相當大的差距,如何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切實保護好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是當前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6)公眾是環保的社會推動力。
公眾的環境意識,公眾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參與和支持程度,直接影響環保工作的開展和環境質量的改善。
(1)有利於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涉及發展觀念、消費觀念、增長方式和環境管理等各個方面,是整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長期任務。研究公眾的環保意識與行為,為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提供參考,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係,
(2)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進程。
有利於促進公眾對環保工作的參與度。為更好的促進公眾對環保工作的參與,就需要了解公眾對於環保的認知度、關注度、參與能力和評價能力,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組織民眾,發動民眾,依靠民眾,建立良性互動的環保社會監督機制。
(3)有利於呼喚公眾的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國民精神的重要內容,在國際上,是否履行社會責任正成為考驗一個國家國民素質的關鍵。環保屬於公共事務,關係著所有人的切身利益,最易達成社會共識和共贏,是實現社會公平與社會和諧的最好切入點。如果能夠由此著手,最有利於培養公眾的社會責任感。
中國公眾環保指數的特點
獨立性:本項目的研究過程均由零點研究集團按照ESOMAR規則(國際商會歐洲民意與市場研究協會制定的國際調查研究標準)獨立操作。
專業性:國家環保總局環境保護工作方面的權威性、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共管理和促進眾參與方面的經驗、零點研究諮詢集團專業調研技和中國民生銀行長期對公益事業的傾注治理相結合。
科學性:基於第一手調查資料,研究流程、指標體系的建立、樣本抽取、地訪問質量控制、數據運算均有遵循嚴格的專業規則。
創新性:國內第一次以廣泛覆蓋城市、城鎮、農村,所進行的大規模研究無論就研究方法還是指標結構均具原創性。
連續性:以2005年為基礎,以後將形成年度連續性的指標性成果。
德爾菲專家法、二手資料收集、社會公眾調查、專家訪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