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

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

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 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人均資源相對貧乏,曾經長期遭受外國侵略、掠奪和壓迫的開發中國家。享有生存權和發展權,歷史地成為中國人民最迫切的要求。1991年以來,中國政府繼續堅定不移地推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基本政策,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前言

1991年11月,中國政府發表了《中國的人權狀況》,向國際社會闡述了中國在人權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和實踐。四年來,中國的人權事業又取得了新的進展。

1991年以來的四年,是中國全面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八個五年計畫的重要歷史時期。中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突飛猛進,原定到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計畫已於1995年提前完成,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正在向小康目標前進。當前,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權狀況呈現全面改善的良好態勢。實踐證明,將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擺在首位,在改革、發展、穩定的條件下全面改進人權狀況,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也是舉世公認的。

四年來,中國積極維護《聯合國憲章》促進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宗旨與原則,堅決反對一些國家對其他國家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在人權方面採取雙重標準,或者以自己的模式強加於人,藉口“人權問題”干涉他國內政的霸權主義行徑。中國在人權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支持,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人權事業的健康發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雖然這幾年中國在促進人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受歷史和發展水平的限制,中國的人權狀況還存在著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繼續維護和促進人權,不斷地提高全體人民享受人權的水平,仍然是中國人民和政府的一項長期的任務。

人民的權利

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1991—1994年,中國經濟以平均每年遞增12.2%的速度發展,遠遠高於世界經濟平均年增長1.9%的速度。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使中國社會總體發展水平全面提高,促進了中國人民生存權和發展權的明顯改善。

中國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穩定增長。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費收入由1990年的1387元增至1994年的3179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38.3%,平均每年遞增8.4%;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費收入由686元增至1221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18.2%,平均每年遞增4.3%。城鄉居民的儲蓄存款餘額從1990年底的7034億元增加到1994年底的21519億元,四年增加2倍多。

中國城鎮居民的消費水平總體上已接近小康。1994年,城鎮居民的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從1990年的54.2%下降到50.0%。食品構成中,肉、禽、蛋、牛奶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城鎮居民購買耐用消費品的數量顯著增加,平均每百戶居民擁有彩色電視機86台(比1990年增加27台)、黑白電視機30台(比1990年減少22台)、電冰櫃62台(比1990年增加20台)。城鎮家庭人均居住面積已達到7.8平方米,61.7%的家庭使用煤氣或液化氣。1994年人均購買服裝比1990年增加1.6倍。

中國農村的絕大多數居民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生活消費結構趨於最佳化。1994年,農村居民的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降為58.8%。農村居民購買耐用消費品的數量迅速增加。1994年,平均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電視機75.3台、收錄機26台、洗衣機15台。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2平方米。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中國人口死亡率由1990年的6.67‰下降為1994年的6.49‰,比西方某些已開發國家低2個多千分點。

雖然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中國的總體經濟發展水平與西方一些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據世界銀行1995年9月17日公布的材料,在世界192個國家和地區的財富排名表中,中國居倒數第31位,估計的人均財富只有6600美元。在中國國內,由於自然條件和歷史方面的原因,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也不平衡。

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方針,是兼顧效率與公平,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同時鼓勵“先富幫後富、先富帶後富”,最終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中國政府一直重視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積極扶助貧困人口儘快擺脫貧困。

1991年以來,為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中國政府和人民作了不懈努力。到1994年底,又有1500萬人擺脫貧困。全國貧困人口由1990年底的8500萬人下降到7000萬人,貧困人口占全國農村總人口的比重由10.1%下降到8.2%。現在仍然貧困的地區,這幾年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基礎設施也有明顯改善。

為了支持扶貧工作,1991—1994年,中央政府投入貧困地區的專項扶貧資金累計達305.8億元。國家幫助貧困地區建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境和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基本農田。據統計,1994年國家重點扶持的592個貧困縣,新增基本農田996萬畝,新增經濟園林1371萬畝,解決了718萬人的飲水困難,新修公路20285公里,新架輸變電線路32596公里,新建國小2166所、衛生院617處。社會各界、各人民團體都以各自的方式積極參與了扶貧工作。

儘管如此,中國的扶貧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目前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7000萬人,多數居住在中西部的深山區、喀斯特地貌區、荒漠區、高寒山區、黃土高原區,以及地方病高發區。其中有500多萬人只能異地脫貧。幫助他們擺脫貧困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今後的扶貧工作更艱巨。為此,1994年3月,中國政府制定了扶貧攻堅計畫,決定從1994年起,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力爭在本世紀末基本解決這7000萬人的溫飽問題,使他們的人權狀況得到根本改善。

展望

目前,中國正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目標,計畫到2000年,在中國人口將比1980年增長3億左右的情況下,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基本消除貧困現象,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實施,將使中國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在更高的層次和更廣闊的領域得到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