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鄉

中原鄉

中原鄉位於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最南面,分南北兩道原,距縣城40公里。東靠平泉鎮,南接涇川縣黨原鄉、索羅鄉,西鄰平涼區草峰鄉,北接新城鄉,分南北兩道塬。中原鄉屬高原溝壑區,西北高,東南低,山塬兼有,東西長16公里,南北寬7.61公里。鎮涇、平鎮公路穿境而過。土地面積12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萬畝。現轄高勝村、中原村、武亭村、殿王村、田站村、上杜村、原峰村7個村,73個村民小組、4871戶、20756人,其中農業人口20341人,有回族等少數民族。

基本信息

中原鄉中原鄉
中原鄉位於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最南面,分南北兩道原,距縣城40公里。東靠平泉鎮,南接涇川縣黨原鄉、索羅鄉,西鄰平涼區草峰鄉,北接新城鄉,分南北兩道塬。中原鄉屬高原溝壑區,西北高,東南低,山塬兼有,東西長16公里,南北寬7.61公里。鎮涇、平鎮公路穿境而過。土地面積12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萬畝。現轄高勝村、中原村、武亭村、殿王村、田站村、上杜村、原峰村7個村,73個村民小組、4871戶、20756人,其中農業人口20341人,有回族等少數民族。

命名由來

《鎮原縣誌》記載 ,中原鎮位於草峰、湫池、原峰、原成四大之中,系五指原的中指原上。民國初取中指之意,設中原鎮。

歷史沿革

1937年3月至8月,紅軍援西軍所屬三十一軍駐中原鄉。解放初設立中原區,1958年3月撤區設鄉,9月人民公社化時為中原大隊,隸屬平泉人民公社,1961年7月成立中原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稱中原鄉。

基本概況

自然環境:中原鄉位於鎮原縣最南端,總面積121.76平方公里。東西長16公里,南北寬7.61公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平均海拔1322.8 米,源面狹長,山源兼有,嶺地溝壑多。丘陵少,屬寒溫帶半濕性大陸性氣候

中原鄉中原鄉
四季分明,年降雨量450一580毫米,春夏多東南風,秋冬多西北風。

行政區劃:轄7個行政村,73個自然村

人口情況:中原鄉總人口20756人。其中男10664人,女10992人,農業人口20341人,總勞力10399人;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半文盲1756人,國小9673人,國中6269人,高中以上878人。

四通情況:村村通電、通路、通水、通郵,程控電話輻射中原鄉。

文教衛生:有初級中學2所,國小10所,有教職工192人,在校學生3487 人。有衛生院1所,有醫生護士10人, 病床4張。

經濟指標:2000年,中原鄉農民人均1350元,純收入1009元。

經濟發展

中原鄉經濟建設有很大發展,農業基礎實力增強。至1998年底新修農田3.08萬畝;興修各種水窖4056口,有效灌溉面積5135畝;栽植蘋果面積4948畝;種植烤菸5050畝;大家畜存欄6600頭。中原鄉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561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達到3561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達到2160萬元;糧食總產量達到10215噸,人均純收入1244元。

中原鄉肉牛飼養
養殖產業:中原鄉面對蓬勃發展的養殖業,因勢利導,從資金和技術上大力扶持,為養殖戶爭取養殖大棚集雨窖沼氣池等項目,並先後聘請正大飼料公司大北農飼料公司等企業技術員,深入村組辦養殖技術培訓班、到養殖戶家中現場指導,發放技術資料,中小養殖戶如雨後春筍遍布中原鄉。中原鄉養殖戶達700多戶,累計年出欄育肥豬8000頭,銷售收入500多萬元。為了是養殖業上規模、上檔次,中原鄉採取“做強大戶、提升中戶、發展小戶、一點帶面”的方法,在基礎好的武亭村籌建80畝大的養殖小區,吸引養殖大戶進入,現在已有若干大戶建成了500頭規模的養殖場。養豬業的興旺,也帶動了養雞、養牛業的發展,王建功陳鋒等養雞大戶雞存欄20000餘只;養牛大戶郭效勛肉牛存欄40多頭,中原鄉肉牛飼養達5000多頭。

瓜菜產業:“五指塬綠寶”西瓜是一個響噹噹的品牌,走南闖北,深受廣大消費者親睞,成為當地農民新的經濟成長點。為了做大做強瓜菜產業,中原鄉上利用春節前後的農閒時間,組織種瓜菜種植能手從整地、起壟、育苗、打杈等環節入手,培訓新種戶,講解栽培、管理技術,聘請省農科院技術員舉辦培訓班,家家都有來人參加培訓。由於推行科學種植和管理,2006年西瓜長勢特別好,鄉上及時拓寬整修鄉村道路,成立客服和信息中心,書記、鄉長和村幹部都親自上市場,千方百計聯繫客商,打開一條條銷路,順利地把中原鄉種植的9800畝西瓜銷

中原鄉電氣焊
售出去了,實現收入780多萬元,農民人均370元。高勝村是中原鄉的農業科技示範園區,2007年種了1500畝瓜菜,總收入達220萬元,2008年民眾的積極性更高,種植面積達3000餘畝,銷售收入300多萬元

勞務產業:中原鄉是鎮原的南大門,與涇川平涼等地接壤,交通便利,信息快捷。為了把勞務產業做大,這個鄉成立了勞務工作站,依託兩大公司,發揮務工能人效應,建立北京銀川新疆等穩定的勞務基地,實行培訓、輸轉一條龍跟蹤服務。中原建司創信公司每年帶動中原鄉從事建築業的勞務人員有數千人,每年培訓電氣焊、建築安裝、裝璜等技工300多名。鄉黨委、政府積極向縣職中家政家電等專業輸送學員,使勞務輸轉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轉變,形成了浩浩蕩蕩的勞務大軍。2008年,中原鄉外出打工的農民達4000多人,可創收入3000萬元左右,其中組織輸轉2000多人次,累計收入1600萬元。

基礎設施

中原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戶戶通電,村村通車,30門程控電話和30門無線接入電話直撥國內外,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原鄉按照抓點示範、以點帶面和以村帶鄉的思路,連片規劃建設養殖暖棚。中原鄉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對新建的暖棚一律免徵耕地占用稅,並先後多渠道籌措資金2萬多元補貼給建棚農戶,共新建養殖暖棚216座、690間,新建暖棚養殖整體推進村6個,中原鄉暖棚養畜累計達到6100個羊單位,

生態建設

中原鄉退耕還林
中原鄉組織中原鄉幹部民眾搶時搶墒,迅速掀起了以補植撫育和新建果園相結合的秋季造林新高潮。採取“先造樣板,培訓骨幹,以點促面、嚴把質量”的辦法,領導幹部,撲下身子,深入各造林點,統一規劃、統一時間、統一調苗、統一質量、統一標準,確保了工程質量和進度。已高標準完成退耕還林、協定荒山造林、生態工程和“三北”四期工程,造林19221畝,其中退耕還林8157畝,協定荒山造林9264畝,封山造林500畝,新建優質杏園1300畝。同時,中原鄉還堅持一手抓造林,一手抓封山禁牧。鄉、村、組均成立了以黨員幹部為骨幹的封山禁牧工作隊,走村入戶,向養羊戶宣傳政策,細講要求,並巡迴檢查各山頭、各流域治理區,對於一些亂砍濫伐和出山放牧現象,工作組堅持原則,按章處理,贏得了廣大民眾的歡迎和支持。

教育事業

中原鄉村學
中原鄉教育管理委員會創建於1986年,屬鄉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現有工作人員5人。下轄各級各類學校23所,其中獨立國中2所,五年制國小10所,村學11所;教職工202人,其中專任教師170人,在校學生3834人。鄉教委堅持依法治教,以民主、廉潔、高效、有序”的工作作風,認真實施“12345工程”,即本著一個“宗旨”,突出“兩全”,堅持“三個面向”,培養“四有”新人,狠抓“五個建設”,推動了中原鄉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1999年順得實現“兩基”達標,中原鄉共有23名教師獲得縣級以上黨政組織的表彰獎勵,120人次獲得鎮原縣鄉兩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表彰獎勵,中原國小被鎮原縣政府掛牌命名為“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學校,20多篇教研教改論文在縣級以上教育刊物上發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