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1.眼前節病變引起的並發性白內障
(1)虹膜睫狀體炎是引起並發性白內障的最常見原因,典型混濁可以發生在晶狀體後極部,也常見於虹膜後粘連附近。病變進展緩慢,如局部炎症得以控制,混濁可長期穩定而不發展。在反覆發作的慢性病例,除廣泛虹膜後粘連,常合併晶狀體囊膜增厚或皺縮,有時在瞳孔區形成瞳孔膜閉,混濁開始於前囊下,常被瞳孔膜閉做遮掩而看不到。
(2)異色性虹膜炎70%發生白內障,這是由於炎症或交感神經性循環障礙或變性而造成,晶狀體混濁先為後皮質細點及周邊部細條,逐漸波及整個晶狀體,其發展速度叫其他虹膜睫狀體炎引起的白內障為快。
(3)急性青光眼前囊下邊界清楚的灰色斑點呈啞鈴狀或不規則圓形,不進展,狀如散落在地的石灰漿,成為青光眼斑。斑點為壞死的晶狀體上皮。
(4)絕對期青光眼因眼壓高,眼內組織廣泛變性而營養障礙,致使晶狀體核發生混濁,發展緩慢。
(5)青光眼手術是否會促進白內障形成,尚是爭議的問題,有人認為因突然降低眼壓或營養障礙可在術後發生白內障。
(6)重症角膜潰瘍並發的白內障都為前極瞳孔區混濁,呈圓錐狀、囊下。嬰兒角膜潰瘍穿孔,成年人匍行性角膜潰瘍,可因毒素彌散而傷及晶狀體,或在穿孔後晶狀體直接碰及角膜所致。
(7)眼內腫瘤毒性產物可導致晶狀體迅速變混濁,睫狀體黑色素瘤壓迫晶狀體,在受壓局部發生混濁。
2.眼後節病變引起的白內障
後囊膜下混濁可以合併於任何類型的後葡萄膜炎。白內障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眼部病變的進展過程。典型的並發性白內障以後極部囊膜下開始,混濁呈小顆粒狀和囊泡狀,密集成簇,形成類似蜂窩形態的疏鬆結構,伴隨著眼部病變遲緩的慢性進展過程,這種混濁變化可長期局限於後極部。
混濁在軸區向皮質深層發展的同時,沿晶狀體纖維向赤道部作輻射方向擴展,其結果形成典型的玫瑰花型、圓盤狀或星形混濁形態。此時進行裂隙燈檢查可發現完全透明的前皮質、晶狀體核及大部分後部皮質,同混濁的層次間有鮮明的界限混濁呈淡黃色、灰黃色或多彩樣反光,蜂窩狀疏鬆結構及不規則的星形分布,構成了並發性白內障特有的形態特徵。
眼部變性性疾病,如高度近視、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網膜脫離、以及眼內腫瘤等也是並發性白內障發生的常見原因。這些原因引起的並發性白內障其形態學特點與上面所描述的基本一致,惟其病程可能更長。
診斷
對於並發性白內障病人首先要詳詢病史和治療情況。必須做仔細的裂隙燈檢查並估量眼底情況。應特別注意瞳孔對光反應(直接和間接)、光機能和紅綠玻片雙光點試驗。有條件則做視網膜電流圖或者必要時超音波檢查。眼壓測量有時也很重要,因為低眼壓常預示有早期眼球萎縮或者視網膜脫離可能;相反,高眼壓則提示應除外眼內腫物和青光眼。
檢查
1.視力及外眼檢查。
2.裂間隙燈檢查
了解晶狀體病變情況及玻璃體、視網膜、視乳頭黃斑區和視神經是否正常及脈絡膜有無病變等。
3.眼超聲檢查
了解有無玻璃體病變、視網膜脫離或眼內腫物,亦可了解眼軸長度及脫位的晶體位置。
4.眼電生理檢查
包括視網膜電圖、眼電圖、誘發電位檢查等眼電生理檢查。
治療方案
(1)治療原發病。
(2)手術:對晶狀體明顯渾濁、已影響工作和生活者,如患眼光定位準備,紅綠色覺正常,可進行手術摘除白內障。不同類型葡萄膜炎引起的白內障,對手術反應不同,應根據原發病的類型,在眼部炎症控制後,手術摘除白內障;是否植入IOL應慎重考慮。手術前後,局部和全身套用糖皮質激素的劑量要大些,時間長些。
用藥安全
1、並發性白內障的預防在於積極治療引起白內障的原發病因。積極預防及治療虹膜睫狀體炎、脈絡膜炎、青光眼、視網膜脫離等眼部疾病。
2、一旦患者得了並發性白內障,應在積極治療原發病外,定期檢查晶狀體及眼底情況,以便採取進一步治療措施。
3、並發性白內障治療及手術難度大,併發症也較多,預後也較老年性白內障差,因此預防並發性白內障的發生就顯得更為重要。
檢查方法
1、焦點照明檢查法:用燈光直接照射,看晶體有無混濁及脫位。
2、虹膜投影法:以細光呈45度自瞳孔緣斜行投射至晶體,如晶體混濁位於核心部,在混濁區與瞳孔緣之間有一新月狀透明區,混濁越重陰影越窄。如晶體全部混濁則新月狀陰影完全消失。
3、檢眼鏡徹照法:將光線投入瞳孔區內,正常時可見均勻之紅影,如晶體或屈光間質混濁,則可見紅影中有黑點或黑塊,檢查時可令患者轉動眼球,看黑影移動與否,以了解混濁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