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綜合運用現象學和釋義學方法,描述了惡的原始象征系列以及成因,探討了神話的動態聯繫及由此產生的哲學思想。作者將哲學家甚少關注的界域,諸如言語、詩、夢、神話、宗教史料、習俗等圈進思想領地,敘述了褻瀆、有罪和惡的起源,暗示人的原本清白的存在向邪惡的現實的轉變,從而考察了倫理—法律方面的懲罰與責任的關係;倫理—宗教方面的良心背謬;心理—神學方面深受詛咒和譴責的良心。由此,“徑由害怕而不是經由愛,人類才進入倫理世界”。此書代表了西方學術的前沿水準。
本書目錄
譯者前言
上篇 原始象徵:褻瀆、罪、有罪
導言 “懺悔”現象學
第一節 思索、神話和象徵
第二節 象徵的準則學
第三節 懺悔在哲學上的“重新演現”
第一章 褻瀆
第一節 不潔
第二節 倫理的恐懼
第三節 玷污的象徵系列
第四節 畏懼的升華
第二章 罪
第一節 “面對上帝”的範疇:立約
第二節 無限要求和有限戒律
第三節 上帝的震怒
第四節 罪的象徵系列:(1)作為“虛無”的罪
第五節 罪的象徵系列:(2)確實的罪
第三章 有罪
第一節 新階段的誕生
第二節 有罪和刑法歸罪
第三節 審慎
第四節 有罪的絕境
結論 惡的象徵系列的奴隸意志觀綜述
下篇 起源的“神話“和終結的“神話“
導言 神話的象徵功能
第一節 從原始象徵到神話
第二節 神話和靈知:故事的象徵功能
第三節 惡的起源和終結的神話“類型學”
第一章 創世戲劇和“儀式”的世界觀
第一節 原始的混沌
第二節 重新演現創世儀式與王的形象
第三節 創世戲劇的一種“隱性”形式:希伯來人的王
第四節 創世戲劇的“突變”形式:古希臘的泰坦
第二章懷惡意的上帝和“悲劇”的人生觀
第一節 前悲劇的主題
第二節 悲劇的關鍵
第三節 從悲劇中解脫還是在悲劇中解脫?
第三章 “亞當”神話和“末世論”歷史觀
第一節 “亞當”神話的悔罪動機
第二節 神話的結構:墮落的“瞬間”
第三節 誘惑戲劇的“時間流逝”
第四節 稱義和末世論象徵
第四章 靈魂放逐的神話和經由知識的拯救
第一節 遠古神話:“靈魂”與“肉體”
第二節 最後的神話
第三節 拯救和知識
第五章 神話的循環
第一節 從神話靜力學到神話動力學
第二節 悲劇的重新演現
第三節 對混沌神話的借用
第四節 亞當神話和靈魂放逐神話之間的衝突
結論 象徵導致思想
中西譯名對照表
中西術語對照表
作者介紹
里克爾,是當代享有國際聲譽的法國哲學家,曾就讀巴黎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俘,在德國集中營研讀馬塞爾、雅斯貝爾斯與胡塞爾等人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