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區域經濟組織

世界區域經濟組織

世界區域經濟組織包括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 北美自由貿易區; 獨立國協經濟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澳新自由貿易;黑海經濟合作區;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阿拉伯合作委員會;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經濟合作組織;安第斯集團;維謝格拉德集團;中美洲自由貿易區; 南錐體共同市場;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非經濟共同體;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上海合作組織等22個組織。

一、歐洲聯盟
成立於1995年11月1日,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現有成員國25個,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英國、丹麥、愛爾蘭、希臘、葡萄牙、西班牙、奧地利、瑞典、芬蘭、馬爾他、賽普勒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bkk

二、北美自由貿易區
成立於1992年8月12日,總部在華盛頓,成員國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三、亞太經合組織
成立於1989年11月,成員國和地區有21個,包括紐西蘭、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中國、中國香港、中國台北、韓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秘魯、智利。
四、獨立國協經濟聯盟
成立於1993年11月,總部在莫斯科,有12個成員國:白俄羅斯、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克蘭、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
五、東南亞國家聯盟
成立於1967年8月7日,總部設在雅加達,現有成員國10個,包括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菲律賓、泰國、越南、寮國、緬甸、高棉。
六、歐洲自由貿易聯盟
成立於1960年1月1日,總部在日內瓦,成員國有挪威、冰島、瑞士、列支敦斯登。
七、澳新自由貿易
成立於1990年7月,成員國有澳大利亞、紐西蘭。
八、黑海經濟合作
成立於1992年6月25日,總部設在伊斯坦堡,成員國有9個:土耳其、亞塞拜然、喬治亞、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亞美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九、南亞區域合作聯盟
成立於1985年12月,總部在加德滿都,成員國有孟加拉國、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十、海灣合作委員會
成立於1981年5月25日,總部設在利雅得,現有成員國阿聯、阿曼、巴林、卡達、科威特、沙特。
十一、阿拉伯合作委員會
成立於1989年2月,總部在安曼,成員國有埃及、約旦、伊朗、葉門。
十二、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http://baike.baidu.com/view/200587.htm
成立於1989年2月,總部設在拉巴特,成員國有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
十三、經濟合作組織
成立於1985年,總部設在德黑蘭,成員國有10個: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阿富汗、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
十四、安第斯集團
成立於1969年10月,總部在利馬,成員國有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
十五、維謝格拉德集團
成立於1991年2月,總部在維謝格拉德,成員國有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
十六、中美洲自由貿易區
成立於1993年2月,總部在聖薩爾瓦多,成員國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
十七、南錐體共同市場
成立於1991年3月26日,總部在蒙得維的亞,成員國有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烏拉圭。
十八、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
成立於1981年3月,總部在蒙得維的亞,成員國有11個 ,包括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烏拉圭、智利、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墨西哥。
十九、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http://baike.baidu.com/view/98449.html?wtp=tt
成立於1975年5月28日,總部在阿布賈,成員國有16個,包括維德角、甘比亞、幾內亞比索、塞內加爾、幾內亞、加納、多哥、貝寧、布吉納法索、尼日、奈及利亞、獅子山、賴比瑞亞、茅利塔尼亞、馬里、象牙海岸。
二十、西非經濟共同體
成立於1974年1月1日,總部在瓦加杜古,成員國7個,有貝寧、馬里、尼日、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象牙海岸、布吉納法索。
二十一、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 http://baike.baidu.com/view/98417.htm
成立於1992年8月17日,總部設在哈博羅內,成員國有14個,包括安哥拉、剛果(金)、尚比亞、坦尚尼亞、馬拉威、辛巴威、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莫三比克、賴索托、史瓦濟蘭、模里西斯、塞席爾。
二十二、上海合作組織
成立於1996年4月26日,總部設在上海,成員國有六個,包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中國、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世界三大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發展的特點分析

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形勢使得全球經濟一體化成為必然趨勢,而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必然經歷的發展階段。本文通過對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三大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歷史和特點分析,指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幫助我們更好地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浪潮。
關鍵字:區域經濟一體化;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
歐盟:
歐盟是一個高度複雜的多元體系且一直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歐盟的發展歷程主要概況如下:1951年4月,歐洲6國在巴黎簽訂了《歐洲煤鋼聯營條約》,正式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7年3月,六國在羅馬簽訂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決定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7月1日,六國正式將三個共同體合併,統稱“歐洲共同體”。1991年12月,歐共體簽訂了《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條約》及《歐洲政治聯盟條約》,1993年11月,該條約正式生效,歐共體正式更名為歐盟。歐盟的統一貨幣為歐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啟用。歐盟在其歷史上共進行了5次擴大,現在共有27個成員國。
歐洲聯盟作為世界上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經濟政治組織不斷發展,始終依循一條深化與擴大的路線前行,體現了歐洲經濟一體化獨特的進程特點。第一,一體化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漸進性。歐盟從當初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發展到今天政治、經濟、軍事一體化的區域經濟組織,從當初的6個成員國,到今天發展成擁有27個成員國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第二,歐盟具有超國家性,內部高度統一性。歐盟堅持用一個聲音說話,成為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組織,關稅減免,使用統一貨幣歐元,成員國之間交易成本不斷降低,大大促進了歐洲經濟的發展。第三,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深受世界外部環境的影響。一定時期的國際形勢對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步伐影響較大,如20世紀70年代由於國際形勢的惡化,歐洲經濟一體化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共同農業政策執行難以為繼。第四,一體化過程中,各國協調和妥協促進了其發展。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在一體化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分歧和矛盾,但歐盟各國經過妥協和讓步,促進了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第五,歐盟成員國中,已開發國家居多,已開發國家控制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北美自由貿易區: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概況:1986年1月2日,美國、加拿大雙方正式簽署了《美加自由貿易協定》。1986年8月美國、墨西哥兩國領導人提出雙邊的框架協定計畫,兩國進行多次談判,於1990年7月正式達成了美墨貿易與投資協定。1990年9月,加拿大參與談判,三國於1992年8月12日達成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1月1日該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宣告成立。
北美自由貿易區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該區域組織內既有開發中國家又有已開發國家經濟。經濟實力強大的已開發國家美國、加拿大,經濟水平較低的開發中國家墨西哥在該組織中共存,經濟發展水平迥然相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處在一個區域經濟集團,為實現共同發展繁榮共同努力。第二,經濟發展的互補性。由於三個國家經濟情況不同,他們在資源、技術等多方面存在互補性。墨西哥的優勢在於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美國的優勢為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和雄厚的資本實力,美國和墨西哥的合作有利於提高北美地區製造業的競爭力。第三,已開發國家主導北美自由貿易區經濟發展。北美自由貿易區這個區域經濟集團是以美國為核心的,美國對北美自由貿易區既起到積極建設的作用,也是北美自由貿易區得以正常運行的主要支撐力量,在北美自由貿易區中發揮主導作用,居於支配地位。第四,北美自由貿易區內有3.6億消費者,國民生產總值總計超過6萬億美元,說明北美自由貿易區有強大的經濟實力。第五,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具有過渡性。美國積極倡導建立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實際上是美國戰略構想的一個步驟,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在整個美洲建立自由貿易區,並實現其經濟的主導地位。
亞太經合組織:
亞太經合組織的主要發展歷程如下:美、日、加和東協等的12個國家的外交部長和經濟部長在坎培拉舉行了“亞太經濟部長級會議”,這標誌著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誕生。1991年漢城會議通過了《漢城宣言》,制定了APEC的基本章程,並第一次規定了該論壇的宗旨、原則、活動範圍、加入標準等。1991年11月,中國同中國台北和中國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在1993年一1997年這五年的時間裡,通過各國的不同努力,解決了區域合作所面臨不同問題,並制定了具體的合作藍圖。2000年非正式領導人會議重申了應堅持茂物確定的貿易投資自由化目標,並加強人力、基礎設施和市場等方面的能力建設活動。
亞太經合組織的特點:第一,亞太經合組織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多邊區域經濟集團化組織,是非全球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其經濟實力占世界的一半,在全球的經濟活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第二,成員國的多樣性。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勢力大小.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經濟制度等方面均不同。第三,亞太經合組織方式具有獨特性。它承認多樣化,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遵循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主自願的原則;單邊行動的集體行動相結合,在集體制定的共同目標指引下,亞太經合組織成員不同的權益和要求得到很好的平衡。第四,APEC的運轉靠協商達成共識。以磋商代替談判,以承諾代替協定,體現了求同存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避免了由於集體談判方式容易引起的利益衝突以及對一國經濟和社會穩定的負面影響。第五,APEC是一個區域性的官方經濟論壇,堅持開放性,APEC大多數成員體採取了以加工貿易或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成長方式及發展戰略,以促進其經濟的發展。
對比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特點,三者有一些共同之處,比如:地理位置上都毗鄰或交通聯繫比較便利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當且能形成互補,大部分是中小國家等等。它們都各有自己的特點,都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重要部分,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必要步驟,經濟全球化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終方向。各個國家、區域組織必須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利於促使全球的經濟達到一定程度的繁榮,各國的總體利益有較為大幅度的提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