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和尚碑

不空和尚碑

《不空和尚碑》是由徐浩所刻,立於唐建中二年十一月,現在西安碑林。

簡介

徐浩 《不空和尚》立於唐建中二年十一月,現在西安碑林。
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為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書畫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再現了這一歷時性的嬗變過程。由於書、畫創作所採用的工具與材料具有一致性,具有姊妹性質的書畫藝術在歷史的嬗變中又以其互補性和獨立性釋讀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用毛筆書寫的、具有四維特徵的抽象符號藝術,它體現了萬事萬物的“對立統一”這個基本規律又反映了人作為主體的精神、氣質、學識和修養。中國的歷史文明是一個歷時性、線性的過程,中國的書法藝術在這樣大的時代背景下展示著自身的發展面貌。
《歷代碑帖賞析全集》收錄了包含先秦、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遼金元、明、清的歷代書法碑帖精品,將完整地向讀者展現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源流。

不空和尚碑

全稱《唐太興善寺故大德大辯正廣智三藏和尚碑銘並序》。唐嚴郢撰,徐浩書。唐建中二年建於長安。《金石萃編》載:碑高八尺三寸五分,廣四尺一寸八分,字共二十四行,滿行四十八字。 徐寫此碑時已七十九歲,結法老勁,圓熟端莊,少清逸之氣。《唐書本傳》云:“始浩父嶠之善書,以法授浩,益工。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星池編》云:“唐之工書者多,求其三葉嗣名者,惟徐氏雲。”包世臣《廣藝舟雙楫》謂:“會稽如戰馬,雄肆而解人意。但對他的字表示不滿的人也有不少。如《呂總續書評》云:“徐浩真行書固多精熟,無有意趣。”李煜也說:“徐浩得右軍之肉而失於俗。”米芾甚至說:“《董孝子》、《不空》皆晚年惡札,全無研媚,此自有識者知之。”所傳書跡,除《不空和尚碑》外,還有《嵩陽觀記頌德感應頌》。《朱巨川告身》等。

傳世墨本以“闍”字未損者為明拓。碑文記述了佛教密宗的傳承歷史,以及榮任唐王朝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國師不空和尚的業績。對於研究佛教密宗傳播,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