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一
不穀,又作“不榖”,“不榖”的本意是不結果實。水稻不灌漿就不會有稻米產生,這個叫“不榖”、“不穀”。對人來說,就是沒有子女,老絕戶。叫“不榖”、“不穀”。和孤、寡意思相併列。用來比喻人沒有德行,所以絕後。古代王侯以此自警、自謙。
來源如下
1)《老子》谷,一本作“轂”齊侯曰:‘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
《老子 三十九》“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
2)《左傳·僖公四年》不穀國雖小,已悉發之矣!
3)《史記·韓世家》莊王曰:‘善,不穀知詘。’
4)《新序 雜事一》: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逮,朝退而有憂色。申公巫臣進曰:“君朝有憂色,何也?”楚王曰:“吾聞之,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穀之不肖而議於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國其幾於亡矣,是以有憂色也。”
不穀,還有另外一種含義:就是不事生產,吃乾飯的。
不榖
先秦天子或諸侯自稱。《左傳》楚君自稱“不榖”,凡十六見。《曲禮》據之,以此為“蠻夷”之君的自稱。今人楊伯峻駁正其說,謂:“(周)襄王避叔帶之難,自稱為不榖,《傳》所謂‘天子凶服降名,禮也’(僖二十四年)。王子朝立為王出奔,亦自稱不榖(昭二直六年)。楚子僭稱王,猶不敢襲用‘餘一人’之自稱,而從天子降名之例曰不榖 ”(《春秋左傳注》僖四年)。其說甚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