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起因
1998年,華南理工大學鍾振聲教授在研究中發現,當通過技術手段把澱粉的分子鏈條縮短到某個範圍內,澱粉就能變成一種有甜味又不會被人體吸收的“糖”。這種“糖”幾乎沒有熱量,吃了白吃,不會引起肥胖等症狀。
2003年11月一次飛機上的感受催生了由鍾教授主持的名為“新型食品原料VitaSugar”的研究項目。
產品及功效
鍾教授以馬鈴薯為原料,利用“分子控制”原創技術,研製出的“維他糖”系列產品。這種產品不是糖,也不是代糖,而是能夠完全水溶的膳食纖維,甜味只是的附加功效。這種產品其實是一種雙歧增殖因子,能有效促進腸道內雙歧桿菌快速增殖,調節人體微循環,還能清理腸道和刺激腸道蠕動,有通便排毒的作用。
專利申請
2004年2月,該項目的核心技術研製成功。鍾教授想申請美國專利保護,但要6萬美元的申請費。於是,他找加拿大政府借錢,有人說他的項目是“異想天開”。
在加拿大阿爾伯特省農業部,一群政府官員聽鍾教授介紹了一下午,問了一堆問題後說要研究論證。三個月過去了,沒有結果,鍾教授只好回國。沒想到,不久他接到大洋彼岸的訊息,加拿大政府批覆6萬美元資助他申請美國專利!
之後,該技術成功申請到美國的發明專利授權。同時,加拿大阿爾伯特省為鍾教授及加拿大合作者免費提供基地,並投入啟動資金。
2009年,“VitaSugarTM”(維他糖)系列產品順利通過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安全和功效審查的最後程式,正式獲得食品安全證書,獲準作為安全和具有特殊生理功效的新型食品原料在美國市場銷售。
“維他糖”是目前世界上同類產品中第一個通過FDA審批的產品,這意味著該系列產品拿到了進入世界市場的通行證。更為難得的是,由本項目制定的產品標準被FDA認可,作為該類產品的國際標準公開發布。
“新型食品原料VitaSugar”作為一個國際合作的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已分別在中國和加拿大兩國實施。2009年11月12日,這項跨國合作項目正式跨入產業化階段。初級產品製成VitaSugar終端產品後,在美國和歐洲的高端市場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