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延慶縣沈家營鎮下花園村是個只有百餘戶的小村落。位於縣城東北4公里,傳說村東北的“龍駕坡”就是元朝第四代皇帝元仁宗的降生地。
民風淳樸
盛開互助友愛花
在這個村子裡,誰家收秋打糧食,誰家拆舊房蓋新房,或是誰家有病人需要照顧,大家都會義務幫忙,無論是土生土長的本村人,還是外來的租房戶,都在無私地用愛心澆灌著這座"花園",讓互助友愛之花在一年四季都綻放不謝。
自發組成賣糧服務隊
每年2月中旬起,下花園村民總會自發組成一支賣糧服務隊,誰家賣玉米,鄉親們就主動上門義務幹活兒。
59歲的村民張九順家準備賣糧,村里20多人來幫忙。有人幫著脫粒兒,有人往外背棒胎兒,有人把裝滿玉米的麻袋碼放好。張九順家去年種了15畝玉米,產量約有2.6萬斤。"現在正是賣糧的時候,俺家孩子在北京上班,幹活兒指不上。要是光靠我們老兩口,那可忙不過來。"張九順說,"好在俺們村有個朋幫傳統,不用招呼,大家都來幫忙了。"
在這20多人中,村民陳文哲歲數最大,今年已經80歲了。老爺子身體硬朗,手腳利索,一趟趟地往大門外背棒胎兒,幹勁兒十足。陳文哲是下花園村土生土長的老人,他告訴記者,從聯產承包開始,村民們就自發形成了這種朋幫關係,算下來有30多年了。
下午三點左右,玉米全部脫完粒,院子也收拾乾淨了。"大家幫著忙乎一天了,都不要工錢,晚上俺準備點家常飯菜,大家一起樂呵樂呵,這也是我們村的傳統。"張九順說。
一家拆房眾家幫
村民王紀昌家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今天要拆了。恰巧趕上周六,村里一共來了15個人幫忙,大家計畫一天就拆完老房子的屋瓦和木料,然後分門別類歸置妥當,以備蓋新房使用。
"我們村就這個傳統,誰家有事兒,只要能來的肯定都來幫忙。"村民孫長順說。孫長順在康莊鎮一家混凝土攪拌站工作,即便無法拿到當月滿勤獎,他還是特地請了一天假來幫忙。
在幫忙的人群里,有一個特殊的"村民"宋桂生。宋桂生是河北人,在石河建設材城開車拉活兒,已在下花園村租房住了12年。這些年來,村里誰家有需要出力的,他二話不說,要人出人要車出車。"村里待俺不薄,俺也把自個兒當作下花園人了。"
人多力量大。下午五點多鐘,瓦和木料都從房頂拆下來,並歸置妥當了。
"今天主要拆瓦和木料,得虧鄉親們幫忙,活兒一天就幹完了。"女主人呂鳳榮說。
兄弟接力照顧重殘鄰居
下花園村有這樣一對兄弟,大哥陳鳳義和堂弟陳鳳立,他們10餘年如一日幫助重殘村民郝樹春一家,愛心接力的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
郝樹春今年56歲,自幼患小兒麻痹,行動不便,還要獨自撫養女兒。1997年,郝樹春一家搬遷到下花園村,好心的陳鳳義看到郝樹春父女生活艱難,便開始幫助照顧郝樹春一家的生活,一幫就是13年。2010年,陳鳳義的弟弟雙目失明,陳鳳義無暇照顧郝樹春了,堂弟陳鳳立自告奮勇接下這個"幫工"的活兒,這一幫,又是3年多。
提起陳氏兄弟,郝樹春感激的話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這么多年不管多忙,送柴買米,請醫送藥,哪樣活兒都離不開他們……"
下花園村就是這樣一個小村子,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樸素、友善。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下花園村人以朋幫為榮,以朋幫為樂,用愛心澆開和諧花,也過著花園式的幸福生活。
古樹
村裡有棵600年古榆樹
在沈家營鎮下花園村有兩棵老榆樹,一棵是國家一級古樹,樹齡600餘年,另一棵是國家二級古樹,樹齡200餘年。老樹樹冠龐大、小樹樹身挺拔,兩棵榆樹一南一北相距百米,相互守望,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母子樹”。
在村中心有一棵國家一級古樹,也就是600年榆樹王,似一把大傘,遮住了夏天的陽光,老人在樹下納涼,孩子圍著大樹嬉戲玩耍,成為下花園村消暑避夏的理想所在。這棵榆樹王生長在乾隆年間的古廟五龍聖母廟前,隨經600年的歲月滄桑,依然枝繁葉茂,樹幹粗1.8米、高20米、樹根周長6米、樹冠直徑達25米,三個成年人伸開雙臂才能將粗大的樹幹圍成一圈,樹冠龐大向四周綻開,樹幹上年年生髮出層層疊疊的翠枝,樹皮上長滿了青苔,與蒼勁挺拔的遮天老枝相映成趣,樹幹上圍著層層的紅幛子,成為村里一大奇特景觀。據下花園村黨支部書記褚永凱介紹,他還很小的時候,這棵榆樹就是這么粗了,榆樹年年茂盛不衰,不僅成為人們旅遊探古的又一好去處,十里八村的人民們也將其視為神樹,村民對其保護有佳。
“子樹”相對於“母樹”雖然“年幼”很多,但是關於“子樹”的傳說也很多,其中最為村民津津樂道的就是樹主幾番賣樹不成行的故事。與“母樹”不同,“子樹”生長在一戶姓翟人家的院子裡,是一棵私家樹。歷經幾代枝繁葉茂、生命力旺盛。多年前,村里要修路,翟家的房子擋了村道,村里與翟家協商另選宅基地,原來的房子扒掉修路,樹保留。翟家搬了新家,這棵樹就離得遠了,翟家就萌生了賣樹改善生活的想法,結果賣了幾次都沒賣成。其中一次,價錢都談好了,就等第二天砍樹,天不亮賣主就反悔了,找到中間人說“給多少錢也不賣了”,原來從他找人賣樹開始,胳膊就疼痛難忍,想想怕是大樹給的懲罰,不敢賣了。還有一次,幫忙賣樹的中間人打了退堂鼓,原來他攬下幫忙賣樹這活的當天晚上,閉眼就夢見搬家,醒來再睡著又在搬家,整整搬了一晚上家,累得渾身不舒服,怕是大樹給的警示,不敢再幫忙,還勸賣主打消了賣樹的念頭。就這樣,一來二去,“子樹顯靈”的故事也傳開了。
在下花園村,村民們一直都有愛護環境、尊重自然的傳統,否則也不會留下這參天古樹、遠古廟宇以及數不勝數的神話傳說。其實村民們口耳相傳的這些故事,也還是向旅遊探古的人們傳達著一種樸實的認知,那就是敬畏身邊的一草一木,與生存的環境和諧相處,這樣才能持續地擁有美麗的家園,生活一直平安、幸福。
歷史遺留
發現全市最完整龍王廟壁畫
延慶縣文物部門在沈家營鎮下花園村發現了一處內容頗為完整的龍王廟壁畫,經初步考證,該壁畫神仙構成保留完整,是迄今為止北京地區發現的最為完整的龍王廟壁畫。
文物工作者發現,該龍王廟東西山牆和後檐牆保存著較完整的龍王信仰題材壁畫,東西山牆壁畫面積各為8.46平方米,後檐牆壁畫面積為13.42平方米,共30.34平方米。其中,東山牆為“龍王行雨圖”,西山牆為“雨畢回宮圖”,後檐牆繪有龍母、五龍、雨師、山神、土地、財神、二郎神等13位神仙,是目前已發現的保留神仙體系最完整、供奉神仙最多的龍王廟壁畫。
村中的龍王廟始建年代不詳,現存正殿三間,坐北朝南,建築面積48.6平方米。據了解,該龍王廟現存為清式建築,民國時重修,2007年,縣政府曾出資對其進行了搶救性保護修繕。
據縣文物部門負責人介紹,在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古代,降雨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而人們又無法提前預知雨水的多少,只能把希望寄託於負責興雲布雨的“龍神”身上,“龍王”也因此在民間得到普遍信奉。據清光緒七年《延慶州志》記載,延慶地區當時231個村落中,建有各種寺觀30多種、480餘座,其中以龍王信仰為主的龍王廟(老龍廟、五龍廟)就有166座,占記載寺觀總數的34.6%。可見龍王信仰在明清時期十分普遍。
據村中老人回憶,下花園村龍王廟壁畫大約繪製於1937年,畫師為一位姓陳的畫匠和一位啞巴藝人。文物部門專業人士表示,雖然下花園村龍王廟壁畫繪製的年代不算久遠,藝術水平也不算太高,但是它完整地記錄了古人的龍王信仰內容和龍王行雨的神靈組織體系,對於研究明清時期延慶地區民間信仰、風俗、歷史文化等具有重要價值。而且,壁畫的規模和保存狀況在北京地區十分罕見,是北京地區民俗學研究難得的實物資料。
由於歷經近百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損毀,壁畫多處出現脫落、塗寫、覆蓋等損害現象,尤其是壁畫下部脫落較為嚴重,目前文物部門正在制定壁畫保護方案,爭取早日對其實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