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筆沖村

基本信息

下筆沖村

下筆沖村位於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古敢水族鄉境內,地處河谷低處,筆沖河從寨前流過,水源豐富。村寨歷史悠久,始建於明代,據考證筆沖寨即《徐霞客遊記》所記“碧峒寨”,海拔1300米,山上森林植被覆蓋率達60%以上。全村91戶,412人。人均耕地面積0.6畝,人均收入1325元(2003年)。村中民居為傳統的木結構石牆建築,在傳統節慶活動中喜愛吹嗩吶、跳金錢棒、舞獅子等文藝表演,打陀螺、踢毽子等民族體育活動內容豐富。水族信奉自然信仰,祭祀土神、水神、岩神、灶神等,祭祀禮儀及婚喪習俗保存完整,在滇東北水族居住區具代表性。水族過去曾有一種古老文字,水語稱為“泐雖”,漢語譯為“水文”或“水書”,是用於推測禍福、擇吉除凶的卜書,現已幾乎絕跡,只在一些占卜和祭祀的咒符中,偶爾會見少數筆劃簡單的“水文”。水族婦女服飾美觀、大方、簡潔,歷史上為“短衣長裙”,民國後已逐步改長裙為褲。早年自種自織自染土布,現已普遍改用機制布料,青、藍、黑、白色相互配搭,顯得淡雅素潔。下筆沖婦女上身內穿白色緊身衣,外穿青色或黑色緊身短衣,窄袖窄腰,普遍是上衣右開襟,襟沿鑲花邊,下著褲子,喜系繡花圍腰,常戴鐲、戴環,遇結婚或喜慶節日,還佩戴銀項圈、篦子、玉簪等。女子髮髻成螺旋形,未婚女子頭髮先梳成一束再打成盤,外包頭帕。頭帕是水族男女共同看重的衣飾,一般要自紡、自織、自製。水族信仰萬物有靈,尤以崇拜土神、水神、岩神居多。一般祭祀通常在節令中進行,全村集體祭祀的有農曆二月二“祭白龍”,三月三“祭龍節”,六月六“祭土地”,六月二十二“打老牛”等。祭祀品為牛、豬、雞3種。所信仰鬼神名目繁多,除凶神惡鬼之類外,還有驅擋凶神惡鬼類的鬼神,這類鬼神經過世代演變,部分物化成相對固定、能吞邪鎮惡的“吞口”(類似儺面具)。現存民間文學蘊藏量較豐富,歌謠、諺語,傳說故事主要靠口頭流傳。歌謠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主題鮮明,按其內容可分為祭祀歌、勞動歌、生活歌、風俗歌、情歌等;各類別中還可分出若干細目,如情歌就可分出18種,風俗歌可分為祝酒歌、哭嫁歌、掛紅歌、賀新房調、踩門調、上樑調、招親調、喪葬調等。歌謠曲調變化不多,旋律較簡單,歌詞常因時因事因物因人而變化,句式以七言句居多,還有三言句、四言句和五言句,有時也混合使用,句數多少不一。押韻是以押腳韻為主,轉韻、變韻較快。下筆沖水族的音樂旋律與語調密切相關,朗誦性與歌唱性緊密結合,音樂柔和抒情。還有一種說唱形式的曲藝稱為“都敖”,主要用於老人去世“接氣”、“入殮”,句式是五言句,念唱結合。主要樂器有月琴、嗩吶、皮鼓、鑼、鈸等。民間舞蹈有獅子燈和金錢棒舞。獅子燈既是舞蹈,又似儺戲,是一種混合性的表演,每年春節或祭龍節時,村民走村串寨耍獅子燈,在舞獅過程中還加入《西遊記》故事表演,深受民眾喜愛;金錢棒舞自娛性強,隨時可跳,人數不限。[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