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下圻莊,位於湖北省大冶市還地橋鎮前湖村,整個自然村分四處小村落,即嚴家壩(又名嚴家大屋)、馬石
![嚴氏宗祠](/img/6/c5a/nBnauM3X3IDOyADOyUTMyADN0MTMxYTO1IDMwADMwAjMxAzL1E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歷史淵源
據家譜記載,從先祖嚴清任宋崇陽令後,於1102年(宋崇寧二年)受宋徽宗嘉獎(誥敕)時間推斷,本支一脈,最初大約於元代末年,由江西遷往湖北省陽新縣黃顙口鎮(古稱興國州黃顙口)系馬墩落業(註:改革開放以後,隨小鎮的擴建,系馬墩一名也日漸被人淡忘,原來的嚴姓族人可能合併,且遷往嚴家塆自然村)。其落業該地的始祖,乃嚴清之孫嚴承祖(字宗績)。數百年後,嚴公宗績第十二代孫伯瑞、伯瑹兄弟二人,於1522年前後(明代嘉靖初年),再由陽新縣黃顙口遷往大冶縣下圻村,築室定居,至今已近500年之久。由此可知,本下圻莊始祖伯瑞、伯瑹公乃嚴公宗績之後裔。
生活現狀
下圻莊自然村的四處小村落,除馬石壢一支外,其餘三村皆臨水邊而居。南依保全湖畔,西接樊湖,北望三山湖。這裡樹木蔥蘢,花草繁茂,四季如春。現存有由先人建造的祖堂和廟宇各一座(祖堂本是上下兩重,十分雄偉壯觀,可惜1958年一場大火將下重全部燒毀),祖堂左右牆壁上各嵌有石碑一塊。一銘建堂記,一銘捐款芳名。由碑文可知祖堂建於清道光年間(此前的祖堂被洪水沖毀),關公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堂、廟幾經修葺,始成今之風貌,另有幾處由先人開掘的塘堰壩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