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上虞帖》是王羲之因病未能得見朋友一面,而寫的一封信。信中也提到其他親戚朋友的近況。草書,麻紙本,7行,58字。作品風格面貌屬於王羲之晚年書風。
《上虞帖》又名《夜來腹痛帖》。收刻於《淳化閣帖》、《澄清堂帖》、《大觀帖》等刻帖中,明詹景鳳《東圖玄覽》、清安岐《墨緣匯觀》著錄。
法帖內容
釋文
得書知問。吾夜來腹痛,不堪見卿,甚恨!想行復來。修齡來經日,今在上虞,月末當去。重熙旦便西,與別,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審時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考釋
帖中提到的“修齡”,是王羲之從弟王胡之的字;“重熙”,是王羲之的妻弟郗曇的字;“安”,是晉太傅謝安。帖中言“不知所在”,可知謝安其時不在上虞。謝安屢舉不起,當時在朝士大夫頻有煩言,至有“安石不出,將如蒼生何”之語。今又不知其所在,故云“未審時意云何”。又,王胡之為司州刺史,未行而卒,事在公元356年(東晉永和十二年)。
據帖中所記王胡之、郗曇二人之事皆發生於356年,《上虞帖》的寫作當在此年。
書法欣賞
《上虞帖》的草法隨意灑脫,輕鬆自然,不拘小節。首先,在筆法上它不是靠輕重提按變化來豐富線條內容的,而是以節奏和運行速度(疾澀之變)來充實線條內涵,提按為輔。其次,結構上強調開合變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構架的視覺效果顯露出一種“張力”的特徵。
鑑賞遞藏
鑑賞
《上虞帖》為《宣和書譜》所載《得書》三帖之一。左右兩上角皆鈐有南唐墨印“集賢院御書印”半印、“內契約印”朱印,宋徽宗趙佶的泥金書籤題“晉王羲之上虞帖”,“政和”、“宣和”以及雙龍朱文圓印。而一方“政和”朱印正押在左上角的“集賢院御書印”墨印之上。卷的前後隔水及拖尾尚有宋徽宗的“御書”葫蘆印、“內府圖書之印”。北宋內府的原裝尚完好無損。南唐“集賢院御書印”、“內契約印”,即宋人所稱的“金圖書”。傳世古書畫上並用此兩印者,獨見此《上虞帖》,而南唐的“內契約印”,尤為其他古書畫上所未見。
遞藏
《上虞帖》在明代藏晉王府,旋歸韓逢禧。至清初為保和殿大學士梁清標所藏。清嘉慶時為翰林商載所收。後又歸大興程定夷。明人詹景鳳將之著錄於《東圖玄覽》,並推許為“唐摹之絕精者”。1969年10月移上海博物館。《上虞帖》被定為贗品。複查時,負責書畫鑑定、傳拓工作的萬育仁不像贗品。1975年,經謝稚柳鑑定,又經上海博物館科學實驗室用軟X光透拍,顯現出南唐內府的收藏印“內契約印”朱印和“集賢院御書印”墨印,於是斷定此《上虞帖》為唐摹本。
作者簡介
王羲之(321-379年,一作303-361年)字逸少。東晉著名書法家。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初任秘書郎,後任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等,世稱王右軍。後因與揚州刺史王述不和,辭官定居會稽山陰(今紹興)。王羲之出身於建康烏衣巷顯赫的王家,是王導之侄。曾與謝安共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從衛夫人學書法,後來改變初學,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鍾繇。博採眾長,備精諸體,一變漢魏以來質樸的書風,獨創妍美流便的新體。王羲之的正書、行書為古今之冠,人贊其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王羲之為歷代學書法者所崇尚,被奉為“書聖”。其作品真跡無存,傳世者均為後人摹本。行書以《蘭亭序》為代表作,草書以《初月帖》、《十七帖》,正書以《黃庭經》、《樂毅論》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