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上海市金橋出口加工區是1990年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開發區,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中部,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西連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北接外高橋保稅區,南近張江高科技園區。以金橋路為界,金橋出口加工區分為東西兩部。東部為工業區,1998年4月經國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為“上海金橋現代科技園”。西部為生活區——金橋國際社區。
金橋出口加工區具備“九通一平”的基礎設施配套,其中包括“集中供熱”和“衛星通訊”。同時區內的金融、貿易、商檢、報關、倉儲、運輸、科研、諮詢、零售、餐飲娛樂、房地產、物業管理等配套服務項目也已基本完善。
截至2000年底,金橋出口加工區已引進377個項目,協定吸收中外投資87.4億美元,在投資金橋的世界著名跨國公司中,有26家被《財富》雜誌評為全球500強。區內有26家企業被評為“1999年度上海市工業企業500強”。72家企業獲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金橋現已形成以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現代家電、生物醫藥四大支柱產業為骨幹的產業群。
以高標準起步、高速度建設、高強度投資、高科技產業為特徵的金橋出口加工區正進入收穫期,成為上海市一個閃亮的經濟成長點。
經濟
金橋開發區工業總產值連續11年以每年60%左右的速度增長,2006年完成工業產值1467億元,增長15.9%,約占浦東新區的三分之一,占上海市的十分之一;外貿出口總額419億元,增長1.6%;銷售收入1841億元,增長14.6%。截止2007年8月,金橋開發區累計引進項目777個,吸引投資162.06億美元,其中契約外資60.9億美元,平均單個外資項目的投資額達到2086美元。其中上海通用汽車項目總投資達20.13億美元、華虹NEC項目總投資達17.84億美元。
據2006年《財富》雜誌統計,“全球500強”企業中有47家在金橋開發區投資了近80個工業項目,其中包括通用汽車、通用電氣、西門子、日立、索尼、惠普、沃爾沃、阿爾卡特、柯達、NEC、LG等世界著名跨國公司。
產業結構
在開發區內引進的項目中,工業類項目338個,占54.5%;工業服務類項目76個,占12.3%;其它類項目206個,占33.2%。開發區共有通過上海市科委審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00家,入住的企業研發機構達87家,其中國家級、市級和新區級研發機構共34家。經過16年的開發建設,金橋開發區已經成為上海乃至中國先進制造業的基地之一。
目前,金橋開發區已經形成汽車、電子信息、現代家電、食品加工與生物醫藥四大支柱產業。在2006年開發區實現工業生產總值1467億元的經濟總量中,四大支柱產業的產值之和,工業總產值88%,其中,電子信息產業占40.9%;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占31.5%;新型家電產業占11.2%;食品與生物醫藥產業占4.7%。
綜合環境
金橋開發區始終致力於不斷完善綜合環境,關注商務運營環境、政府服務環境、企業創新環境、生活居住環境和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顯現出一定的綜合環境優勢。
基礎設施完善
金橋開發區園區基礎設施完善,具備“七通一平”條件,還具有“集中供熱”和“衛星通信”功能,是國內基礎設施條件最好的開發區之一。開發區內建成道路總長65.67公里,建成220KV變電站2座,110KV變電站1座,35KV變電站4座(規劃建設11座),供電能力22萬KVA;建成供水能力為每日22萬噸的供水系統;建成7萬門的通訊系統(規劃19萬門)和衛星通訊網路地面接收站,環網數據光纜已投入運行;建成綠地總面積253.5萬平方米;辟有30條公交線路。
服務設施完善
園區內的金融、商檢、報關、倉儲、運輸、科研、諮詢、零售、餐飲娛樂、房地產、物業管理等配套服務項目基本完善,已成為上海最適合跨國公司設定地區總部、研發中心和製造業的基地。位於北區中部的現代服務產業園區,將推出一期25萬平方米,二期93萬平方米的研發樓,為跨國公司總部、研發中心等機構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近期一期25萬平方米的8幢研發樓即將完工。
生活設施完善
園區內建有高中檔內外銷住宅、辦公樓以及配套的醫療、教育、商業、文化娛樂設施,擁有一流的國際社區,不斷創造培育安居樂業和諧的生活環境。園區內除適合跨國公司老總、高級管理人員居住的高檔別墅外,還有適合一般外籍人士居住的酒店式公寓,社區配套設施完善。目前,園區內建有醫院2所(華山醫院浦東分院、浦東婦幼保健院),涉外診所1家,國際幼稚園、學校3所以及知名的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外籍居民1000人左右。
園區環境優美
金橋開發區成為上海第一個通過ISO14000國際環保標準的國家示範區。目前,開發區加大“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區”的力度,開展循環經濟的研究,加強工業物業、廢棄物的集中管理,完善環保機制建設,積極圍繞建設“綠色浦東、生態城區”的總體目標,儘快將金橋建設成為高品位、綠色環保型和循環經濟型的開發區,為企業提供更安全、整潔、規範的生產環境。
金橋國際社區建有高中檔內外銷住宅、辦公樓以及為其配套的大、中、國小、幼稚園、超市、醫院。榮獲1999年“新中國50年經典建築上海最佳住宅小區大獎”的“碧雲別墅”位於金橋國際社區中部,70幢別墅,出租率為100%。
內銷住宅區內22萬平方米的“金橋灣清水苑”獲“上海市開發示範居住區”稱號。
政務服務到位
金橋管委會作為開發區的管理部門,以方便企業,提高效率為目標,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辦事效率,增強服務意識。從簡化審批環節,到擴大網上受理、網上審批、網上服務範圍,逐步完善對區內企業的“服務體系”,實現為進區企業零距離、全方位服務。
園區特色
一、工業產業結構新國家大力鼓勵發展的高新技術的十一個領域已有九個在金橋得到發展。金橋目前已形成以轎車及零部件、微電子、現代通訊、新一代家電、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等六個高新技術產業群。
二、產品技術含量高落戶金橋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點,體現了現代工業發展的新方向。目前區內企業生產的產品有積體電路、程控交換機、數字式行動電話、傳真機、自動取款機、衛星通訊設備、變頻空調、飛機零部件、轎車、汽車零部件、自動化控制系統、計算機、電腦軟體、儀器儀表、生物醫藥製品等。
三、經濟成長速度快
從1992年開始,金橋現代工業經濟開發步入產出期,並呈現持續增長的勢力。1992年區內投產企業的工業總產值為3.6億元人民幣(下同),1993年為26.7億元,1994年為50.3億元,1995年為123億元,1996年為154億元。預計到2002年,區內工業總產值將達到800億-1000億元。
四、著名跨國公司多
在金橋現代工業園區投資的外商來自世界上18個國家和地區,已有51家跨國公司投資了近60個項目,落戶金橋的跨國公司占落戶浦東跨國公司總數的一半以上。跨國公司中來自美國的有通用汽車、通用電氣、可口可樂、惠而浦、莊臣父子、柯達、惠 普、羅斯蒙特、休斯、莫萊克斯、國際紙業等;來自日本的有三井、三菱、伊藤、日立、夏普、理光、藤田、京瓷、歐姆龍等;來自德國的有西門子、費斯托、萊卡、博世、勃林格·殷格翰等;還有比利時的阿爾卡特貝爾、瑞士的迅達、英國的國際數字公司、法國的克麗斯汀·迪奧、羅納勃朗克、荷蘭的飛利浦和韓國的金星等。據美國《幸福》雜誌最新公布的全球前500家企業中有21家進駐金橋開發區。
五,金橋現代生活園區
金橋現代生活園區位於金橋出口加工區西部,占地約3.7平方公里。園區緊靠內環線和楊浦大橋,是浦東國際機場通向上海市中心的必經之地,區位優勢明顯。按照規劃,金橋現代生活園區將建成一個人和自然協調、具有創意和特色、綠化和環境優美、適合境外人士居住、社會功能齊全的現代生活示範小區,同時也是浦東和上海最有吸引力、最具升值潛力的投資寶地。
金橋現代生活園區東部,已有十多個高中檔生活住宅項目開工建設,共中信和花園、金橋酒店公寓、鳳凰大廈、百富麗山莊、盈標花園已建成投入使用。金橋生活園區中部18萬平方米的S5地塊,正在規劃建設一個注重自然環境的低密度的高級生活小區。
金橋生活園區西部正在建設一個環境優雅、配套齊全以內銷房為主的西苑住宅小區。
金橋現代生活園區內還注重開發一流的社會綜合配套功能。在教育方面,先後有杉達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進駐。新建成的中福會幼稚園和平和雙語學校已於1996年9月正式招收新生。在醫療衛生方面,上海華山醫院(浦東)和上海婦產科醫院(浦東)正在園區內開工興建。
六,金橋現代商貿園區
金橋現代商貿園區位於金橋出口加工區中心地帶,占地約1平方公里。區內已建成10幢商辦大樓(另有15幢商辦大樓正在規劃和建設)、區內還有10家銀行分行和辦事處、保稅倉庫、原產地商品市場、建築裝潢交易市場和日用百貨超市,國際貿易必備的報關、商檢、儲運、結匯、保險等五位一體的全能級服務體系也已建立,金融保險、信息諮詢、郵政通訊、技術監督中心、消防、賓館餐飲、文化娛樂、人才交流中心、出入境簽證和衛生檢疫等服務機構與設施一應俱全,為現代商貿特別是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七,金橋管理服務中心區
金橋管理服務中心位於金橋立交橋西南面,占地0.4平方公里。新金橋大廈是金橋出口加工區的管理服務中心大樓,是金橋出口加工區的標誌性建築,共有41層、高212米。該大廈內設施一流,屬5A級智慧型化辦公樓,已於1996年10月竣工。目前已有金橋開發公司、美國柯達公司、日本夏普公司、建設銀行、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農業銀行、中信實業銀行等一批金融機構和跨國公司入住。在金橋管理服務中心內還建有銀東大廈、遠東民航大廈、賓宮大廈、湖北大廈等智慧型化辦公樓,為區內外的中外企業、客商提供商務辦公服務。
發展動態
藉助開發區綜合黨委和聯合工會,加強與進區企業聯繫溝通,推進新經濟組織黨建、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培育中外交融、科學健康、豐富多彩的開發區文化。
成立開發區企業協會,為企業提供政策諮詢、信息交流、優秀人才推薦及有關協調工作,目前,擁有會員單位161家。經過17年的開發和建設,金橋開發區已從單靠政策優勢轉向綜合服務優勢,從單純的製造業基地轉向製造業與服務業並舉多功能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上海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