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海博物館

上海航海博物館

上海航海博物館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申港大道197號(近滴水湖),矗立於上海浦東新區上海南匯新城的滴水湖畔,總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展館面積2.1萬平方米,共設6個分館,3個專題館,並設有天象館、電影院和報告廳等。2010年7月5日,為迎接鄭和下西洋紀念日暨中國航海日的到來,由交通運輸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籌建的中國第一家國家級航海博物館將正式開館並對外開放,定位為國家級航海博物館。歷時4年建成的中國航海博物館,不僅將展示中國的航海文化與海上輝煌,也將成為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標誌之一。

基本信息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中國航海博物館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申港大道197號(近滴水湖),矗立於上海浦東新區上海南匯新城的滴水湖畔,外形猶如兩隻白色風帆交錯互抱,造型充滿動感,十分醒目。

主要用能

(一)文物收藏功能。

上海航海博物館館徽 上海航海博物館館徽

(二)學術研究功能。

(三)社會教育功能。

(四)陳列展示功能。

(五)科普宣傳、愛國主義教育等功能。

自駕車線路: 外環線S20(浦東機場方向) → 轉S2高速(東海大橋方向) → 南匯新城主城區出口至中國航海博物館。

發展歷史

中國航海博物館籌建時期確立了“立意高起點、設計高水平、建築高質量、文物高品味”的要求,2010年7月開館後,將向著“服務優質、品牌優秀、運行優良”的目標,努力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國家級博物館。通過對我國航海事業發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全面研究和展示,繼續弘揚“熱愛祖國、睦鄰友好、科學航海”的精神,構築國際化航海文化交流平台,並為進一步做好航海文物保護與研究工作,傳承中華民族的航海文明,推動航海強國戰略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為培養青少年對於海洋的嚮往、對航海事業的興趣與熱愛,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內還設有天象館、航海4D影院等,讓參觀者可以足不出館就體驗得到大航海時代的無窮魅力。中國航海博物館的籌建,是國務院為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這一國家戰略作出的重要決定。它的建成,將更好地展現我國悠久的航海歷史、技術及其對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貢獻,弘揚中華民族燦爛的航海文明及優良傳統,普及航海知識,構建國際航海交流平台,並對廣大青少年進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2005年,黨中央和國務院隆重舉行了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之後,國務院批准同意在上海建設我國第一家國家級航海博物館。在交通運輸部和上海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國各大交通港航管理部門和企業、文博單位、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以及社會各界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支持。自2006年籌建工作啟動至今,歷經四年的艱苦籌建,博物館已完成展館建設及布展工作。目前,館藏文物已達2萬餘件,包括一批具有重要收藏、研究價值,反映我國航海歷史、航海技術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文物與實物。例如反映我國古代造船技術的明代快船、福船,我國第一幅世界地圖“大明混一圖”、青銅器水陸攻戰壺、古代海外貿易瓷器、十九世紀的航海儀器等。同時,博物館具有互動類展項70餘項,並運用模型、場景、多媒體、環境模擬等輔助手段,真實再現中國航海歷史發展歷程,生動傳播科學航海知識。

作為交通運輸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籌建的,我國第一家以航海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地處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毗鄰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

2005年,黨中央和國務院隆重舉行了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既對全國人民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的航海文明和維護世界和平的形象。作為此次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市政府與國家有關部、局聯合舉辦了《鄭和航海暨國際海洋博覽會》,得到中央有關領導及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和高度讚揚。

2007年,中國交通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下發檔案,上海市政府也頒布政府令,動員鼓勵各單位和社會各界支持中國航海博物館的文物徵集工作。在文物徵集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博物館從最初每月只能徵集到幾件實物文物逐步發展到每月徵集到數百件實物文物,使館藏數量迅速增加到2萬件以上,另外還徵集到各類海圖5萬份,文獻書籍2萬冊。

以此為契機,經徵得中宣部和原交通部同意,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在浦東南匯新城投資建造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中宣部和交通部聯合下發檔案對此明確表示支持。

中國航海博物館在籌建過程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捐助,已經列入捐贈名錄的總計89個捐贈單位和捐贈個人,其中捐贈單位47個,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江蘇省南京市博物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司令部、上海市航海學會、大連海事大學、上海航運交易所、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長江航道局等;捐贈個人42名,包括馮懿有、徐伯民、朱經綸、曹少波、李福亨、徐慶隆、楊洪武、張玉琪、許路、宋福春、郭獻忠、單明哲等。

中國航海博物館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綜合性航海博物館,室內展示面積達到了21000平方米。館內展區分為三層,第一層設定了航海歷史館、船舶館、海員館,以及漁船與捕魚專題展區;第二層設定了航海與港口館、海事與海上安全館、軍事航海館,以及航海體育與休閒專題展區。博物館還建有天象館、4D影院和兒童活動中心。

博物館建設總投資60641萬元,總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展館面積2.1萬平方米,共設6個分館,3個專題館,並設有天象館、電影院和報告廳等,更預留一定面積做臨時展區。將以“航海”為主線,以“博物”為基礎,以實物、實物模擬為主,圖片、文字、多媒體等為輔手段進行展示。

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內藏2萬多件文物,全面反映了中國航海歷史、航海文化、航海技術,其中包括一艘以古代造船工藝複製的巨型明代福船、船模300餘艘以及戰國時期的水陸攻戰船、紋青銅器壺等珍貴文物和重要史料。

上海航海博物館 上海航海博物館

其中,位於一樓大廳內的高近27米、長30餘米,寬逾8米的巨型明代福船,是航海歷史館的“鎮館之寶”,它帶領人們走進中國從鄭和下西洋以來波瀾壯闊的航海歷史。 在海事與海上安全館,仿真模型逼真地再現了直升機和救生索具搭建出的海上立體救助場景。觀眾還可以通過實物參觀和多媒體影像,重溫“振華4號”在亞丁灣成功擊退索馬里海盜等航海熱點事件。

目前,中國航海博物館已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義大利、荷蘭、德國等5個國家級航海博物館建立了友好館關係。

建築布局

航海歷史館

航海歷史館是中國航海博物館的重點展館。該館以時間為主線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展區。同時歷史館以技術副線為隱線,將浮力渡水、獨木舟、木板船、帆、槳、櫓、舵、指南針等造船和航海技術隨時間主線並行展開,讓觀眾更深入了解中國航海技術的發明與演變過程。

船舶館

船舶館分為船舶結構與設備、船舶製造兩個部分,通過對船舶結構、設備及建造的分解、介紹與展示,呈現給觀眾一幅清晰、透明的船舶圖紙。同時,將互動、環境模擬、觀眾參與和文物、實物相結合。展示船舶結構時,製作了1:6大型萬噸級貨輪高仿真剖面模型,船長約25米,高度貫穿兩層展示空間。

航海與港口館

航海與港口館主要展示了海洋環境、從古至今各類保障船舶航行的儀器、儀表等技術資料,包括地文航海、天文航海、無線電航海等。同時,展示了大量反映港口與航道的文物和實物。

海事與海上安全館

海事與海上安全館由海事和海上安全兩大獨立展區組成。海事館通過實物及輔助圖文展示海事沿革與海事監管執法。海上安全館通過實物、模型、多媒體、電子地圖等展示海上救助、海上打撈以及反海盜專題內容。

海員館

海員館主要展示與海員工作、生活緊密相關的實物、文獻。位於展館中心的航海模擬器以大型貨櫃船駕駛室為模擬器原型,生動展示現代化船舶駕駛工作的特點,使觀眾通過主動操縱船舶,體驗一回當船長的感覺。

軍事航海館

軍事航海館分為中國人民海軍建設和軍艦知識兩大展示內容,重點展示了各類軍艦模型、海軍軍旗及海軍軍裝,高仿真復原了潛艇指揮艙。室外陳展了艦載火炮等實物。

航海體育區

漁船與捕撈專題展區位於展館二層東側走廊,主要展出與航海體育、休閒相關的帆船、帆板、摩托艇、皮划艇、賽艇等實物及模型。

天象館(球幕影院)

天象館位於二層東南側,是一座具有天象演示和球幕電影雙重功能,集教育與娛樂為一體的高科技數字穹幕影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