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長寧區少年科技指導站

概述

長寧區少年科技指導站建於1977年11月,現有教職員工34人,現任黨支部書記、站長夏軍。教師中有區拔尖人才和優秀學科帶頭人1人,區學科帶頭人2人。被評為全國校外教育名師3人。上海市名校長、名師工程培養對象1人。

建站目的及理念

少科站認真履行區學校科技教育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責,建立了區、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網路。圍繞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於科普教育的全過程,強化學校科普教育的現代化、信息化建設,逐步形成大學、中學、國小、幼稚園縱向銜接,校內外、社會、家庭橫向溝通,市、區、學校相互協調的青少年科普發展新格局。結合二期課改精神,進一步完善學校科普教育評估機制,加強對學校科技類基礎型、拓展型、研究型活動課程的建設和指導,加強科普師資隊伍的建設,建立科技教師多元化、開放式的培訓機制,提高科技科普教師的素質。實施與本市科技“啟明星”和“曙光計畫”相配套銜接的青少年科技人才培養工程,啟動人才培養計畫,成立了培養未來科技人才的“長寧區青少年科學研究院”。開展“百萬青少年爭創‘明日科技之星’”活動,積極參加創新大賽,參與國際青少年科技博覽會;參與完成教育部規劃課題《國際大都市建設中綠色家園教育系列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研究》中的子課題《綠色家園教育校外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結題;完成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市級規劃課題和長寧區教育科學研究重點課題《中國小科技類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實踐研究》課題結題研究工作,目前承擔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劃重點課題《基於區域的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研究與實踐》中的子課題《區域推進機器人教育的實踐研究》和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市級課題《青少年科幻美術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的藝術表達》。
本著“讓科技教育惠澤每一個學生”的理念,少科站科技培訓已形成以生物、生命科學、環保、化學與生活等項目為一體的研究型活動板塊;以OM、創造發明、機器人、電子等項目為一體的創新設計板塊;以計算機、攝影攝像、業餘電台、科普英語、科普美術等項目為一體的信息傳播板塊;以模型、測向、小製作等項目為一體的探索實踐板塊的新模式。2007上半年,21名專職科技教師進入 35所學校,17個項目進入73個班級;下半年,共21名專職科技教師進入 37所學校,26個項目進入66個班級。同時,在雙休日等課餘時間,少科站內部亦開設各類科技輔導小組近40個,為學生免費提供科技活動輔導,在普及和提高方面做到雙贏,培養了一大批全國、市競賽獲獎的科技新苗。少科站在主持、參與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又以“案例、課例和論文”為抓手,採用教科研沙龍形式,將教師團結在一起,共同學習、研究,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少科站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級科技教育先進集體和區文明單位,被國家教育部等單位評為全國校外科技教育先進集體。

學習成績

少科站已形成了自己的科技特色項目:科學創意活動“紙船載人”、“我們的磁浮車”連續兩屆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分別在全國研討會和國際論壇上交流;科幻畫項目在歷屆全國、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名列前茅,創下四個全國第一。由丁海棠老師指導的姚佳琪、王越洲同學的兩幅科幻畫搭載“神舟六號”上了太空。攝影教師積極開拓創新,充分開發社會資源,依靠社會力量,建有學生攝影俱樂部、教師攝影協會、家長沙龍、攝影教學網站、民族文化攝影班等,競賽成績處於全市領先地位,被評為全國校外教育優秀活動小組。環保項目自85年開始成立了區環境教育協調委員會,構建了區、校網路,編寫了環保教材,開發了環境教育基地,在全國最早建立了GLOBE學校,被評為全國校外教育優秀活動小組。我站的科學探索館已有近二十年歷史,曾走進全國十多個省市巡迴展出,接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本、德國、美國以及國內兄弟省市同行,並先後研製了200多個形象生動、動手動腦、寓教於樂的科普展項,每年接待中小學生2萬多人次。
由少科站組織或指導的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6—2007年度,全國及地區類競賽中共獲各類獎項120項,其中一等獎23項、二等獎40項、三等獎46項,其他專項獎等11項。市級各類競賽中共獲獎項1535項,其中一等獎334項、二等獎504項、三等獎616項,其他專項獎等81項。延安中學焦姮同學在第58屆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中獲生物化學學科第四名,同時獲得Agilent Technologies專項獎和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Foundation專項獎。由長寧少科站和延安初級中學組成的馭風隊在FLL歐洲公開賽中獲工程挑戰賽第三名。
“十一五”期間,長寧少科站結合《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和二期課改要求,通過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基地、社區等多種渠道,創設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體系,確立了實施創新實踐計畫的有效形式,推動了課程教材的改革。
少科站大力推進“科教資源進校園”活動。充分利用少科站的優秀教師資源,由學校自主選擇少科站教師深入學校課堂,進行科學普及活動,重點向薄弱學校和郊區學校傾斜,不僅深受學校歡迎,且在全區範圍內的科普基礎方面扎紮實實地進行了鋪墊;推薦科技導師團導師深入學校,提供指導;推介科普教育基地專職人員,為學校科學實踐課程提供講解。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廣泛開展科技實踐活動,力促科學普及社會化,均衡化。如社區巡展活動;學校巡展活動;少年技師考證活動;少先隊考章活動;科學創意系列活動;科學實踐系列活動;創新設計系列活動等。
多樣形式、多種內容、多層實施、多效呈現的科學課程實踐活動,觸動了學生的創新思想,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將每一個學生的創新思想激化為鍛鍊創新能力的內驅力,在理想的驅動下,他們積極參加科技創新實踐,投入到市、區的科技創新活動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