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成立於1857年,是英國僑民在上海建立的一個重要文化機構,主要從事對中國的自然和社會的廣泛調查與深入研究。1871年花費3000兩白銀在上圓明園路建造了會所。1874年2月13日,開設博物館,陳列從長江流域和華北採集來的動物標本。1886年,該會門前的上圓明園路改名博物院路,即今虎丘路。
1931年,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籌集到16萬兩白銀,拆屋重建,由英資公和洋行設計,到1932年建成五層的新會所大廈,屬於藝術裝飾主義風格,立面豎向構圖明顯。頂部、陽台和鐵門採用了中國傳統圖案進行裝飾,最特別的是設計了八卦窗。經過陳列布置,到1933年11月15日正式開放。其中底層為伍連德講堂(演講廳),二樓、三樓開設圖書館,四樓、五樓為博物院陳列室,四樓陳列自然標本,五樓陳列中國歷史文物。參觀者月均7000餘人。
1952年6月27日,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由於經費來源斷絕,被上海市政府接管。現在這裡是上海圖書館的一個書庫。1990年代,上海圖書館將底層演講廳出租給青島證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