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擯 | |||||
拼音: | |||||
解釋: | 1.代表君主接待貴賓的高級司儀。由主國政之卿充任。 |
相關詞條
-
擯
擯讀作bìn,本是“儐”的異體字,現代漢語分成兩個字。本意是接引賓客。現專用於表示排斥、拋棄。
漢字釋義 常用詞組 古籍解釋 -
擯出
梵語pravra^jana 或 na^=s/ana,巴利語pabba^jana 或 na^sa=na。又作滅擯、驅擯、擯罰、驅出、驅遣、擯治驅遣、擯。
-
擯黜
bìn chù 斥退廢黜。 《元史·崔彧傳》:“凡丞相 安童 遷轉良臣,為 阿合馬 所擯黜,或居散地,或在遠方,並令拔擢。”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
-
應滅擯
i^ya,律中刑罰之名。 犯了四波羅夷罪,當加滅擯之罰者。 罪合當擯,而未擯故。
-
擯落
語出:《三國志·魏志·鍾會傳》“﹝王弼﹞注《易》及《老子》”裴松之注引晉孫盛曰:“至於六爻變化,羣象所效,日時歲月,五氣相推,弼皆擯落,多所不關。”南朝...
簡介 -
儀禮·聘禮
介皆少牢。厥明,訝賓於館。賓皮弁聘,至於朝。賓入於次,乃陳幣。卿為上擯...;賓立接西塾。几筵既設,擯者出請命。賈人東面坐啟櫝,取圭垂繅,不起而授上介。上介不襲,執圭屈繅,授賓。賓襲,執圭。擯者入告,出辭玉。納賓,賓入門左...
原文 譯文 -
承擯
語出:《周禮·秋官·小行人》:“凡諸侯入王,則逆勞於畿。及郊勞,眡館,將幣,為承而擯之。”
詞語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 -
禮記·檀弓上
《禮記·檀弓上》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
原文 曾子評價 -
儐
】儐導也。從人賓聲。擯,儐或從手。必刃切 說文解字注〖導也〗導者,導引也。《周禮·司儀》注曰:出接賓曰擯,聘禮。卿為上擯;大夫為承擯;士為紹擯...下文者謂卿為上擯三句也,是經文擯又作儐矣。今據此謹以主人三儐十四字改作卿...
文字釋義 古籍解釋 音韻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