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
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析漢中郡置,屬荊州,治所在上庸縣(今湖北竹山縣西南四十里渚水北岸),上庸郡轄北巫、安樂、武陵、安富、微陽5縣。
三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即曹丕黃初元年),孟達降魏,襲劉封,劉封逃回蜀國,魏合併房陵、上庸、西城3郡為新城郡。
太和二年(228年) 魏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北巫3縣為上庸郡,治上庸。
太和四年(230年),撤上庸郡併入錫郡。
景初元年(237年),分魏興郡之微陽縣和錫郡之安富、上庸2縣並為上庸郡。嘉平年間又撤上庸郡,至259年(甘露四年)復置。
西晉
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上庸郡轄上庸、富安、微陽、上康、武陵5縣,屬荊州。轄境約當今湖北竹山、竹溪二縣及十堰市與陝西平利、鎮坪二縣地。
南北朝
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上庸郡轄上庸、北巫、富安、微 陽、武陵、新安、吉陽7縣,屬梁州。
齊武帝永明二年(484年),上庸郡轄上庸、武陵、齊安、北巫、上廉、新豐、新安、吉陽8縣。
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改稱上庸郡為新豐郡。
北魏永平四年(511年)東上洛郡改名上庸郡,西魏廢上庸郡,故治今陝西山陽縣治。
隋朝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廢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