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陶軒

三陶軒,由台灣陶瓷藝術家徐瑞鴻主創。2001年來到景德鎮,創辦“三陶軒”陶藝工作室,專攻汝官窯。

三陶軒

“三陶軒”由台灣陶瓷藝術家徐瑞鴻主創。徐年輕時即師從“前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劉良佑教授研製汝官窯系統,同時跟隨有“台灣陶藝之父”之稱的林葆家教授學習研製釉藥,為汝官窯的重新創燒打下堅實的基礎,1991年在台灣創立恆春窯轟動一時,2001年來到景德鎮,創辦“三陶軒”陶藝工作室,專攻汝官窯。白駒過隙,二十載光陰,唯見汝瓷如玉。埏埴之器,引清微以為修身;引溫文以為養人;引淑世以為民用;是謂“ 三陶”。

關於汝官窯

汝官窯創燒於宋朝,明列中國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之首。汝窯是宋代為滿足宮廷特殊需要而設立的窯場,又稱為汝官窯,有"天下名瓷,汝窯為魁”的美譽。宋徽宗時期即將汝窯定為御用瓷器專供皇宮使用,亦被歷代達官貴人、藏家所追捧,然而北宋汝窯如曇花一現,僅燒制了20年,便消隱於戰亂的塵煙中。戰亂與災荒使得宋朝的國運盛極而衰,一個華麗的王朝消失了,隨同它一起消失的還有那撲朔迷離的汝窯燒制技術。
“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汝瓷具有青如天、面如玉、晨星稀的特徵。 觀其釉色,如雨後藍天,溫潤古樸、典雅大方;撫其釉面,平滑細膩、如同美玉;器表呈蟬翼紋般細小開片,釉下有稀疏氣泡,在光照下時隱時現。胎與釉結合處微現紅暈,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展示出中國特有溫文爾雅與陰陽調和的美學,成為中國的文化象徵之一。
汝瓷傳世品稀少,全世界現僅存65件,分別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宮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達維德爵士基金會7件,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館、美國克利夫芝和聖路易等知名博物館和私人典藏約10餘件。民間也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窯一片”的口碑廣為流傳。

三陶軒作品

大美於器

大美於器(6張)

三陶軒藝術品賞

三陶軒藝術品賞(5張)

徐瑞鴻先生年表

1965年 出生於台北
1984年 台北縣永和復興商工美術科
1986年 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
1988-1992年 中國文化大學陶藝工廠廠長
1988年師從劉良佑教授(前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研製宋官窯系統
1989年師從林葆家教授(台灣陶藝之父)研究秞藥
1991-2000年 台灣陶瓷藝術學會理監事
1996年 國際陶瓷會議香港台灣地區代表
1991-2009年 東海堂陶瓷藝術設計公司總監
1991-至今 東海堂恆春窯陶藝設計工作室總監
2002-至今 景德鎮東海堂陶瓷藝術公司總監

徐瑞鴻先生其人

徐瑞鴻的一天,從早晨七點開始,起床帶狗上廁所,接著揉泥、拉坯、配釉、寫釉式、修坯……等到可以端上一杯酒的時候,多半是夜裡九點半過後。沒有電影鏡頭裡的浪漫,泥與火在幻化之前,一步步的構想、塑造過程,繁雜瑣碎,累月經年,樸素到可簡略成一部由動作串聯起的默片,無需語言。陶藝家的生活多半孤獨,徐更是箇中極致,日常起居皆在廠房,從二樓工作室至臥室僅十米距離,平日甚少邁出大門,更遑論外出遠遊,皆因“命門在此,無法離席”。
從十四歲起接觸陶藝,大學就讀期間先後師從有著“台灣現代陶藝之父”之稱的林藵家教授與“前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劉良佑教授,他是劉良佑的入室大弟子,對古陶瓷文化與現代陶藝的發展脈絡以及釉藥、燒制技術等方面的知識累積打下紮實基礎。台灣有著良好的陶藝創作氛圍,但受制於陶土、釉藥等原料都需依靠進口,也為創作帶來局限性,不少想法無法自由施展。而在徐瑞鴻心里,有個大夢尚未完成,這夢想要回溯到他二十出頭的時候,在台北故宮博物院,隔著玻璃,第一次看見宋代青瓷,當時情形俱已忘卻,唯有器物的造型與釉色,那份與世無爭的殊靜之美歷歷在目,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莫名的感動與喜愛,造就了這一世與青瓷間的難捨情緣。
2000年,不顧親友勸阻,放下台北的生活,他隻身來到景德鎮,尋找夢想與現實對接的入口。2001年搬入已倒閉的國營華風瓷廠,設立廠房,開始研究試燒如何用本地原料燒造青瓷的溫度範圍與呈色效果。以本地原料為基礎構建一套新的青瓷體系,是個長期摸索、試驗的過程,待到較有把握調配釉藥與掌控溫度,已歷三年的時間跨度。2005年,他開始專心燒制青瓷。
“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始於商周而在宋代達到藝術巔峰的青瓷是中國乃至東方獨有的陶瓷藝術,其呈現面貌亦是多變而宏大。簡而言之,以鐵元素髮色,結合氣泡加上光線的折射,輔以某些微量元素的幫助,使用中國特有的還原燒法,產生的由青至藍等色調的瓷器,都可稱為青瓷。無論在釉色表現上是類玉似冰、雨過天青或為千峰翠色,在幾千年華夏歷史文明發展進程中,它早已脫離色彩學上的界定,演進為人們意念、情感上的深層次需求。對青瓷創作的執著與探索,也可看作陶藝家個人品格、美學修為的體現。寄情青瓷,物我兩忘,在徐瑞鴻工作室里,我們看到的作品,其瑩潤內斂的釉色正是用十載光陰沉澱和無數失敗累積所打磨出的光華。
從小型水杯茶盞,到大件香器,讓青瓷從被文人雅士收藏賞玩的領域,更多走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徐瑞鴻致力的方向,從中也反映出他對待陶藝創作的觀點:陶藝須是創作者身體力行,跟釉藥、泥土和火發生接觸,而只有從創作者的手中傳遞到使用者的手裡,才算完成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陶藝行為。青瓷文化本就深植於中國的文化土壤,釉藥本身並不選擇器型器具,只要符合社會需求,一切會自然而然地發生,人們對青瓷的熱情正在逐步升溫,他是這場文化復興運動中的先行者與推動者,一路行來,甘苦自知。
徐瑞鴻這樣描寫過自己每日的狀態:“有幾棵大樹在工作室窗外,清晨的陽光靜靜晃蕩葉子上的露水,下午總有幾隻鳥陪著樹玩,工業區的過路車不斷呼嘯而過,樹葉靜止如思想彷佛老僧禪定,直到夜晚不自覺無聲的掩蓋了窗外,逐漸安靜,開燈、音樂、網路、寫釉式、燒窯、做菜飲酒,準備接下來重複的一天與需要思考的作品內容。天天有不如意的突髮狀況,日子一天一天來,我一天一天去面對,堅持不住了,明天還是繼續想辦法堅持,那樹那鳥天天守著我,而我守著我愛做的。”

三陶軒汝瓷底款

三陶軒汝瓷在不同時期曾使用不同底款,其中有徐瑞鴻先生手制瓷器的“徐瑞鴻”、“瑞鴻”、“鴻”、“磨年”、以及初燒器型時用的無款。另外還曾燒“東海堂”、“十方目東海堂”、“大清”、“三陶”、“三陶軒”等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