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靈寶大棗

三門峽靈寶大棗

"“起初,受各種條件影響,靈寶大棗的生產規模較小。 清代中後期,靈寶大棗開始大面積栽植,到了民國時期已發展到6000多畝。 上世紀90年代後,當地擴展了靈寶大棗的產業鏈條,將果實進一步加工,從而提升了大棗的食用價值。

靈寶大棗概述

靈寶蘋果是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標記註冊”專家組審核認證的地方特產

靈寶大棗為靈寶著名的三大寶(大棗蘋果黃金)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集中產於靈寶市,境內沿黃河沙壤地帶。品種以圓棗為主,又稱疙瘩棗。果實大,多為短圓筒形,單果鮮重25克左右,最大的達33克。果皮深紅,肉厚核小,質韌汁少,味甘甜,肉質鬆軟,風味佳,帶有清香,含糖量高,適宜制乾棗和酸棗。製作成的乾棗富有彈性,壓扁後可還原,適於長途運輸,因而馳名全國。魯迅先生曾稱讚說:"紅棗極佳,為南中所無法購得。"著名翻譯家曹靖華亦寫詩讚道:"頑猴探頭樹枝問,蠟桃哪有靈棗鮮"。

營養成份及藥用

據測定,靈寶大棗營養豐富,果實含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粘液質、維生素A、B2、C及微量鈣、磷、鐵等,即可鮮食,又可製成蜜棗、熏棗、酒棗等,還可以作棗面、棗泥、棗糕、棗酒、棗醋等。其藥用價值也很高,脾病患者最宜食用。近年來,它已套用於治療或者輔助治療肝炎、高血壓、貧血等病。"

發展歷程

“起初,受各種條件影響,靈寶大棗的生產規模較小。清代中後期,靈寶大棗開始大面積栽植,到了民國時期已發展到6000多畝。”引領我們參觀的鎮領導邊走邊介紹靈寶大棗的發展情況。他指著一片古形古狀的棗林告訴我們:“大棗的樹較長,只要常對它施行保護和科學管理,樹齡可達到三五百年。喏,這片古棗林就是明清時期栽種的,到現在仍然很旺盛。”
1957年之後,由於三門峽水庫滯洪,大量棗林被淹沒,存留不足3000畝。上世紀80年代後,當地政府又建立了以大王鎮為主的1萬多畝優質大棗生產基地,年產乾棗1500多噸。到了2010年,靈寶大棗已走上規模化、規範化的發展之路,栽培面積達到了13.5萬畝,產量達15650多噸。栽植範圍由單一的大王鎮擴大到沿黃河灘地的函谷關、西閻等鄉鎮。生產的大棗銷往全國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及海內外。在台灣靈寶大棗每公斤被賣到合300多元人民幣,歐美國家每公斤賣到50多美元。
上世紀90年代後,當地擴展了靈寶大棗的產業鏈條,將果實進一步加工,從而提升了大棗的食用價值。這些加工項目主要是把乾濕大棗加工成烏棗、蜜棗和酒棗等,投入市場後,供不應求。進入新世紀,靈寶市圍繞大棗產業的深加工,相繼又成立了金商褀食品有限公司、沙大寶果蔬有限公司、亞森棗業有限公司等10餘家大棗深加工企業,註冊了“九九寶”、“沙大寶”、“亞森”等商標,先後開發出棗茶、棗飲、棗醋、棗片等40餘種大棗製品,產品遠銷到鄭州、武漢、廣州、上海等地,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