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概況
景區內清水河沿岸有全國著名的唐碑《六合堅固大宅頌碑》和《智城碑》等多處文物古蹟。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此留足觀賞54天,並寫下一萬多字遊記。《徐霞客遊記》中稱讚:“其山千百為群,或離或合,山雖小而變態特甚。”三里洋渡風景區依託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優美的自然環境,集自然觀光、農業觀光考察、歷史尋跡、科普教育於一身,成為廣西南寧市重點旅遊景區之一,2005被評為廣西首批生態農業旅遊示範點。地貌特徵
三里洋渡風景區位於上林縣境內弄貶峰林區南部邊沿,地形屬半山區、半平原。山區部分屬石灰岩發育的岩溶(喀斯特)地貌;較古老地層出露可見有石炭繫上統和二迭繫上統和下統地層。景區內山峰海拔一般在300米左右,較高的是弄貶的旁山,海拔378米,曹學的隘山324米,洋渡的老總山367米。景區內山區部分岩溶洞穴較多,主要的有:明鏡岩(舊稱韋龜岩)、琴水岩、獨山岩、佛子嶺南岩、佛子嶺北岩、白崖堡南岩、青獅南岩等。上林縣境內清水河和匯水河貫穿景區,並在景區內澄泰鄉洋渡村附近交匯,形成獨特秀美的山水景觀。氣候特點
三里洋渡風景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林縣境內,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從景區附近穿過。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夏長而炎熱,冬短而暖和,但偶有奇寒,乾濕季明顯。太陽總輻射量103千卡/平方厘米·年。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576小時。年平均氣溫20.9℃;氣溫的年變化規律是1月氣溫最低,7月氣溫上升到最高值,爾後又逐漸下降。年平均無霜期為337天。年降水量平均在1700—1800毫米之間。
旅遊景點
匯水河、清水河沿岸山水景觀
流經景區的匯水河,由四條二級支流(江垌河、上布河、文柏河、大龍洞河等)匯集而成,在澄泰鄉洋渡村附近注入清水河。景區匯水河、清水河十多公里沿岸山清水秀,奇峰競姿,可與桂林山水媲美。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於崇禎十年(1637年)在三里洋渡一帶考察遊覽,在其《徐霞客遊記》一書中對匯水河、清水河美景作了記述:“……五里,北至楊渡(今作洋渡),一大溪(今匯水河)西由上林崇山中東流至此,直逼北面石山下,又有一溪北由三里山峽中南向入之,二流合而其溪即清水江(今清水河)愈大,循石山而東,抵遷江入都泥焉。方舟渡北山下,有賣飯者當道,渡者屢屢不絕,遂由其東溯南來溪西岸入峽。其峽或束或開,高盤曲峙,左右俱有村落。十里,峽復大開,四山圍繞,中成大塢。有一峰當塢起平疇中,四旁無倚,極似桂林之獨秀、向武之瑞岩,更小而峭……。”主要景點有:
三岐山景點。景點在澄泰鄉塘來村的田峒中。山體分東、中、西三岐。《徐霞客遊記》記載:“……又西北行十里至開籠山(一名雞籠),已直逼北界石山下。由岐北入石山夾中,其山千百為群,或離或合,山雖小而變態特甚。(有分三岐者,東岐大而高,中次之,西岐特銳,細若竹枝,詭態尤甚……)。”
籫筆山景點。景點在澄泰鄉下江村香潭莊旁,山體從不同的角度看,其形狀各異:從東邊看,象一支擎天大柱,從香潭村口叉路看,則更象女人頭髮上的一支籫。《徐霞客遊記》記載:“有聳立眾峰間,卓如籫筆者……”。在籫筆山旁邊,是情侶山。之所以叫情侶山,是因為從彎彎曲曲的清水河中漂流的時候,這山就象一對深深相愛的情侶相互依偎,如果坐船從遠到近,再從近到遠,從不同的角度看,這對情侶會從淺吻到深吻再到分開漸漸變化。
青獅潭景點。景點在澄泰鄉下金村,這一帶的清水河,徐霞客稱為青獅潭。《徐霞客遊記》記載:“青獅潭者,即洋渡之下流也,江潭深匯,為群魚之宮,乃參府之禁沼罟網也,網所不敢入者。其北崖亦多穹門,與南洞隔江相對。余雨中過此,不及旁搜。又西為青獅廟。危峰西南來,抵水而盡。洋渡之水從西,三里之水從北,至此合流而東,峰截其灣,愈為屼嵲險峻高聳,廟倚其下,遂極幽閟焉。”
洋渡景點。洋渡景點包括澄泰鄉洋渡村周邊的白崖堡和白崖堡岩洞以及洋渡村一帶清水河沿岸山水景觀。在明代,白崖堡是三里參府的一個哨所,當時哨官姓秦,直屬於三里參府陸萬里參將管轄。白崖堡哨所在陽山莊後的懸崖頂上,2010年初考察,還保留有四根石柱子。白崖堡南洞、白崖堡北洞、白崖堡南下洞等岩洞,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多次深入考察。
獨山景點。獨山景點位於三里鎮王馬村前面。山體獨立,與周圍田園自然風光配合,形成獨特景觀。《徐霞客遊記》記載:“……有一峰當塢起平疇中,四旁無倚,極似桂林之獨秀、向武之瑞岩,更小而峭”。徐霞客對獨山的南洞、北洞和西洞,都有詳實記載。其《徐霞客遊記》記載:“南門高迸如裂闕,其前有巨石,自岩頂分跨而下,界為兩門,正門在東,偏門在西南,皆有古木虬藤倒掛其上,輕風飄曳,漾翠飛香,甚異也。”獨山有一岩洞,叫獨山岩。岩洞東西寬5米,南北長18米。1989年2月南寧地區文物複查隊複查時認定為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這裡曾發現經人工加工的新石器時代螺殼,堆積層有10厘米厚。獨山,也叫清秀山。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太平府通判鄭策到過此山,並在清秀山東南邊的崖壁上題名“清秀山”和七律詩一首:“高插雲霄一股山,煙霞堆滿翠微間,清風透引岩頭冷,明日移來樹下閒,古木盤根如虎踞,老藤繞樹似龍攀,天邊風景真堪畫,惹得遊人自往還。”
匯水河景點。匯水河源於上林縣西燕鄉覃浪村弄荒莊附近,流經西燕、三里、澄泰三個鄉鎮,在澄泰鄉洋渡村注入清水河,全長36.3公里,河面平均寬17米。河上有兩座橋:朔思橋(在三里鎮水管所附近)、匯水橋(在“千軍鎮”旁)。《徐霞客遊記》記載:“由岩(獨山岩)北三里為桂(匯)水橋,溪水自西漱崖,而南崖瞰溪臨橋”。匯水河沿岸風景秀美。匯水河畔的船山,有三塊較大的摩崖石刻。一個是《千軍鎮》摩崖石刻。這一塊石刻和忻城縣古蓬鎮周安《千軍鎮》摩崖石刻一南一北同出一轍。石刻和明代鎮壓八寨起義有關。明洪武九年(1376年),忻城縣、上林縣一帶爆發八寨起義,歷經200多年朝庭都鎮壓不下。1528年,王守仁軍隊攻進八寨地區,占領了八寨總部周安。八寨農民軍利用地形山勢,並用各種植物毒素投毒,王守仁軍隊無法在周安長期占領,就把總部從周安遷到三里。嘉慶二十三年(1543年),前來鎮壓八寨起義軍的欽差飭兵備副使鄭登高在三里鎮匯水河畔刻上《千軍鎮》三個大字。在旁邊刻上《千古偉績》四個大字。在匯水河畔南邊,刻有《匯水橋畔》,系清代光緒(1871—1908年)年間上林縣知縣王方田所書。
岩溶洞穴景觀
三里洋渡風景區內岩溶洞穴較多,主要的有:
明鏡岩。舊稱韋龜岩(洞),位於三里鎮黃楚村岜學山。岩洞有上下兩層,寬敞平坦,約3000平方米。洞內有天然水潭。1637年12月28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游韋龜岩。稱讚韋龜岩(洞):“三里雖岩谷絕盛,固當以是岩冠”。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覃乃夫遊覽此洞,在潭邊鐫刻“明鏡岩”三字。《徐霞客遊記》記載:“韋龜洞,在城西十里韋龜村(今作韋歸)。韋龜之山自東南中懸,北向而對之,函蓋獨成,山水皆逆,真世外丹丘也。數十家倚山北麓,以造紙為業,棲舍累累,或高或下,層嵌石隙,望之已飄然欲仙。其西即洞門,門亦北向。初入甚隘而黑,西南下數步,透出石隙,忽穹然高盤,劃然內朗。其四際甚拓,而頂有懸空之穴,天光倒映,正墜其中。北向躋石而上,乳柱前排,內環平台,可布幾席;南向拾級而下,碧黛中匯,源泉不竭,村人之取汲者,鹹取給焉。平台之前,右多森列之柱,幢蓋駢錯,紋理明瑩;左多層疊之塊,獅象交踞,形影磊落。其內左右又可深入焉。秉炬由右西向入,漸下漸岐,而南可半里,又開一壑而出。
秉炬由左東向入,漸躋漸逾而北,可半里,又轉一竇而還。聞由右壑梯險而上,其入甚深;然覓導不得,惟能言之,不能前也。是岩外密中寬,上有通天之影可以內照,下有逢源之竅不待外求,一丸塞口,千古長春。〔三里雖岩谷絕盛,固當以是岩冠。〕況其外村居,又擅桃源、谷口之勝乎?”
琴水岩。位於三里鎮東3公里,舊琴水橋北。岩洞在山腰,洞口向南,內有平台,闊約十多米。《徐霞客遊記》記載:“琴水岩,在城東六里琴水橋之北,中支土山東南盡處也。東溪自北環山之東。土山既盡,獨露石山一拳,其石參差層沓。山南亦有數家之村。洞在村西山半,其門南向。初入窪而下,甚欹側;北進數丈,秉炬逾一隘,轉而西,始穹然中高,西透明穴,北有暗竅;當明處有平石闊三丈,臥洞底如墜,可攀而憩焉。秉炬窮暗竅,數丈而隘,躋其上,亦不能深入。乃仍出至平石,躋西穴而出,則山之西面也。下山,仍轉山前,騎而周週遊玩之。洞前稍下,其東亦開一岩,門亦南向,外高而中淺,村人積薪於中焉。其北又開兩岩,一上一下,上者在重崖,無路;下者多瀦水,然亦不能與前通也。”
佛子嶺北岩。位於三里鎮西3.5公里。洞口向北,甚豁,中迴環成潭,潭水澄碧,深不可測。《徐霞客遊記》記載:“佛子嶺北岩,在城西七里汛塘村之西。佛子嶺者,石山自西分支而東,東為汛塘、仙廟諸峰,而嶺界其間,石骨嶙嶙。逾嶺而北下,則韋龜村西塢之水,南流而抵其麓,傾入洞焉。洞門北向甚豁,中迴環成潭,潭中瀦水淵澄,深不可測,潭四周皆石壁無隙。聞其南有隙在水下,大潦雨水從北搗下,洞滿不能容,則躍而出於山南之崖。蓋南崖較高,水涸則瀦於北而不泄,中滿則內激而反射於外,其交關之隙,則中伏雲。門右穿旁竇,南抵潭東涯上。其上有石高蛩潭旁,上與洞頂不即不離,各懸尺許,如鵲橋然。坐橋下而瞰深潭,更悠然也。”
佛子嶺南岩。位於三里鎮佛子嶺之南,洞口向南。有石澗,乾涸無水,可循澗入洞。《徐霞客遊記》記載:“佛子嶺南岩,在佛子嶺之南。其門南向,前有石澗天成若槽,有橋橫其上。時澗中無水,即由澗入洞。洞外高岩層穹側裂,不能宏拓。北入洞,止容一人,漸入漸黑,而光滑如琢磨者;其入頗深,即北洞泄水之道也。蓋水大時北洞中滿,水從下反溢而出此,激涌勢壯,故洞與澗皆若磨礪以成雲。”
佛子嶺西北岩。位於三里鎮佛子嶺西北2公里。有一小溪流至洞前地穴,洞口高闊向東,居溪上。洞南有一隙,漸下漸深,尚未弄清其去向。《徐霞客遊記》記載:“佛子嶺西北岩,在佛子嶺西北一里,其門東向。韋(龜)村西塢之水自北來,又分流一澗,西抵此洞前,忽穴地下墜。洞臨其上,外門高朗,西入三、四丈即止。洞南有一隙,亦傾側而下,漸下漸黑,轉向西南,無炬而出。聞下與水遇,循水西南行,即透出後山。乃知此村水墜穴,山透腹,亦與向武(百感)一轍也。”
獨山岩。又名砥柱岩,位於三里鎮南2公里,岩如合掌而起,高10多米,闊5米。《徐霞客遊記》記載:“獨山岩,今名砥柱岩,在城南四里。此地有三獨山,皆以旁無附麗得名:一在溪東岸,與東界石山近,其山小而更峭;一在此山南五里,障溪而東環之,其山突而無奇;獨此山既高而正當其中,與向武之琅山岩相似,省中之獨秀無此峭拔,亦無此透漏也。其岩當山之腹,南北直透。南門高迸如裂闕,其前有巨石,自岩頂分跨而下,界為兩門,正門在東,偏門在西南,皆有古木虬藤倒掛其上,輕風飄曳,漾翠飛香,甚異也。岩中如合掌而起,高數丈,〔闊一丈五尺,〕平通山後〔者五、六丈。〕上有飛崖外覆,下有涌石如欄,南北遙望,眾山排闥,無不羅列獻於前。岩之中分竅西透,亦轉而北,又通一門,其內架閣兩重,皆上穿圓竅,人下竅行,又若透橋而出者。此一洞四門相通,山甚小而中甚幻也。惟東向不通。其崖外又有一門東向,而西入深亦數丈,是又各分門立戶者。”
小獨山岩。位於三里鎮東南2.5公里,與砥柱岩東西相對,洞口向南,甚深。《徐霞客遊記》記載:“小獨山岩,在城東南五里,與砥柱東西相向,夾小江而立。自砥柱東望,似此山偏與東界近;自此山西望,又似砥柱偏與西界近;自其中望之,其實兩山之去東西兩界各懸絕等也。山小於砥柱,而尖銳亦甚,極似一浮屠中立者。下亦通一門,有石跨其外而不甚高。西透小隙而上,懸崖之側,有石平峙為台。其上懸絕處,有洞南向甚深,若能梯階而升,亦異境也。”
白岩堡南岩。位於三里鎮南8公里,洞在南山之上。洞口向北,洞內分三層,甚寬。《徐霞客遊記》記載:“白崖堡南岩,在城南十六里。由洋渡北岸溯江西行,轉入山塢則堡在其中。蓋其山南北回合,又成一洞天矣,洞在南山之上,重門北向,高綴萬仞之壁,自堡中望之,即在舉首間,而無從著足。岩下石腳外插,亦開裂成紋。初開捱數隙,如升層樓,而不知去洞猶甚遠;復出重之,而後覺槍榆枋者榆樹和檀木挺立,無及於垂天之翼也。既而土人秦余至,為秉炬前導,仍從山口出,循南山之東而轉其南始拾級上,得一門東南向,是為後洞,〔正對卓筆、青獅岩諸峰。〕由洞中東北上躋,乃暗而需炬,更轉而北,其上甚峻,遙望天光中透矣,益攀躍以升,得一隙僅如掌,瞰其外辟巨門焉,則上洞之下層也。隙隘不容側身向外,只可俯眺而已。從其內更上躋,透隘而出,則洞門岍然,北臨無地,向之仰眺而莫可及者,今忽身躋其上矣。此洞甚高,呼吸可通帝座,其前夾崖下陷,以木橫架而補其闕,即堪憩托,然止可憑攬諸峰,非久棲地也。仍從內隘下,再窺其外第二層洞,亦以為不可到矣。姑以杖從隙中投之,再由故道俯級直墜,抵前遙望天光處,明炬遍燭,於洞北崖下得一穴焉。其口甚隘,亟引炬蛇行而入,其中漸高而成峽,其底甚平,數丈後宛轉東折,又數丈而北透,則其門北向高裂,有巨樹盤根洞中,偃仰臥出洞外,是為第三層洞。洞前平石如掌,上下皆危崖峭壁,轟懸無級。回首上眺,則層門重疊,出數十仞之巔者,即上洞與第二層洞也。稍懸平石而東,峽壁間有藤樹虬絡,乃猱升猿引以登。半晌,遂歷第二層外洞,前所投杖儼然在也。其洞深三丈,高五丈,嵌上下兩洞之間,而獨不中通,反由外躋。因為吟句曰:“洞門千古無人到,古乾虬藤獨為誰?投杖此中還得杖,三生長與菖坡通”。乃仍掛枝下,循平石篝火穿第三層洞入,再抵前遙望天光處,則仍還後洞腹中矣。蓋是洞如蹲虎,中空如腹,而上洞則其口也。第二層洞在其喉管之外,向從隙外窺處則喉管也。人從喉管上透,出其口,由喉管下墜,抵腹中。第三層洞為其臍之所通,故在腹之前。後洞乃其尾閭門邊,故在腹之下雲。”
青獅南岩。位於三里鎮南10公里,洋渡村東南2公里。石峰卓立,洞在山下,有東西二洞口。東洞口平坦,高、寬各約10米,上覆石幔,間有石柱例垂,洞內多穴。《徐霞客遊記》記載:“青獅南洞,在城南二十里,西南與上林分界處,路由楊渡過江,東南四里乃至。其山石峰卓立,洞在山之下,開東西二門。東門坦下,門高數丈,闊亦數丈,直透山西者約三十丈,平拓修整,下壁如砥,上覆如幔,間有石柱倒垂幔下。洞之西垂,又有石柱一隊,外自洞口排列,抵洞後西界,別成長榭;從榭中矚外洞,疏楞綺牖,牽幕披雲,又恍然分境也。西門崇峻,下有巨石盤疊為台,上忽中盤高穹。從台內眺,已不見前洞之頂,只見高盤之上,四面層回疊繞,如雲氣融結,皆有竅穴鉤連,窗楞羅列,而空懸無上處。從台外眺,則西面三岐之峰,卓筆之岫,近當洞門中央,若設之供者。由台北下,奧窟中復開平洞一圍,外峙巨石為障,下透中虛,〔若橋之度空。〕從此秉炬北入東轉,其穴大而易窮;東從腋隘直入,其竅狹而甚遠。計其止處,當〔不下十五丈,〕已逾外洞之半。此下洞之最奧處也。出小穴,復酌於西門之台,仰視上層雲氣疊繞處,冀一登,不可得。忽見其北有光逗影,知其外通,陸公令健而捷者從山外攀崖索之。久之,其人已穿入其上,從下眺,真若乘雲朵而卷霧葉也。既而其人呼曰:“速攜炬至,尚可深入。”余從之。乃從西門下,循山麓轉其北,復南向攀崖躋。山之半,有門北向。穿石竇入,則其內下陷通明,俯見諸君群酌台上,又若登月窟、捫天門而俯矚塵界矣。其上有石砥平庋,石端懸空處,復有石柱外列,分窗界戶,故自下望之,不一其竇,而內實旁通也。於是秉炬東入,愈入愈深窅,然中辟亦幾二十丈焉。東入既窮,復轉西北,得一竇。攀而北上,忽倒影遙透,有峽縱橫,高深駢沓。攀其東北,有穴高懸,內峽既峻,外壁更加削,只納接受光暉,無從升降。更從奧窟披其西北,穿腋上透,又得一門,平整明拓。其門北向,其處愈高,吐納風雲,駕馭日月,非復凡境。其北腋尚有餘奧,然所入已不甚遙。由其門出,欲緣石覓磴而下,其下皆削立之壁,懸突之崖,無從著足。乃復從洞中故道,降出至懸台下瞰處。諸君自下呼噪,人人以為仙,即余亦自以為仙也。倏明倏暗,倏隔倏通,倏上倏下,倏凡倏仙,此洞之靈,抑人之靈也?非陸公之力,何以得此!”
此外,尚有青獅北洞(岩),堡北岩,獨山村西北水岩,砥柱岩西峰水岩,後營東山洞(岩)等岩溶洞穴景觀。
農業田園山水景觀
匯水河、清水河流經三里洋渡風景區,全長10多公里,特別是在澄泰鄉下江、洋渡等村一帶,沿河兩岸形成了平地,土地肥沃,水源豐富,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農作物四季變化與四周秀美山水和諧結合,形成了獨特的田園風光。特別每年11—12月油葵花盛開季節,田園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文物勝跡
三里洋渡風景區內古今碑刻頗多,主要有:智城碑。碑址在覃排鄉愛長村智城山。刻於唐朝神功元年(697年)。該碑高164厘米,寬78厘米,碑文從右到左豎刻,凡24行真書,字徑1.5厘米,首行42字,末行32字,其餘每行47字,行文1108字。該碑是廖州大首領左玉鈐衛金谷府長上左果毅都尉員外置上騎都尉檢校廖州剌史韋敬辦所撰文一首並序。內容是盛讚智城山及其一帶風光形勝,頌揚韋敬辦文治武功。該碑是196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排為嶺南第二碑。對研究唐朝壯族發展史有著深遠的意義。
六合堅固大宅頌碑。碑址在澄泰鄉洋渡村麒麒山石牛洞。唐朝開耀二年(682年)刻成,是迄今發現的古代壯族地區最早的摩崖碑刻。全文包括序和四言頌詩二首,五言詩一首,共17行,381字,楷書。首題“澄州無虞縣(今上林縣)清泰鄉都萬里六合堅固大宅頌一首,詩一篇,並序。嶺南大首領鶼州都雲縣令騎都尉四品子韋敬辦制。”韋敬辦是唐代澄州(治所在今上林縣)刺史、澄州地區部落壯族首領。碑文敘述了韋氏家族修建大宅園的緣由,並稱頌大宅的堅固,對於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作了較為具體的描述,是研究古代當地少數民族社會歷史的珍貴資料。此外,碑文用漢文並採用漢語古詩形式所寫,且有敘述事實、描繪風物和抒發悅情的特點,可謂廣西最早的文人文學作品,是廣西文人文學之始。碑刻為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人物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漢族,明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偉大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和探險家。徐霞客經3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萬字(遺失達200多萬字,只剩下60多萬字)《徐霞客遊記》開闢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徐霞客從1637年(崇禎十年、即丁丑年)12月21日進入上林縣的思隴,22日住進三里城南外,23日住進三里城,到次年即1638年(戊寅年)2月13日離開三里,14日離開今上林縣喬賢鎮,15日從紅水河登舟而去。他在上林縣考察整整54天。這其中,他在思隴(現歸賓陽縣)考察1天時間,在三里城外住1個晚上,在三里城住整整50天,在喬賢鎮住1個晚上,在周安(現劃歸忻城縣)住1個晚上。《徐霞客遊記》中記錄上林縣的有近14000字。徐霞客考察了上林縣的地理、民族風情、歷史等。他最感興趣的是上林縣三里洋渡一帶的岩洞,他在三里洋渡一共考察了大約17個岩洞。上林縣是徐霞客在全國旅行線路上考察時間最久的地方之一。
韋厥(?—?),上林縣人(據《大清一統志》)。漢朝韋元成之後裔。唐武德七年(624年),韋厥接受唐王朝的命令,招撫了附近各分散的部落,統一在唐王朝之下。韋厥因功被封為澄州刺史,在今上林縣一帶作官,很有威信。子孫相繼,繁衍為粵西一些州縣的首領,韋姓也為最古老的壯族姓氏之一。後來他隱居於智城洞,與諸子都封侯廟食(據王象之《輿地紀勝》)。《六合堅固大宅頌碑》作者韋敬辦、《智城碑》作者韋敬一皆為其子。韋厥去世後,諸子爭嗣,《智城碑》記載韋氏兄弟為爭刺史之職,“蕭牆起釁,庭樹暌陰,蓄刃兼年,推鋒盈紀”。後韋敬辦奪得父襲職位繼任澄州刺史,管轄範圍大致為紅水河中游,上林縣全境、包括今都安、馬山、巴馬、大化、武鳴等縣的一部分。韋敬辦被朝廷封為“廖州大首領左玉鈴衛金谷府長上左果毅都尉員外置上騎都尉檢校廖州刺史”。
民俗文化
三里洋渡風景區附近有壯、漢等多民族雜居,壯族人口占80%。語言以壯語、漢語為主。各民族和睦相處,具有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情和豐富多彩的壯鄉民族文化。傳統民歌。"三月三"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千百年來經久不衰。清朝康熙年間(1654—1722年),上林縣就有民歌記載。上林縣民歌有各種各樣的唱腔。三里洋渡風景區附近三里鎮、澄泰鄉山歌別具一格。
渡河公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舉行。“渡河公”是流傳在三里鎮一帶的壯族民俗。每年農曆五月初一,三里鎮一帶的姑娘們聚集在一起,唱著山歌,製作“渡河公”。她們用多種彩布縫繡小布人,布人是明朝裝束,小布人懷中抱著一個金黃色的南瓜,“南瓜”用風乾的艾草,白芷,蒼朮等多種中草藥填充。五月初五傍晚,在清水河畔,村裡的男女老少一邊吟詠祈禱詞,一邊把渡河公掛在孩童脖子上。“渡河公”放在一艘用木片做成的小船上,點上紅蠟燭。放到河裡,讓“渡河公”船沿著清水河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