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身’指佛陀之法、報、應三身。‘三身成道’系討論佛陀之三身是同時成道,或異時成道的論題。為日本之法相宗與天台宗所立。法相宗之說載於《唯識論同學鈔》卷十之四及《略述法相義》等處。天台宗之說見諸《天台宗二百題》等書。
(1)法相宗所說︰有同時、異時二義。約同時之義而言,因菩薩在三僧祇劫中滿足自他二利功德,證一轉依妙果,所以,三身豈有前後成道之理,若實身、化身非同時成道,則前後佛果有增減的過失。《法苑義林章》卷七雲(大正45·361c)︰‘故成三佛不減不增。’故三身成道必是同時。
約異時之義而言,菩薩在十地滿心,二利之行已滿將成正覺時,實身往自在天宮,化身在知足天,實報身在自在宮;唱正覺時在知足天的化身降閻浮,是故,八相化儀皆為成事智所現。因此,《法華玄贊》卷三(本)雲(大正34·696a)︰‘果道滿已,住知足天乃至下生,成等正覺。’另外,《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四雲(卍續98·171上)︰‘自在宮中成正覺已,知足化身即下閻浮亦成正覺。’然其八相次第所現佛身是穢土化身,系對雜類之機所顯現。
要言之,當先有實身成道,其次才有八相次第,化身成道,故三身成道必是異時。但淨土化身卻是同時,此因知足以下之身是變化身,故雖未成佛,但三身無缺減之失。
上述二義,以異時義為殊勝。
(2)天台宗所說︰也有同時、異時二義。同時義,指佛果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二利功德同時成就,故自覺滿時即現套用,恰如月出,其影映萬水而無前後之別。圓佛三身是一成一切成,三佛具足三身相即,所以必是同時。因此,《法華玄義》卷七(上)明圓佛成道之文雲(大正33·766c)︰‘一成一切成,(中略)三佛具足無有缺減,三佛相即無有一異。’
異時義,謂圓佛乃三身相即,內證圓滿,赴機垂用。內證雖不簡時,但垂用必待機緣成熟,故三身不能同時成道。例如法華會座上之龍女,先在海中證得內證真身,後始往無垢世界赴機垂用。
上述天台宗之同時、異時二義,以異時義較為適當。
相關詞條
-
三身
三身,佛學術語,梵語 trikāyāh 的意譯,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稱為法身(梵dharmakāya )...
【三身】 關於三身的不同說法 -
三身[佛教術語]
三身,佛學術語,梵語 trikāyāh 的意譯,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稱為法身(梵dharmakāya )...
基本信息 古籍記載 -
成道
成道的定義是指達到真正的自知。
佛教成道 自我阻礙成道 世間的目標 意識的層面 第七層面境界 -
成道[詞語]
成道的定義是指達到真正的自知。
佛教成道 自我阻礙成道 世間的目標 意識的層面 第七層面境界 -
三身佛
三身,梵文 Trikāyāh,”即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身” 除指體貌外,亦有“聚積”之義,即由覺悟和聚積功德而成就佛...
寺院經常供奉的佛 天台宗三身佛 華嚴經三身佛 三身 因果關係 -
道
道,原始涵義指道路、坦途,以後逐漸發展為道理,用以表達事物的規律性。道dào 形聲。字從辵,從首,首亦聲。“首”指"頭"。“辵”指“行走”。“辵”與“首...
一、概述 二、‘道’的原始涵義及不斷的發展 三、作為行政管理區的‘道’ -
蜀身毒道
蜀身(yuān )毒(dú)道是指我國古代有一條從四川成都,經雲南的大理、保山、德宏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重要交通線,被稱之為西南陸地的“絲綢之路”。 ...
蜀身毒道的出現 蜀身毒道的貫通 蜀身毒道的交流 蜀身毒道的文化 -
逆身成魔
逆身成魔,屬於玄幻小說,作者,浪徒,已完成。
網路小說逆身成魔 小說簡介 章節目錄 初章閱讀 -
五河士道
輕小說《約會大作戰》及其衍生作品中的男主角。是天宮市來禪高中的二年級生。 由於過去的事件,發現自己有封印精靈靈力的能力。之後在義妹五河琴里的協助下,拯救...
角色形象 角色能力 人際關係 角色經歷 特殊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