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來歷
馬門溪龍化石,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之一,馬門溪是中國四川省宜賓地區的一個地名。1952年,那個地方正在修築公路,工人們開鑿岩石時,在那裡發現了許多像骨頭樣子的石頭,後來經過著名古生物學家楊鍾健教授仔細研究,認為這是一種過去世界上還沒有發現過的新的恐龍化石,於是他就給這種恐龍取了個名字,叫做馬門溪龍。又因為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建設過程中開山築路時發現的,按照雙名法規定,又以建設給它取了個種名,所以叫建設馬門溪龍。
身體特徵
此屬動物全長22米,體軀高將近4米。它的頸特別長,相當於體長的一半,不僅構成頸的每一頸椎長,且頸椎數亦多達19個,是蜥腳類中最多的一種。另外,頸肋也是所有恐龍中最長的(最長頸肋可達2.1米)。與頸椎相比,背椎(12個)、薦椎(4個)及尾椎(35個)相對較少。
各部位的脊椎椎體構造不同:頸椎為微弱後凹型,腰椎是明顯後凹型,前部尾椎是前凹型,後尾椎是雙平型,前部背椎神經棘頂端向兩側分叉,背椎的坑窩構造不發育,4個薦椎雖全部癒合,但最後一個神經棘部分離開。腸骨粗壯,其恥骨突位於腸骨中央;坐骨纖細;脛腓骨扁平,脛骨近端粗壯,長度相等。距骨發育,其上面的脛腓骨關節窩很發育,故中央突起很高,蹠骨短小,後肢的第Ⅰ爪粗大,各趾骨的形狀特殊。
馬門溪龍分類
馬門溪龍屬主要有兩個種:一為合川馬門溪龍,發現於四川省合川縣和甘肅永登;另一個為建設馬門溪龍,發現於四川宜賓。所有馬門溪龍都是淺水棲息者,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水深約20米的湖泊中度過的。這些龐大的蜥腳類藉助水的浮力以支撐其笨重的軀體,鼻子和眼睛長在頭頂,類似現代潛艇的潛望鏡,只要頭頂微露水面,既可進行呼吸,又可窺測周圍水面的動靜,能長期呆在水下,需要時再選擇有利時機上岸,以避免兇殘的食肉類恐龍的突然襲擊。馬門溪龍主要靠水中的藻類和富有營養的柔軟植物生活,有時也可能捕食一些軟體動物和小魚。
馬門溪龍在蜥腳類演化史上屬中間過渡類型,為蜥腳類恐龍繁盛時期(距今1.4億年的晚侏羅世)的早期種屬,在侏羅紀末全部絕滅。
身體部位功能
一九九六年前,當有羽毛的恐龍還沒有被發現以前,如果要論中國最重要的考古學發現,相信就不提馬門溪龍不可了。馬門溪龍是至今為止頸部最長的恐龍,身體的長度有22公尺,不過,其身體長度的一半已經被11公尺長的頸部占用。馬門溪龍的發現大大地震驚了考古學界,因為馬門溪龍的結構不只是牽涉到古生物學的範疇,而更牽涉到建築設計工程學理論。在那年代,曾經出土過頸部最長的恐龍就必數梁龍;縱使如此,梁龍頸部只不過占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一。要支撐11公尺長的頸部,理論上身體長度一定要達到至少30公尺,否則會造成身體重量不平均。然而,馬門溪龍的身體設計卻完全能夠克服以上的問題。
長頸
長頸究竟有什麼實際用途?其中一項是進食時可涉及範圍:長頸實際上並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對恐龍自己方便。根據一般蜥腳類恐龍骨骼構造的電腦模型測試,占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一以上的頸部只有20°(三維立體X,Y,Z軸)。不過,長頸進食時可涉及範圍會比較大,換句話來說,馬門溪龍只需要微微擺動頸部,就能夠攝食地面上很大的範圍。(在此講句題外話)最近的研究報告顯示大部分蜥腳類恐龍都沒有把頭抬到高空,涉食樹幹頂端樹葉的能力。由此可見,大部分蜥腳類恐龍進食的方法都是傾向於攝食地面上的低矮植物。
脊椎骨
由於要支撐11公尺、占身體長度一半的頸部,馬門溪龍頸部上的頸椎骨跟大部分蜥腳類恐龍不同,它的頸椎骨有長長的骨椎條伸出,直接跟前幾塊頸椎骨融合在一起。這個特徵不利於大幅度移動頸部,顯示1億4500萬年前的馬門溪龍頸部活動僵硬。超過22公尺的體長卻只有20公噸的體重,能夠做到「大而不笨」,完全是因為它的骨骼中空。順帶一提,馬門溪龍的牙齒是圓釘狀而不是蜥腳類恐龍中較為常見的"契"狀。
尾巴
馬門溪龍的尾巴也占了身體另一大部分,尾巴可以以超音速揮動(電腦模型測試),發出猶如海軍大炮的威力,可作防禦之用。建築設計工程學家表示,馬門溪龍的頸和尾巴,加上身體部分,就好像一座吊橋(金門橋、青馬大橋)。脊椎骨就如吊橋的鋼纜,發揮支撐頸和尾巴的作用,把重量傳至身體部分,腳及地面。身體部分就像橋塔,起把重量傳至地面的作用。馬門溪龍的吊橋模型並不平不衡,因為它的頸和尾巴長度並不平均,頸較長尾巴較短。但以目前的工程技術,要建造如馬門溪龍的吊橋十分困難。
世界著名化石盤點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遺體或遺蹟,最常見的是骸骨和貝殼等。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並能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保存在地殼的岩石中的古動物或古植物的遺體或表明有遺體存在的證據都謂之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