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img/b/e1b/nBnauM3XwQzM3ATN3MDNxEzN2QTM5ETM4ITMxADMwAzMxAzLzQ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三百山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發現。
1985年被安遠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自然保護區。
1993年5月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規劃公園面積7236公頃。
1995年7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2000年6月被全國保護母親河工作領導小組列為“首批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生態教育示範基地。
2002年5月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四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江西省安遠縣東南部邊境。地理坐標為:東經115°14'56",北緯25°00'07"。東鄰尋烏縣,地跨濂江鄉、風山鄉、鎮崗鄉、新園鄉。
地質地貌
![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img/c/7b5/nBnauM3X3YzNwMTNxQjMygzN4ETM5cDM0EDMwADMwAzMxAzLyI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武夷山南端西坡余脈與南嶺東端北坡余脈綿延交錯地帶,主要由寒武―震旦系燕山期地殼上升條件下,經過侵蝕切割形成的中、低山地貌。整個地勢由東向西傾斜,主峰十二排海拔1169米,最低點東風水庫出水口海拔320米。在造山運動中,由於同時受到來自東南--西北方向和南--北方向構造動動力的擠壓,加上強烈侵蝕切割,形成懸崖峭壁林立,流泉飛瀑雲集,深澗劍河無比、奇山怪石千姿百態的特殊地貌。切割深度達400-600米,山坡形成瀑布。千米落差高達60-70米,甚至達100米以上,河谷沿斷層發育呈斷層谷。
土壤
土壤成土母岩主要是中性火山岩及正常沉積岩,底部見有碳質砂岩,長石石英粗砂岩夾薄層含碳粉砂岩。邊緣零星有板岩出露,大部分片理化,片理走向近東西,傾角40度左右。山頂、中山上部及部分峭壁附近為殘積發育的暗色粗骨土,山腰陡坡為石質土,陡坡為石礫及花崗岩半風化物,海拔500米以下為山地紅壤,海拔500-800米為山地黃紅壤,海拔800米以上為山地黃壤或山地黃棕壤。
氣候
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氣候多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1°C,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低5.8°C,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3.3°C,無霜期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680。3-6月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53%,相對濕度大於80%,年日照時數1622小時。
水文
三百山主要水係為鎮江河,系東江源頭。主河流全長14千米,流域面積125平方公里。在西部峽谷河段已修建東風水庫的拱型混凝土攔水壩,壩高45米,庫容量1100萬立方米。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img/6/08d/nBnauM3X0ETOwgzM5MDNxEzN2QTM5ETM4ITMxADMwAzMxAzLzQ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三百山植被類型屬中國東南部原生型常綠闊葉林及中山針闊混交林。森林覆蓋率達98%。負氧離子濃度最高達7萬個/cm²。由於海拔不太高,植被垂直分布不明顯。但由於山巒起伏,地形複雜形成多種多樣的森林群落,植被主要類型有: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及山地矮林等。
植物資源
三百山2007年有木本植物116科、755種,天然分布的高等植物2000餘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有禿杉、水杉、銀杏、觀光木、野茶樹、杜仲、傘花木、白桂木、紅豆樹、南方紅豆杉、伯牙樹、擬樂木蘭等20餘種;列入省級重點保護的樹種有青錢柳、東京白克木、樂昌含笑等40餘種;還有珍稀草本植物八角蓮、金線蓮、七葉一枝花等。
動物資源
三百山動物資源據調查各類動物達400餘種,其中兩棲類9種,爬行類18種,鳥類26種,獸類42種。其中脊椎動物148種,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9種。
主要景點
熱泉河湯谷
熱泉河湯谷溫泉總占地面積為35000平方米,2012年開放有室內SPA水療區,健體藥療區,魚療區,足浴區,美食娛樂區,洗浴區,主樓休息區,溫泉水全部系地熱自然溫泉直接由地下引入池內,最高溫度可達79℃。熱泉河湯谷溫泉水中飽含鋰、鋅、碘、偏矽酸等多種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珍稀礦物質,其中偏矽酸含量極為豐富,高達122mg/L。
福鰲塘瀑布
福鰲塘瀑布位於福鰲塘之北0.5公里處,瀑布落差近百米。瀑布右側約50米處,有一巨石,是一天然觀瀑台,可容數十人;石台邊緣奇樹橫生,形成開然欄桿,可供遊人憑欄賞瀑。
天印奇松
天印奇松景點位於福鰲東側岩脊上,面積2.75平方公里。海拔500至1169米,森森覆蓋率99%以上。周圍主要景物景觀有同心樹、三百山林海、南山積雪、鷹愁崖、劍尖峰、虎臥石等。
東升圍
![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img/2/464/nBnauM3X3YjM3EzNwQDNxEzN2QTM5ETM4ITMxADMwAzMxAzL0Q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東升圍是贛南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圍屋,是一座具有客有建築藝術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土圍子”,圍屋呈“回”字型。此圍建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由當地“二品武功將”陳朗庭所建,至今已有158年歷史。圍子外貌雄偉壯觀,坐東朝西,長87米,寬65米,占地面積10391平方米,圍子四欠妥均建有高出一層的炮樓。圍屋高9.3米,炮樓高13米,牆厚1.3米,共有四層。圍內共有房屋299間,有七扇大門進入,七條街道在圍內環繞相通,四通八達。
知音泉
知音泉位於福鰲塘瀑布下游約2.5公里處,面積2.32平方公里。密林深澗中一形如豎琴的巨大石屏,石屏兩側各有一瀑布。北側的瀑布落差10餘米,三坎三曲。南側的瀑布五疊,落差百餘米。高低大小不同的兩個瀑布從石屏兩側相向匯入石屏前的深潭。周圍主要景物景觀有福鰲塘瀑布、龍潭、金龜飲泉、伯牙聽琴等。
歷史人文
名稱由來
![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img/f/9bb/nBnauM3XzUzN0YTNyQDNxEzN2QTM5ETM4ITMxADMwAzMxAzL0Q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據辭海記載:“東江,珠江支流,東源尋烏水,西源九曲河,均出自江西南部的安遠”。《二十五史·明史》云:“安遠府南有三百坑水下流廣東龍川縣”。民間也有歌謠唱道:“江西九十九條河,只有一條通博羅”。這條河就是由三百山坑水匯集而成的鎮江河。鎮江河出境後,便流經定南的九曲河,進入廣東的龍川縣,匯成了珠江的支流——東江,成為香港同胞的飲用水。這條流經廣東博羅匯入東江流進香港的河就發源於江西省南部安遠的三百山。
三百山名稱由來普遍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清代以前,山民們為躲避戰亂,他們分別在三百山的三百三十個山頭搭建了三百三十個山寮,在那裡墾荒種田,得以安生,330多個山寮尤如群星撤落在三百三十座山頭,所以叫做三百山。另一種說法是,相傳在晉朝,在當地有三位高人名叫陳均望、楊劍、胡山,三人從小拜師學武術和法術。他們生活的年代又是戰亂時期,所以他們三人就用學來的法術“點豆成兵”幫助當地百姓免受土匪、強盜的侵犯。(“點豆成兵”之意就是說把紅豆、綠豆、黑豆三色豆子放在簸箕,然後念動咒語豆子頃刻之間變為神兵勇將。)由於三公為當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如尋醫問藥,殺富濟貧等等,深得百姓擁戴,在他們得道成仙之後,當地老百姓就在東風湖邊上建廟一座,以祭祀之用,取名為“三伯公廟”,將山名也改為“三伯公山”,又因為在安遠地方方言中的“伯”和“百”讀音相同,所以叫“三百山”。
神話傳說
傳說古時候,有位仙女思凡攜琴來到人間,在福鰲塘下結識了一位落魄的書生,通過交往,仙女與書生產生了感情,並結為了夫妻。此事後來被玉帝知道後,斷然反對,便派天兵天將下凡拆散他們,仙女和書生都不願意離開彼此,天兵天將便把仙女手中的瑤琴搶了過來,插在他們中間,並將瑤琴化成石琴,把他倆隔開,這時仙女知道,要以人的形態和書生在一起是不可能了,於是便把自己和書生化成兩條瀑布,匯合在石琴下的深潭中。這樣他倆又結合在一起了,兩條瀑布發生的聲音如琴音,如歌聲,好像在向人們訴說他倆真摯、永恆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