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猿寓四勿

中國儒學文化博大精深,積澱深厚,在人文領域影響深遠。清代無名氏的牙雕作品“三猿擺件”就應合了《論語》中“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之意。

崇尚禮治的先秦孔儒學說,至漢武后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的最高教條,主宰了中國兩千餘年;到宋、明、清時期業已成為我國傳統文化思想的主體,因此反映到當時的民間雕刻藝術品上,亦多有浸潤和折射著孔學的說教和倫常。
說猿、看猿、聽猿說猿、看猿、聽猿
圖中為清代無名氏刻家用象牙圓雕後,又將毛髮部塗染成棕黃色的三猿擺件,高均為8厘米。因猿猴極具靈性,又善模仿,且與人類有著諸多相近之處,故深受古人愛憐,常被文人、畫家、刻匠的刀筆以擬人手法,將欲曉之於人的倫理綱常賦予其身。古匠人以細膩流暢的刀法,精湛圓熟的雕技將這組挺腰蹲坐的猿猴刻劃得目光炯炯,茸毛纖毫畢現。而其舉止卻不落常猴之狀,看似十分滑稽怪誕,但細細咀嚼,又合禮數常倫。古人正是用擬人法將《論語》中孔子的經典說教通過三猿形象的肢體語言傳遞給了賞鑒者。
瞧這猿仨,一猿雙手遮目,一猿雙手掩耳,一猿雙手捂口,正應合了《論語》中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之教條。至於第四條的“非禮勿動”,因古人在比事喻物時常將三、五、六、八、九視作吉祥之數,而忌諱直陳“四”。故其中雖未見著與之相象形的雕物,但從三猿文靜得體的舉止,端莊儒雅的坐相,循規蹈矩的姿態與神韻中又概括吻合了“非禮勿動”的聖人教誨。
解讀賞析著“三猿寓四勿”的牙雕精品,在享受了古代雕刻藝術美的同時,也享受到蘊涵其間的意境美,不能不為古藝匠的別樣構思而撫掌喝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