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國家公園

三清山國家公園

三清山國家公園位於玉山、德興兩縣交界處。三清山國家公園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三清山國家公園因山有三峰,名為玉京、玉華、玉虛,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巔,故名三清山國家公園。三清山國家公園南北狹長,約56平方公里,由於長期地貌變化,形成了三清山國家公園別具一格的奇峰怪石、急流飛瀑、峽谷幽雲等雄偉景觀。

基本信息

公園歷史

三清山國家公園三清山國家公園

三清山國家公園為歷代道家修煉場所,自晉朝葛雲葛洪來山以後,便漸為信奉道學的名家所嚮往。最先在三清山國家公園修建道觀的為唐朝信州太守王鑑的後裔。唐僖宗時(873~888年)王鑑奉旨撫民,到達三清山國家公園北麓,見到此山風光秀麗,景色清幽,卸任後即攜家歸隱在此。

到宋朝時,其後裔王霖捐資興建道觀,成為道家洞天福地。延至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王霖後裔王祜又在三清山國家公園大興土木,重建三清宮。從登山處步雲橋直至天門三清福地,共興建宮觀、亭閣、石刻、石雕、山門、橋樑等200餘處,使道教建築遍布全山,其規模與氣勢,可與青城山、武當山、龍虎山媲美。因此,三清山國家公園有“露天道教博物館”之稱。

風景名勝

三清山國家公園三清山國家公園

三清山國家公園風景名勝資源豐富,種類齊全,規模宏大,景點眾多。全三清山國家公園依自然地勢,三清山國家公園可分為五大景區(按景點分布可分為七大景區)。

三清山國家公園東部景區

金沙鎮在三清山國家公園東北方向,是三清山國家公園的東大門,亦是三清山國家公園東部景區的起點。東部景區以水和遠眺景色見勝。自金沙鎮向西,即為冰玉洞、冰玉洞瀑布。沿山路向南,小龍潭、玉簾、石門、吊橋等奇偉幽險,各具風姿的瀑布,排列其間。此處向上眺望,可見玉京、玉華、玉虛三峰峻拔而立。向南則可遠見玉台女神、三排尖、巨蟒出山、三龍峰諸景。

三清山國家公園中部景區

從東部一條古老的磴道步上4公里,即到中部景區的風門(又名玄關)。中部景區以石、松、雲及古建築、古石雕著稱。在風門抬頭東望,銀瓶石頂端有天生石指,稱為神仙指路,由此上山2.5公里,經千步門、百步門,到天門。一路可觀賞清都吊橋、桂冠嶺、結須岩、天寶石、神仙曬銀、醉羅漢、望天蛤蟆、仙果石等怪石奇景。登上天門,即進入三清福地。三清福地為三清山國家公園的中心,海拔1460米,三清宮建於此。周圍有風雷石塔、靈濟廟、龍虎殿、飛仙台、方士羽化壇等古建築。三清宮有路直達最高峰玉京峰,相距僅2公里,為三清山國家公園觀日出最佳處。三清宮附近為平頂松薈萃之地,形態各異。如虬龍飛騰、華蓋張開、鳳凰展翅、連理同根。雲霧時飄時散,似在天上仙鏡。

三清山國家公園西部景區

由三清福地的飛仙台而下,沿水樂坑石磴西下,便到了三清山國家公園的西部景區。西部景區以山峰、瀑布、古樹稱奇。有形象逼真的石峰,如雄獅滾球、百鳥朝鳳、墨熊石、夜鶯石、鹿角石、雞冠石、合歡峰等;有寬約40多米、落差20餘米,宛如白玉屏風的八磴龍潭瀑布;有高達30多米、似紅錦高懸、艷麗無比的二橋墩紅瀑;有罕見的華東黃杉、福建鐵杉等名貴樹木。真是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三清山國家公園南部景區

從坪溪沿南清溪而上,抵梯雲浦,是為南部景區。南部景區以峰巒造型奇特、形象生動逼真聞名。在梯雲浦,可觀看山景,形似觀音聽琵琶,沿梯雲嶺上攀約2.5公里,到達梯雲岩,近有觀景台,四周山景盡收眼底。如鴿峰、貓峰、猿峰、狐峰、魔頭峰、韋馱峰、朝天峰、火炬峰、躍魚峰、雙龍峰、龍門峰等。由此再上行1.5公里,過了棧道,登上玉台,即見高達80多米的三清女神峰。它端坐於玉台之下,形象逼真,實為天工造物之奇蹟。越過游雲峽,到達玉皇頂,奇峰林立,峰下有三龍出海峰,玉京峰亦高聳可見。最奇特的是東北有高達100多米的巨蟒出山峰,引伸頭部,高昂而視。其形其景,令遊人駐足觀賞。南部景區集三清山國家公園風景的精華,切莫遺漏。

三清山國家公園北部景區

三清山國家公園近年來開發北部景區,並新建南北景區的通道,並大量建有各種旅遊設施。從玉山縣上山,可很方便的通游全山。然三清山國家公園地廣人稀,以參加旅行社或結伴同遊為宜。

旅遊指南

三清山國家公園三清山國家公園

三清山國家公園九大景區:南清園萬壽園西海岸陽光海岸玉京峰三清宮西華台三洞口石鼓嶺玉靈觀

三清山國家公園十大絕景:司春女神巨蟒出山猴王獻寶玉女開懷老道拜月觀音賞曲葛洪獻丹神龍戲松三龍出海蒲牢鳴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