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榆樹狼鰭魚
三棵榆樹狼鰭魚: 這個名字是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魚類專家馬鳳珍和吉林省地質礦產局區調所的工程師孫嘉儒,在1988年根據在吉林南部的通化市三棵榆樹下叫樺皮甸子組地層中發現的標本建立的。當時他們將這一標本定為三棵榆樹亞洲魚。1995年金帆等將其歸入狼鰭魚。同年金帆等還把在建昌縣喇嘛洞叫九佛堂組的地層中發現的一種魚類也歸入三棵榆樹狼鰭魚。
基本信息
信息
中文學名:三棵榆樹狼鰭魚
拉丁學名:Lycopterasankeyushuensi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綱:真骨魚亞綱
目:狼鰭魚目
科:狼鰭魚科
屬:狼鰭魚屬
中文名稱:三棵榆樹狼鰭魚
拉丁學名:Lycopterasankeyushuensis
化石年代:早白堊紀
地層層序:九佛堂組、下樺皮甸子組
生物群落:熱河生物群
化石分布:遼寧建昌喇嘛洞、吉林通化三棵榆樹
命名年代:1988年
命名學者:馬鳳珍、孫嘉儒
特徵描述
三棵榆樹狼鰭魚體呈紡錘形,頭長略大於頭高,與體高近相等。全長約為頭長的5倍,體長為體高的4倍。尾柄長與高之比約為1.5。額骨窄長,其長度在成體中可達寬度的兩倍以上。頭後側部有顳窗。上、下頜長。上頜骨口緣平直,後端略彎曲,其上覆有輔上頜骨。齒骨低平,無冠狀突。除前上頜骨外,口緣及口內各骨片上著生的牙齒較狼鰭魚其他種類細小。頭部其他骨片與戴氏狼鰭魚等的非常相似。脊椎總數45—47枚,其中尾部椎體23—24枚,有肋骨19—20對。胸鰭長大,向後平伸幾達腹鰭起點,鰭條最內側一根粗大,不分叉。腹鰭腹位,距臀鰭略近,鰭條約6根。背鰭起點稍後於臀鰭,臀鰭大於背鰭。尾鰭分叉較密集。圓鱗,鱗焦位居中央,基區有微弱的輻射溝。
分類研究
三棵榆樹狼鰭魚是1988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魚類專家馬鳳珍與吉林省地質礦產局區調所的工程師孫嘉儒,根據在吉林通化市三棵榆樹下樺皮甸子組地層中發現的標本建立的。當時他們將這一標本定為三顆榆樹亞洲魚。1995年金帆等將其歸入狼鰭魚屬。同年金帆等還把在遼寧建昌喇嘛洞九佛堂組地層中發現的一種魚類也歸入三顆榆樹狼鰭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