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狼鰭魚

戴氏狼鰭魚

戴氏狼鰭魚為一種已經滅絕的真骨魚類,化石多發現於中生代的晚侏羅紀—早白堊紀熱河生物群。1880年法國魚類專家索瓦士(H. E. Sauvage)根據發現者的名字對該種魚進行命名。戴氏狼鰭魚體呈紡錘形,背緣較平直,牙齒呈細小錐形,為淡水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戴氏狼鰭魚
戴氏狼鰭魚化石戴氏狼鰭魚化石

拉丁學名:Lycopteradavidi
化石年代:晚侏羅紀—早白堊紀
地層層序:九佛堂組、義縣組
生物群落:熱河生物群
化石分布:遼寧省凌源大新房子、朝陽梅勒營子
命名年代:1880年
命名學者:索瓦士(H.E.Sauvage)

發現命名

1862年,戴維神父來到中國。除了傳教,戴維此行的目的還有替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收集標本。1863年,
戴氏狼鰭魚化石戴氏狼鰭魚化石
在今遼寧省西部凌源市大新房子附近,戴維從當地村民手中獲取了幾塊魚化石。戴維本人對魚類和古生物並不精通,因此,他把化石轉交到法國魚類專家索瓦士(H.E.Sauvage)手裡。1880年,索瓦士發表論文稱,化石上的小魚是科屬的一個新種,為了感謝戴維神父,索瓦士用戴維的名字給這一新種命名。(索瓦士研究的正型標本在1968年被認為已丟失)不過,索瓦士的分類並不準確。直到1901年,英國著名的魚類學家伍德華指出,化石上的魚實際上應歸入狼鰭魚屬,但為了和以前的命名一致,同時紀念一年前去世的戴維神父,魚的種名仍然不變。

特徵描述

戴氏狼鰭魚體呈紡錘形或長紡錘形,背緣較平直。頭大,頭高與體高約相等。頭部膜質骨具有薄閃光質層。頂骨大,頂骨後部並不被上枕骨分開,戴氏狼鰭魚的這一特徵,保留了真骨魚類的原始類型。
戴氏狼鰭魚復原圖戴氏狼鰭魚復原圖
上-間顳骨不十分發育。具顳孔。最大耳石位於聽壺內,呈五角形或六角形。口裂中等大小,上頜骨長大,前上頜骨很小,輔上頜骨一塊,齒骨大,在口緣及副蝶骨腹面均生有細小錐形齒。鰓蓋骨大,橢圓形。有喉骨板。椎體骨化完全,仍保留有較大的脊索穿孔,最前端脊椎未特化。戴氏狼鰭魚的椎體數目變化較大,總數為41—47個,其中尾部椎體20—24枚。肋骨18—20對。背鰭前方的神經弧未癒合,其上方有一列上神經棘,具有上髓弓小骨。背鰭起點位於臀鰭起點以後或相對,尾鰭分叉大,叉裂淺,分叉鰭條多為16根,常有為上骨。無棘鱗。尾正型,尾椎末端向上歪。圓鱗,核居中央。

比較討論

戴氏狼鰭魚是狼鰭魚屬中了解最詳的一個種,已為許多古生物學家所描述或補充訂正。Greenwood(1970年)等人都曾認為戴氏狼鰭魚是米氏狼鰭魚的同物異名。而金帆等幾位古生物學家則持反對意見:米氏狼鰭魚的頭骨比戴氏狼鰭魚的長而尖,如此歸入同物異名與實際不符,且有礙狼鰭魚屬其他種類與模式種的深入比較。Takai(1940年)指出德永氏狼鰭魚為戴氏狼鰭魚的同物異名,劉憲亭、馬鳳珍則認為德永氏狼鰭魚應該作為一個獨立的種,並指出德永氏的胸鰭長等有別於戴氏種的特徵。金帆等人比較化石標本,認為德永氏狼鰭魚與戴氏狼鰭魚顯示更多的是過渡性特徵,可能是由於地殼活動劇烈或火山噴發頻繁等環境變化或隔離造成了同種魚類不同種群之間較大的形態差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