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張店鄉

三張店鄉

三張店鄉位於項城市西南部,距市區36公里,緊靠106國道,阿深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並設有出口處,泥河橫亘東西,交通便利,通訊便捷,電力充足,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全鄉有25個行政村,79個自然村,51192口人,50709畝耕地,是遠近聞名的“醬菜之鄉”和“防水防潮大鄉”。

基本信息

歷史區劃

三張店鄉三張店鄉
據傳,明朝,由太康縣西南張莊遷來張姓在此開鹽店;由孫店南虹河沿章莊遷來章姓;由縣城(今秣陵鎮)西北遷來臧姓,共居一村,因名。1965年,由李寨、賈嶺、孫店、城關四個區劃部分大隊,成立了三張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三張店鄉。

位於市境南部,東鄰秣陵鎮,西鄰李寨鎮,東南鄰賈嶺鎮,西北鄰孫店鎮。2006年,轄25個村委會:三店村、大丁村、新寨村、張寨村、李莊村、坡龔村、田集村、紀韓村、綽劉村、夏寨村、陳張村、楊樓村、盛營村、黃莊村、夏莊村、任莊村、大趙村、楊崗村、賈代村、大曲村、石廟村、馬莊村、張莊村、雙黃村、裴莊村(80個自然村)。鄉政府駐三張店。

基本介紹

三張店鄉三張店鄉
三張店鄉位於項城市西南部距市區40餘公里,東鄰老城鄉,南接賈嶺鎮,西連李寨鎮,北與孫店鎮接壤,境內有泥河、草河、幸福河、長虹運河流經106國道、五李公路越境而過;鮑肖路、賈丁路呈。十。字型骨架縱貫全境,交通便利,環境優美。鄉政府設在三張店全鄉有25個村委會。79個自然村。203個村民組。11569戶59791畝耕地。

境內有古遺址神童寺屬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農業方面2001年建成占地300的美國提子高科技示範園區、2001年該鄉被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十名為“科普示範鄉現2002年該鄉美國提子葡萄被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認證為“無公害產品”全鄉建有優質小麥基地5萬畝。優質芝麻、大豆基地6000畝。優質瓜菜基地8000畝,形成了規模化、區域化的種植格局畜牧業得到快速發展.2000年3月建成的占地120畝的項城市波爾山羊繁育基地。存欄波爾山羊、亞洲黃羊、瑞士奶羊等2500多隻規模養殖場發展60家,大牲畜存欄1500頭,生豬存欄10萬頭,雞、鴨20多萬隻。

在鄉鎮企業方面、有三星鑄鋼廠、田字醬菜公司、小龍人麻花廠、三興編織袋廠等企業160多家,主要產品有緊線鉗子、離合器、醬菜、麻花等。形成了蔬菜加工、麵粉加工、油品加工、食品加工林木加工等近農加工業區域化發展的格局。

結構調整

三張店鄉白蘿蔔

按照“種養並舉、產業經營”的調整思路,積極引導民眾,調整農業結構,為民眾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

全鄉共種植辣椒、白蘿蔔等優質蔬菜6000畝,栽植優質雜果4000畝,簽訂訂單白芝麻2000畝。

農業產業化鏈條不斷拉大,以田宇醬菜公司為龍頭,形成了蔬菜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近農加工業體系,帶動全鄉發展醬菜加工戶500多家,實現產值1500多萬元。同時,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現有規模養殖場120個,養羊場11個,養牛場2個,養雞場48個,發展專業養殖村10個。

其中波爾山羊繁育場是項城市最大的波爾山羊繁育基地,現存欄2500多隻,被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為“無公害繁育基地”。

產業發展

三張店鄉葡萄
在農業生產方面,該鄉種植結構調整加快,建成了萬畝紅提種植基地,美國提子葡萄被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認證為“無公害產品”,並被省科協命名為“科普示範鄉鎮”。

鄉鎮企業方面,已形成醬菜加工、麵粉加工、油品加工、食品加工、林木加工等近農加工業區域化格局。是遠近聞名的“醬菜之鄉”和“防水防潮大鄉”。全鄉有大小防水潮公司800多家,每年外出務工人員1.5萬人。

按照“工業興鄉、民營為本”的經濟發展思路,最佳化投資環境,營造投資樂土,走出了一條個體起步、政府引導、規模經營、區域發展的路子,初步形成了醬菜、皮毛、手工製品、麵粉、油料、板材、鑄造、製革等加工體系,開發出了一批高科技拳頭產品。田宇醬菜公司產品遠銷到蒙古及湖南、湖北、四川、天津等地,深受客戶青睞。

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現有規模養殖場120個,養羊場11個,養雞場48個,發展專業養殖村10個。其中波爾山羊繁育場是項城市最大的波爾山羊繁育基地,現存欄2500多隻。2003年疲和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為“無公害繁育基地”。

城鎮建設

堅持“建管並重”的原則,突出小而精,打造精品城鎮,著力對鄉駐地的主要交通要道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四縱四橫”網路道路已形成,全鄉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堅持“建管並重”的原則,突出小而精,打造精品城鎮,對主要街道進行了硬化、綠化、亮化,同時高標準建成了老年公寓、便民服務大廳、集貿市場、糧油購銷中心等。

黨建工作

三張店鄉三張店鄉
三張店鄉位於項城市西南部,總面積61.55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78個自然村,5.0791萬畝耕地,5.0782萬人,1164名黨員。項城市三張店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三個文明”建設,堅持“以黨校促黨建,以黨校促作風轉變,以黨校促經濟發展”的工作思路不動搖,使全鄉黨員幹部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為全鄉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大提速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為全面推進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體做法是: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把基層黨校建設擺上黨委的重要日程

三張店鄉距項城市區西南36公里處,位置偏僻,信息閉塞。部分黨員幹部對黨的歷史、黨的性質、黨的宗旨、黨的基本路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重大決策等內容知之甚少,嚴重影響了黨的政策在農村中的貫徹執行,直接導致了經濟發展緩慢。該鄉黨委通過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一致認為:只有充分利用鄉黨校的陣地作用,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十六大精神、黨的方針政策等等,才能統一思想,把精力集中到經濟建設上來,為此,該鄉先後召開專題黨委會20多次,研究黨校建設問題。成立了由鄉黨委書記劉家顯任組長的黨校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三張店鄉關於爭創先進基層黨校工作實施方案》,制定了具體目標工作措施,並成立了由政工書記任組長的理論教導組,具體負責日常的培訓和宣傳工作。同時,在25個行政村設立流動黨校,真正使黨校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民眾,虛心向農村黨員幹部學習,並大力宣傳黨的重大方針政策、新時期先進人物事跡及致富信息,增強民眾的政策觀念、思想觀念和致富能力。

三張店鄉三張店鄉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創建先進基層黨校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要使黨員幹部的先鋒隊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成為經濟發展的領頭雁,關鍵是思想陣地建設”。為此,該鄉在黨校基礎設施建設上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

1、投資100多萬元建成了高標準的鄉基層黨校,可容納400多人,並添置了辦公桌、辦公椅、檔案櫃、擴音機、電視機、VCD、攝像機、電教設施等基礎設施;各種制度、宣傳標語、教員職責等規範上牆。
2、投資15萬元在鄉高科技示範園區建立黨員幹部活動實踐基礎,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術就地“消化”。
3、在行政村設立黨員活動室,在農閒、陰雨天、節假日等號召黨員回“家”看看,交流思想,認真學習黨的政策,各種致富信息等等,摒棄了農閒、陰雨天、節假日賭博的壞習慣。

三張店鄉三張店鄉
加大學習培訓力度,為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搞好基層黨校建設,學習培訓是關鍵。工作中,狠抓了六個方面,爭取在工作落實上下功夫,在作用發揮上求實效。

1、加強正面宣傳。加強宣傳是我們黨的傳統優勢和一大法寶,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削弱。該鄉充分利用黨校、黨員活動室,宣傳欄、閱報欄等形勢,大張旗鼓地宣傳黨的基本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使全體黨員和廣大公民能夠經常地、自覺地受到黨員的知識的宣傳教育。

2、加強對鄉黨員幹部的培訓。下發了《三張店鄉關於在黨員幹部中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的決定》,規定了學習時期和學習方式,要求鄉黨員幹部“日練百字,周寫一記,月寫一文,年寫總結”,並把此作為年終考核的依據。已收到心得筆記261篇。

3、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按照“堅持標準、嚴把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要求,每年春秋兩季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重點學習黨的性質、宗旨、路線、方針、政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等內容。從2001年起,已舉辦7期培訓班,培訓人員達240多人,正式入黨人員達126人。

4、加強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培訓。按照“雙強”黨支部書記的標準,加大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培訓力度,增強他們帶領民眾致富的能力。全鄉已有20名村黨支部書記達到“雙強”標準。田集行政村黨支部書記董世昌創辦的“田宇”醬菜公司,帶動全村及鄰村發展蔬菜加工戶250多戶,人均純收入達10000多元,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致富村”。他本人多次被周口市委、項城市委評為“雙強”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三張店鄉三張店鄉
5、加強對村級後備幹部的培訓。本著把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優秀分子培養成“雙強”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成“雙強”村黨支部書記的原則,由行政村推薦、鄉黨委考察,對村級後備幹部進行培訓,建立村級後備幹部人才庫。已有126人被選進後備幹部人才庫,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6、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採取聘請專家講解、黨員電化教育、農村致富能手傳授經驗的方式,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增強農民的致富本領。已舉辦農民科技知識培訓班30多期,培訓人員達3600多人次,全鄉發展優質蔬菜8000多畝,小雜果4000多畝,脫毒土豆3000多畝。

黨校陣地作用的發揮,使全鄉黨員幹部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全鄉比工作、比干勁、比貢獻的氛圍進一步形成,經濟得到快速發展。2003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完成2526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4100萬元;農業總產值111600元;財政收入3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3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