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重複

“三度反覆”是訊息特有的一種敘述方式。具體指的是,從標題至導語,再到主體,三次重複敘述同一新聞事件。標題第一次用一句話報導新聞事實,起索引作用;導語第二次敘述同一新聞事實,補充標題,吸引讀者;主體第三次敘述同一新聞事實,補充導語,完全打開包袱。

三度統一

敘述的統一性凸顯訊息寫作的整體性與連貫性。首先要求訊息標題、導語和主體在同一個新聞事實的基礎之上進行敘述,不能三個層次各言他事,以確保訊息整體的統一性。其次,訊息標題、導語和主體理應圍繞新聞事實的一個最佳新聞角度進行敘述,以免脫節。新聞事實具有多面性,反映同一件事實的角度也是多種多樣,記者不可能在一篇訊息中容納若干個報導角度,只能根據媒體客群定位選擇一個最佳的報導角度。這就要求訊息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在選擇語言和材料時向事先確定好的最佳新聞角度靠攏,重複體現同一新聞角度。
以下面這篇訊息為例:張友漁憲法學學術思想研討會召開
本報訊 張友漁微笑著看著大家——一位參加昨天張友漁憲法學學術思想研討會的同志說,這張遺像“照出了張老的特點:親切、平易近人”。
照片無法反映出的是他的思想,而這正是昨天召開的這次研討會的內容。與會者都是首都憲法學界的專家、教授及學者,共80多人。
研討會上,發言者稱讚張友漁的憲法學術思想“廣博而精深,是我國最傑出的憲法學家”。
張友漁1954年曾參加了我國第一部憲法起草的工作,並為“制訂1982年憲法和一系列重要法律傾注了全部心血”。
此次研討會是由市政法管理學院和市法學會憲法研究會聯合舉辦的。
(1992-04-7見報)
這篇訊息值得商榷的地方很多。此處僅從敘述層次上來看,“三度”嚴重脫節。第一度,訊息的標題關注的是張友漁憲法學學術思想研討會。第二度,訊息導語是訊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發揮著承上啟下、吸引讀者的作用。此處導語由一張照片將研討會轉向張老個人的特點上。第三度,訊息主體並沒有補充導語所關注的“張老親切、平易近人的特點”,而是概括地敘述研討會的參與者及少量背景材料。讀者最想知道的信息,如這次研討會形成了哪些成果,對張友漁憲法學思想有哪些繼承和發揚等信息一概忽略。

三度遞進

訊息的“三度反覆”要求標題、導語和主體圍繞同一新聞角度敘述,不等於簡單的“三次重複”,而是層層遞進。
首先,訊息標題與其它文體標題相比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一般文體的標題,都不能脫離文章本身來實現表情達意的功能,必須依附於文章才有價值,如小說標題《過把癮就死》,散文標題《背影》等。而訊息標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脫離文章整體來實現表達信息的功能。如引題:薄利多銷利在自己 平抑物價受人尊敬;正題:農民陳華書名噪武漢市;副題:去年經營花生近百萬斤,人稱花生米大王。讀了這個標題即使不讀原文,讀者也已比較清楚地了解了新聞的核心事實。獨立性特點要求訊息將最核心內容濃縮在標題之中,造成強烈衝擊力。
第二,訊息導語地位突出,一方面補充標題,另一方面引導主體,並且為全文定音,不能簡單重複標題。以《中國青年報》2003年12月4日一篇訊息的標題和導語為例:
安徽鳳台縣糧食局捏造洪災損失8000萬元
一億多斤糧食竟被評估為“糞土”
本報合肥12月3日電 安徽省農業發展銀行、審計、監察等部門近日在對安徽鳳台縣糧食系統的聯合調查中發現,該縣糧食局所屬20個倉庫在今年夏季淮河流域的特大洪災中,本來由於保護措施得力無一進水,但糧食局為謀取小集體利益,竟弄虛作假委託物價部門評估糧食庫存損失8000多萬元,並以此為藉口,對農業發展銀行的貸款進行抵賴。
…………
本篇訊息標題用最簡單的話語引出核心新聞事實,導語一方面接著標題確定的新聞角度報導,沒有轉向其它;另一方面沒有簡單重複標題,而是補充標題中沒有交待的“作假”的原因、方法和事件簡單背景,為下一步主體的寫作確定了明確的方向。
相反,有些訊息導語虛晃一槍,與標題簡單重複,弱化了導語的作用。如標題:胡錦濤與席哈克通電話 導語:國家主席胡錦濤應約與法國總統席哈克通電話。
第三,訊息主體補充導語。目前訊息很少再使用六要素齊全的“晾衣繩”式的導語,一般只羅列最吸引讀者的一兩個要素,其餘要素均在主體中展開。主體一方面要交待導語中未提及的其它新聞要素,另一方面為導語展開豐富的材料,包括細節材料及新聞背景材料。
善用背景材料
新聞背景是對新聞事件的歷史、環境、原因的說明,它解釋事件發生或人物成長的主客觀條件及實際意義,為烘托和發揮新聞主題服務。新聞背景材料在訊息中位置非常靈活,可以放在導語中,可以放在主體中,還可以放在結尾中,只要有需要就可以使用。
訊息寫作中一般使用兩種背景材料,一類是與新聞事實本體相關聯的其它事實。如2005年11月27日黑龍江省龍煤集團七台河分公司東風煤礦發生特大礦難,許多媒體在報導此事件時都採用了與新聞本體相關聯的其它事實作為背景,如進入11月以來其它地方的一些礦難材料,達到一種警示的作用。第二類是解釋性的材料,對新聞事實中可能會產生的疑點進行解釋的材料。如人們不熟悉的科技術語,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或形象的比喻來解釋,使讀者便於理解訊息的內容;一些政策措施僅憑几個字不容易表達清楚,必須加以解釋,例如利稅分流、貼現制度等都需要說明其具體含義;還有某個國家、民族、地區特有的事物,例如風俗、自然狀況、典章制度、文化傳統之類,因為並非盡人皆知,都需要加以解釋。在訊息的“三度反覆”中善於使用背景材料既能體現記者業務才能,也能看出真正為讀者服務的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