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墩漢港

簡介

廣東省湛江徐聞縣南山鎮境內“三墩漢港”是鎮內重要的文物遺址,甚至是雷州半島最精緻的一張文化標籤,因為“海上絲綢之路”一名自1898年法國沙婉提出後,迅速獲得人們的認可,它與西北的陸上“絲綢之路”等共同構建成古代中國與外界進行文化、物質、制度交流的體系。

歷史

“三墩漢港”就位於南山鎮,為“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實際上,該遺址面積約25萬平方米,丘陵地貌,臨海高崖海撥10餘米,有那乾溪自北向南流入大海,附近有二橋、南灣、仕尾等村落和南山港、港頭港、毛練港、華豐港等港口。港灣外有三個小島:頭墩、二墩、三墩,合稱三墩。這裡風光旖旎,民風淳樸,古風依然,除隨處可見由遠古火山噴發時形成的大小各異的玄武石、奇美的灘岸、古老的港灣外,還有漁船、紅樹林、荷塘、綠洲、椰林、長堤、石橋,還有石砌的茅屋、古老的土地公石,而年代久遠、最具歷史價值的要數從古港灘挖起的漢磚漢瓦,還有遺存於港灣高處的漢港巨型古燈塔石座、上馬凳,這些遺物、遺址成就了它最珍貴的歷史底蘊。
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地質學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首先提出“絲綢之路”一詞,譽之中西交流活動,此時的絲綢之路主要指西北的陸上。1898年法國學者沙婉提出了“海上絲綢之路”之語,譽之中國通過海上與外面世界相交流的活動。至遲在西漢時期,中國已通過海上與東南亞地區進行貿易、交流。《漢書》卷28下中的《地理志》中有載:“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都甘盧國船行可二月余,有黃支國,民俗略與珠厓相類。其州廣大,戶口多,多異物,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齎黃金雜繒而往。所至國皆稟食為耦,蠻夷賈船,轉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殺人。又苦蓬風波。” 對於西漢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目前學界無定論,但徐聞三墩漢港,仍為始發港之一,仍獲得諸多學者之認可。所謂始發港,就是商人出海貿易的起航港口。
唐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圖地·闋卷逸文》卷三:“雷州徐聞縣,本漢舊縣……漢置左右候官,在徐聞縣南七里,積貨物於此,備其所求,與交易有利。故彥曰:欲撥貧,詣徐聞。”[1]此文獻除了上述《漢書·地理志》外,是另一則重要的記載徐聞作為起航港口的重要歷史文獻。同時,從地理位置分析,“三墩漢港”地望也頗具良港的條件。“距離唐代徐聞縣治(今麻鞋村)南約3.5公里,即地處雷州半島最南端的滘尾灣。灣東的岬角被選作為大陸通往海南島的粵海鐵路的火車輪渡碼頭。該碼頭西側有一個小海灣。
20世紀60年代修建的一條東西向海堤將小海灣分成南北兩部分。北部現在是一片南北約2.5公里、東西約1.5公里的塱地,其間生長著紅樹林等近岸植物。現在還可以看到從這塱地北緣山後逶迤南來的白水河,越往南水面越闊。南面臨瓊州海峽,近岸水域仍較深,經常停泊著一些較大的漁船。再遠則可望見三個小洲,即清宣統《徐聞縣誌》中所說的‘前臨海,峙三墩’。就地理景觀而言,完全具備良港的條件。”[2]。
西漢時期航海技術並非非常高超,故航海港口,往往應是建在連線海岸線的內河口上,或靠近內河的避風港口,一則取淡水容易,二則保護船隻等免受海浪之衝擊。三墩遺址顯示此特徵。此外在1993年至2001年間,先後多次在三墩一帶的二橋、仕尾村發現大範圍的漢代生活遺址,出土大量有文字的繩紋乳釘紋板瓦、簡瓦和陶器,有文字的“宜官”、“帝君百石”、“曲目”等印紋磚以及琥珀、瑪瑙、水晶、琉璃等海外物產。
正是由於文獻所載與地上之物等核心史料具備的基礎,2001年“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研討會上,包括黃偉宗、司徒尚紀、黃啟臣等內的專家學者以簽名形式下了如下結論:“1、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朝廷派遣的使者從徐聞、合浦啟航。這是史籍對‘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記載。據有關史料,徐聞於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縣,而後至齊永明中的六百餘年間均為郡縣之治,治所在現徐聞縣西南。
2、通過對徐聞縣五里鄉二橋、南灣、仕尾的漢代生活遺址的考察,以及根據已有考古研究成果,可以認定,該遺址屬漢代,年代跨度為西漢到東漢,出土遺物有較高規格的建築材料,在當時來說,屬官署性質。又據遺物出土地點地理形勢,符合城鎮和港口選址、布局條件。可見此地應為漢代徐聞縣治和徐聞港所在地。
3、從遺址的附近華豐、海港、港頭、那乾、麻練村漢代墓葬群出土文物來分析,反映了漢代‘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社會習俗,說明了當地有相當數量的居民,聚落達到一定規模,亦有一定等級的職官,這對確定徐聞治所、港口有力的佐證。綜上所述,漢徐聞港在今徐聞縣五里鄉二橋、南灣、仕尾的半島形岬角一帶,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遺址之一。而附近的二橋、南灣、仕尾也應是漢徐聞縣治所在。”

文物遺址

目前遺址內文物遺址還有“生活區遺址”及“墓葬區遺址”。漢代古港生活遺址區,位於二橋、南灣村中東部至仕尾村北,呈不條狀分布,面積約五萬平方米。區內的“龍泉古井”,估計是航海前取人們取淡水之用。清宣統三年《徐聞縣誌·輿地誌》記:“龍泉淡井,縣西南三十里,討網村即舊縣地,前臨海,峙三墩,中有淡井號龍泉,天旱祈雨取此勺水,甘雨立至。”區內另一遺物“侯官神座”,估計來源於漢代。唐代李吉甫言:“雷州徐聞縣,本漢舊縣……漢置左右候官,在徐聞南七里,積貨物於此,備其所求,與交易有利,故諺曰:‘欲撥貧,詣徐聞。’”唐時採用道-府-縣三級行政區劃,是以府州一級統縣政區之格局。在雷州半島設立雷州府。有學者言“西漢王朝意識到徐聞對控制海南島和有效管轄交趾、九真、日南的重要地位,故在此設‘候官’。此處的‘候官’並非海外貿易管理專職官員,而是郡都尉府所屬的下一級組織或官署。這裡的都尉系統與西北邊郡相比,可能只是沒有屯田系統,但應該具有候望、屯兵、軍需、交通等系統的職能。這裡的軍需形勢遠遠沒有西北郡那樣緊張,利用候官的倉庫,囤積貨物,進行貿易,是完全可能的。這也是候官軍需職能的延伸。”而神座,又稱上馬凳,原為一天然巨石雕成,七十年代被毀,民間視為神物,現重新恢復原貌,供人觀瞻。生活區的“八卦航標燈座”,位於仕尾嶺高崖上,臨海灣不足10米。該座以一天然巨石雕琢而成,呈八角形,徑2米,深40厘米,八角均飾八卦紋,為典型的漢唐代導航燈座。
漢代墓葬區位於二橋、南灣村後東崗嶺至那乾村,主要是單室券頂墓室和土坑墓,出土“宜官”、“帝君百石”、“曲目”印文磚、各式印紋陶、陶牛、陶井和銅鼎、銅等。遺址內發現有大量墓葬遺蹟、20個灰坑、房屋遺址四個、水井1個、燒土面及柱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