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垣 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作為星官,紫微垣和天市垣的名稱先在《開元占經》輯錄的《石氏星經》中出現,太微垣的名稱晚到唐初的《玄象詩》中才見到。在《史記·天官書》中也可見到和這三垣相當的星官,但其名稱和星數則有所不同。可見三垣的形成曾有過一段演變和調整過程。在《步天歌》中,三垣成為三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也以三垣的名稱為名稱。紫微垣包括北天極附近的天區,大體相當於拱極星區;太微垣包括室女、後發、獅子等星座的一部分; 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鷹等星座的一部分。二十八宿 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五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誌。“宿”或“舍”,有“停留”的意思。《史記·律書》說:“舍者,日、月所舍。”在《步天歌》中二十八宿也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也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為名稱。不過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區劃星官的歸屬。而在天象記錄中,大量使用的“入×宿”的字樣,這裡的“宿”所包括的範圍,同二十八宿所指的天區是有區別的。
二十八宿的名稱 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牽牛)、女(須女或婺女)、虛、危、室(營室)、壁(東壁);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觜觿)、參;南方七宿:井(東井)、鬼(輿鬼)、柳、星(七星)、張、翼、軫。此外,還有貼近這些星官與它們關係密切的一些星官,如鉤鈐、墳墓、離宮、附耳、伐、鉞、積屍、右轄、左轄、長沙等,分別附屬於房、危、室、畢、參、井、鬼、軫等宿內,稱為輔官或附座。二十八宿包括輔官或附座星在內共有星182顆。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撰寫《晉書·天文志》時,將神宮一列為尾宿的輔官,因而總星數增加為183顆。
二十八宿的距星和距度 二十八宿中,各宿所包含的恆星都不止一顆,從每宿中選定一顆星作為精細測量天體坐標的標準,叫作這個宿的距星,下宿距星和本宿距星之間的赤經差(見天球坐標系),叫作本宿的赤道距度(簡稱距度)。赤道距度循赤經圈往黃道上的投影所截取的黃道度數叫作黃道距度。一個天體在某宿距星之東,並且和該宿距星之間的赤經差小於該宿距度的話,就稱為入該宿,這個赤經差就稱為該天體的入宿度,寫作“入×宿×度”。再配上該天體與天北極間的角距離──“去極度”,就成為中國古代的一對赤道坐標分量。距星選定之後,由於歲差的原因,各宿距度還在不斷變化。但是這種變化相當緩慢。西漢初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所列二十八宿距度數值如下:角:12度;亢:9度;氐:15度;房:5度;心:5度;尾:18度;箕:11姩度;斗:26度;牽牛:8度;須女:12度;虛:10度;危:17度;營室:16度;東壁:9度;奎:16度;婁:12度;胃:14度;昴:11度;畢:16度;觜觿:2度;參:9度;東井:33度;輿鬼:4度;柳:15度;七星:7度;張:18度;翼:18度;軫:17度。各宿距度的總和為365姩度。二十八宿的距度大小相差十分懸殊;最大的井宿達到33度,最小的觜宿只有2度。二十八宿的分布為何如此不均勻,是研究二十八宿起源尚未解決的問題。 二十八宿距星的選取,古今也不相同。漢以前存在一套與後世不同的二十八宿距星。1977年安徽省阜陽地區出土一件西漢初年的刻有二十八宿距度的圓形漆盤,其距度數值與漢以後的數值有很大差異。據研究,這是距星的選取與漢以後不同造成的,若把漢以後的距星稱為今距星,漢以前的距星稱為古距星,則可列表如: 二十八宿和四象 把二十八宿按上表的次序分作四組,每組七宿,分別與四個地平方位、四種顏色、五種四組動物形象相匹配,叫作四象或四陸。它們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下:東方蒼龍(或青龍),青色;北方玄武(即龜蛇),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鳥(或朱雀),紅色。 二十八宿與四方相配,是以古代春分前後初昏時的天象為依據的,這時正是朱鳥七宿在南方,蒼龍七宿在東方,玄武七宿在北方,白虎七宿在西方;四種顏色的相配,則與古代五行說有關。至於龍、龜蛇、虎、鳥匹配天象的由來,一種觀點認為是與原始部落的圖騰有關;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可能與這些星座昏中時所代表的季節特徵有聯繫。例如,南方七宿昏中是春季,而鳥可以被看作是春天的象徵等等。
1978年夏,湖北省隨縣發掘出戰國初年的古墓葬(年代定為公元前五世紀),其中有一件漆箱蓋,上面有二十八宿的名稱,還有與之相對應的青龍、白虎圖像。這不但把二十八宿出現的文獻記載時代提前了,而且證實四象與二十八宿相配的起源年代也是很早的。 二十八宿創立的時代 在中國古代文獻記載中,二十八宿中的部分星宿出現較早。如春秋時期(公元前八至五世紀)的《詩經》、《夏小正》等書中,就有不少記載。此外,《尚書·堯典》中,有“四仲中星”的記載,即“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從所記天象來推算,“日中星鳥”即“七星”宿春分時昏中的時代,大約在公元前十二、三世紀,也就是殷末周初,因而有人認為二十八宿即產生於這個時代。但是,也有人認為少數星宿名的出現,並不能證明當時二十八宿的系統已建立起來。早期載有二十八宿的可靠文獻是《呂氏春秋》、《禮記·月令》、《周禮》等書,它們的時代最早的大約在戰國中期(公元前四世紀)。而從這些記載中的天象推算,則可提前到春秋中葉(公元前七世紀)。前述湖北省隨縣出土的二十八宿漆箱蓋的發現,則把文獻證據提前到公元前五世紀。
還有人認為,二十八宿在創立之初是沿赤道分布的。計算表明:二十八宿與天球赤道相吻合的年代距今約五千年前。這可認為是二十八宿體系創立時代的上限。而依據文獻、文物等證實的公元前五世紀,則應該看成是二十八宿創立時代的下限。
古代印度等國的二十八宿 中國以外,古代的印度(古印度包括今日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阿拉伯、伊朗、埃及等國,也都有類似中國的二十八宿體系。由於伊朗、阿拉伯、埃及等國的二十八宿出現時代較晚,而且與印度的二十八宿相似之處較多,所以一般都認為古代這些地區的二十八宿是從印度傳播去的。印度的二十八宿作月站(Nakshatra,或音譯為納沙特拉)。有二十七宿與二十八宿兩種。二十七宿出現較早,並且一直以二十七宿為主,二十八宿是後來增加而成的。二十七宿加上“麥粒”(Abhijit)一宿(其聯絡星為織女星),成為二十八宿。印度二十八宿以“剃刀”(Krittica,即中國的昴宿)為起始宿,名稱如下: 印度二十八宿中,每宿也選定一顆亮星為代表,稱主序聯絡星(Yogatara)。但是它並不起中國二十八宿距星的作用。每宿的劃分也不以主星為標準,而是由二十七宿來等分黃道度數,每宿平均占13°20┡總和為360°。
關於二十八宿的起源地的問題,是起源於中國,還是起源於印度?尚無定論。
參考書目
竺可楨: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思想與時代》月刊,第34期,1946。
錢寶琮:論二十八宿之來歷,《思想與時代》月刊,第43期,1947。
夏 鼐:從宣化遼墓的星圖論二十八宿和黃道十二宮,《考古》學報》,第2期,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