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山

三合山,位於平度城西35公里處的膠萊河東岸、濰石路南側。古稱三戶山,海拔100餘米,因由三座東西向連線而又各自獨立的山峰組成而得名。
三合山全景
三合山海拔雖然不是很高,但在平西一望無際的平原沃野之上,顯得非常醒目而特出。三座山峰以中間一座最高,最西一座山峰最長,因為各山長度不一,所以最佳觀測點在東北距離約有七八公里的辛安西北部的丘陵之上,在此觀望,三座山峰峰姿最佳,勻稱而美。三座山峰各有特色:最東者多石多樹木,中間者最高,最西者最雄壯寬闊。清明時節,周圍村民多到山上登高覽勝,人數眾多,漫山遍野,亦可謂一方勝事。
清明時分三合山廟會(一)
三合山古蹟較多。原有漢代祠院,據《漢書》載,為漢武帝所立,惜已毀滅多年。山上原有玉皇殿、老母廟、朝三亭、佛爺廟等建築,工藝精細,較為壯觀,現已無存。自然景觀主要有石門、雲磨眼、羊奶泉、玉石坑、牽馬胡同、仙人腳印、道士井等,部分尚殘存,現重建禪窟寺。
三合山難溝壑中特有一種石頭,大小不等,名“乾勾石”,又叫鈴鐺石,形態各異,大者如拳,小者如指,形如鳥似獸。其體內有隙,石中有石而各自獨立,因此搖動會發出叮咚之聲,深受人們喜受。
清明時分三合山廟會(二)
解放戰爭時期,三合山曾是著名的膠東保衛戰膠河戰役(當地稱三合山戰役)的戰場。1947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此經過7個晝夜浴血奮戰,殲敵1.2萬餘人,扭轉了整個膠東戰局。作為歷史遺存,山上因戰爭留下了十幾個深達數百米的岩洞,成為現在人們探幽訪勝的一大樂趣所在。
三合山戰役所遺洞窟(一)
三合山戰役所遺洞窟(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